今年以來,受國際、國內宏觀經濟形勢影響,我區經濟發展形勢呈現較為復雜的局面,受經濟、政策大環境的雙重影響,服務業主要產業增速回落明顯,2014年服務業發展環境仍不容樂觀,住宿餐飲、房地產和旅游業等幾個主要行業將繼續保持低位整理。
一、2013年前三季度全區服務業運行情況及全年判斷
今年以來,受國內外市場持續低迷的影響,全區經濟運行總體呈現穩中趨緩態勢,1-9月份國內生產總值增長速度由上年的兩位數下降到9%,服務業增加值的增長速度也同步回落。
(一)服務業主要指標增速回落,但仍處于合理區間
2013年1-9月份全區服務業完成增加值4216億元,增長6.5%,比上年同期回落2.3個百分點,低于全區生產總值增長速度2.5個百分點。累計完成固定資產投資5320億元,同比增長14.6%,占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的比重為42.5%,比上半年占比上升了2.3個百分點,低于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速度5.62個百分點。服務業整體處于溫和回落的態勢,但與國內生產總值的增長基本保持同步。
(二)主要行業增速減緩
1-9月份,服務業主要行業均保持一定幅度的增長,但與上年同期相比,除房地產行業外,主要行業增長速度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旅游業和金融業增速減緩較為明顯,是上年同期的一半,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商貿流通業也有不同程度的下降。房地產業小幅回暖。進入2013年以來,市場延續2012年年底的上漲趨勢,房地產行業投資環境全面回暖、城市住宅市場成交量持續回升。主要是2010年調控以來,市場成交量連續16個月處于低位運行,需求大量被積壓下來。至去年年初,市場大環境開始松動,前期積累下來的需求開始集中釋放。2013年1-9月份全區房地產業完成增加值345.72億元,同比增長3.9%,比上年同期上升了10.3個百分點。
服務業整體增速減緩主要是由于大的經濟環境影響,但也說明我區服務業內部結構不合理,傳統服務業比重偏大,且企業規模普遍偏小,總體抗風險能力較弱。
(三)服務業占經濟總量比重較低
1-9月份服務業增加值占經濟總量比重為37.2%,比上年同期提高了1.5個百分點。但與部分周邊省份相比,我區服務業占經濟總量的比重相對較低,且與GDP增長速度相比差距較大,增長速度的放緩將導致我區服務業的發展與周邊省份的差距會越來越大。
(四)全年服務業將保持平穩發展
根據我區宏觀經濟預警系統測算的結果來看,9月份,全區宏觀經濟先行指數和一致指數均呈上升態勢,分別比8月份上升了0.61和0.24個百分點,表明全區宏觀經濟景氣企穩回升態勢日趨穩固,預示未來一段時間我區經濟將繼續向好。從服務業整體發展來看,雖然回升動力依然較弱,但一些變化預示著保持穩定增長的基礎正在進一步鞏固。
1.服務業與第二產業差距不斷縮小,占GDP的比重有所提高。1-9月份服務業增加值與第二產業增加值的比例由2012年的59.42%上升到2013年的63.8%,與第二產業總體規模的差距不斷縮小。服務業增加值占全區生產總值的比重逐漸上升,前三季度服務業增加值占生產總值的比重為37.19%,比上年同期提高1.52個百分點。
2.服務業就業容納能力進一步增強。從第三季度勞動力市場供求狀況分析看,服務業總體用工需求呈上升趨勢,住宿餐飲業、批發零售業、居民服務業和其他服務業是服務業用工需求的主體,以服務業為主的第三產業已成為我區勞動力市場就業需求的主要渠道,占市場總需求的70.59%。
3.服務業投資增長較快。1-9月份服務業投資額5320億元,比上年增長14.58%。與第二產業固定資產投資增速比上年同期下降5.71個百分點相反的是,服務業固定資產投資增速比上年同期上升了4.61個百分點,其中,房地產業、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金融業增幅較大,分別比上年同期上升了36.4、28.46和16.46個百分點。
總體而言,四季度我區經濟環境將延續好轉趨勢,服務業也將保持目前的平穩增長態勢,預計全年全區服務業增加值同比增長7.2 %,比上年增速回落2.2個百分點。
二、2014年服務業發展環境分析
2013年世界經濟將溫和復蘇,發達經濟體增長動能大于新興經濟體。中國經濟仍處于調整期,不會形成新的上升趨勢,周期性、階段性調整仍未到位。我區服務業發展面臨著比較復雜的發展環境,主要行業將呈低位調整的發展態勢。
(一)世界經濟繼續緩慢復蘇,新興經濟體增長動能減弱
世界經濟將呈現不均衡的復蘇趨勢。2013年8月,摩根大通制造業PMI指數為51.7,創出近兩年以來新高。9月,波羅的海干散貨運價指數(BDI)升至1600點以上,為2012年1月以來最高,全球經濟正在持續復蘇。隨著美國經濟活動回升、歐元區繼續復蘇,2014年全球增長將溫和加快。
與歐美發達經濟體穩步復蘇的態勢不同,亞洲等新興經濟體面臨經濟增速下滑、資本外流、股市動蕩等多重風險。此外,新興經濟體還面臨金融市場動蕩的風險。美聯儲QE3退出預期對全球金融市場,特別是對新興經濟體的外溢影響值得關注。
(二)國內經濟趨勢向好,下行壓力依然明顯
受穩增長政策和發達經濟體復蘇的疊加影響,三季度以來,中國經濟有所改善,9月PMI 為51.1%,創17個月以來新高,用電量、鐵路貨運量增速持續上升,銀行貸款發放量較為穩定。支持2014年中國經濟向上的因素是出口狀況稍好以及今年的政策效應與改革紅利逐步釋放。如利率市場化的政策效應會在明年發揮作用,預期金融改革會加快,城鎮化改革明年應有實質性的進展。但2014年我國經濟依然存在著下行壓力。投資有繼續向下的壓力,最主要的是房地產行業。消費方面主要體現在城市居民收入增長放慢,消費不足仍將繼續。產能過剩、房地產業泡沫膨脹、地方政府債務負擔沉重等問題仍比較突出。
(三)我區服務業將穩定發展,但部分行業仍將低位運行
受全國經濟增速下調和結構調整影響,2014年我區以能源、原材料為主的工業經濟仍將增長乏力,進而減弱了對物流、金融等生產性服務業的有效需求。而住宿餐飲、房地產和旅游業在經濟大環境和政策導向的雙重影響下將保持低位運行。
雖然我區服務業發展面臨的不確定因素明顯增加。但也應看到,為了應對當前形勢,自治區政府已采取強有力的政策措施,積極擴大內需,穩定經濟增長,服務業仍面臨良好發展機遇。內蒙古工業規模的擴大和產業結構的調整,為生產性服務業提供了發展空間。目前,內蒙古正大力推進新能源、新材料、生物醫藥、高端設備制造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加快實施云計算發展規劃。工業規模的不斷擴大和非資源型產業、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將帶動內蒙古生產性服務業進入新的發展階段。而隨著收入分配改革的推進和居民消費需求的升級,旅游休閑、健康、養老和文體娛樂等生活性服務業的增速也有望提高。
三、2014年全區服務業發展趨勢判斷
目前,中國經濟正處于新舊周期交替時期,經濟增速開始放緩,原有主要依靠投資和外需來拉動經濟快速增長的傳統模式已被打破,對能源和原材料的有效需求下降將減緩我區經濟增長速度,2014年我區服務業的增長將會隨著工業和居民收入增長放緩而回落。
從投資需求和消費需求來看,雖然1-9月份服務業投資增速有所加快,但占全社會投資比重比上年同期下降了2.08個百分點,2014年服務業投資占比較低的狀況不會有大的改觀。1-9月份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農牧民人均純收入的增速分別比上年同期下降了3.8和2.08個百分點,收入增長減緩必然會影響到支出,1-9月份城鄉居民支出增速分別比上年同期下降2.79和5.53個百分點,收入增長緩慢和社會保障不健全直接影響消費需求的快速增長。
從主要行業來看,國內經濟增長放緩,各地對能源、原材料的需求下降,影響我區交通運輸與物流業快速增長;受經濟增速放慢、通脹壓力以及家電、住房等消費品零售額下降因素影響,2014年商貿流通業增速放緩的局面將不會有大的改善;住宿餐飲、旅游、房地產等行業因經濟與政策的雙重影響將日趨回歸正常和可持續發展的軌道上來;金融、商務、信息和家庭服務業因其滿足產業調整、升級和居民的生活需要而進一步加快發展,這從這些產業投資大幅增加可以反映出來。
綜合以上分析,由于占我區服務業增加值比重65%左右的交通運輸和物流業、商貿流通業、旅游業和房地產業增長趨緩,對全區服務業整體發展產生較大影響,預計2014年全區服務業增加值增長速度將有可能為8 %左右。
四、四季度與明年服務業發展重點和政策建議
從前三季度情況看,四季度和明年服務業發展面臨的不確定因素較多,要實現全區服務業健康穩定發展壓力較大。全區各地區、各部門要密切關注國內外經濟發展環境變化,緊緊抓住國家宏觀政策調整和產業轉移的戰略機遇,多措并舉,著力解決服務業發展過程中的突出矛盾和問題,努力實現全區服務業又好又快發展。
(一)加快服務業集聚區建設
繼續貫徹年初自治區政府確定的目標,加快推動30—50個特色鮮明、規模較大、輻射帶動力強的服務業集聚區建設。各級政府的服務業、中小企業、科技、信息等專項資金要加大對服務業集聚區公共服務平臺建設的投入力度,完善企業孵化、信息采集、科技研發、服務外包、電子交易等綜合性功能,擴大平臺服務范圍。各地的招商引資工作也要突出重點,堅持“招大引強選優”,重點引進一批金融服務、現代物流、商務服務、總部經濟等高端服務業領域的大企業、大項目進駐園區,形成產業集聚的高地。
(二)優化服務業結構
在加快傳統行業發展的同時,積極促進新興行業的發展,通過宏觀調控和市場引導相結合的手段提升新興產業占服務業的比重,促進服務業各產業的平衡和諧發展。加快發展物流業,完善現代市場流通體系,推進物流樞紐、基地和園區建設,形成功能完善、布局合理的物流業發展格局。大力發展金融業,支持地方法人機構增資擴股和跨區域經營,加快發展村鎮銀行、擔保公司和小額貸款公司,培育發展資本市場,完善現代金融服務體系。優化地區金融生態環境,規范金融秩序,防范金融風險。積極發展旅游業,加快呼包鄂都市旅游圈、海額滿阿休閑生態旅游圈等8個重點旅游區域建設,扶持發展農村牧區旅游。打造知名旅游品牌,加強旅游宣傳促銷,提升旅游文化內涵。推動會展、信息咨詢、社區服務等新興服務業發展。
(三)加大投資融資力度
優化服務業投資結構,建立以政府投資為主導,企業籌資為主體,民間資本和境外資本為支撐的投資融資機制。充分發揮服務業發展引導資金的作用,積極爭取國家給予更大的支持,吸引更多社會資金投向服務業。鼓勵創業投資機構和信用擔保機構支持服務業運用新技術、發展新業態,積極支持中小服務企業發展。加強服務業招商引資項目的策劃,積極吸引國內外的資金、管理、技術的進入,提高招商引資整體策劃水平。
(四)完善政策措施
全面貫徹落實《內蒙古自治區加快服務業發展若干政策規定》和《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關于加快推進服務業發展的指導意見》等文件精神,進一步放寬市場準入,加大稅費扶持力度,優化服務業發展環境。同時要適應經濟轉型升級的需要,在稅收、資金和項目用地等方面制定出臺更具激勵作用的政策,完善有利于服務業發展的稅收政策,結合營業稅改征增值稅試點,逐步擴大增值稅征收范圍。拓寬服務業發展融資渠道,鼓勵符合條件的服務業企業上市融資和發行債券。拓寬金融機構對服務業企業貸款抵押、質押及擔保的種類和范圍。積極推進服務業企業節約集約利用土地,盤活存量用地,提高土地利用率。支持服務業關鍵領域、新興技術和新型業態的發展,營造有利于服務業發展的政策環境。
(五)著力提高居民收入
在發展服務業過程中,要竭力增加居民收入,特別是農牧民增收,全面落實國家收入分配調整政策,完善工資正常增長機制,努力實現居民收入增長與經濟發展同步、勞動報酬增長與勞動生產率提高同步,加快縮小居民之間的收入差距,增強服務業的有效需求。另一方面,不斷健全社會保障體系,解除城鄉居民的后顧之憂,讓人們既會努力賺錢,也能放心去消費,享受生活,擴大生活性服務業規模,提高城鄉居民整體服務性消費水平。
(作者單位:內蒙古自治區發展研究中心)
責任編輯:楊再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