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正處于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快速發展的關鍵時期,能源資源需求剛性增長,資源環境約束日益突出。2012年,各地區、各部門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的決策部署,把節能減排作為調整經濟結構、轉變發展方式、推動科學發展的重要抓手,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推動節能減排工作取得積極進展,全國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降低3.6%,二氧化硫、化學需氧量、氨氮、氮氧化物排放總量分別減少4.52%、3.05%、2.62%、2.77%,實現了全年目標。但是,當前節能減排的形勢依然嚴峻,實現“十二五”節能減排目標任務更加艱巨。
一、我區節能減排完成情況
2013年是自治區新一屆政府依法履職的起步之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的開局之年。自治區黨委政府對生態文明和環境環保工作高度重視,將其列入“8337”發展思路之中。在自治區黨委九屆五次全委會和自治區兩會上,王君書記和巴特爾主席都對節能減排、污染防治、生態建設等工作提出明確要求。在3月6日召開的全區環境保護會議上,自治區政府王玉明副主席針對減排工作明確提出,“各地區要堅持把減排治污作為環境保護的中心工作,把完成年度減排任務作為必保底線,采取強有力政策手段進行推進結構減排、工程減排管理減排”。
2012年,我區四項減排指標具體完成情況如下:
化學需氧量排放量為88.39萬噸,同比下降3.82%,其中工業與生活排放量為26.24萬噸,同比下降2.61%。氨氮排放量為5.27萬噸,同比下降2.26%,其中,工業與生活排放量為4.03萬噸,同比下降1.95%。二氧化硫排放量為138.5萬噸,同比下降1.73%。氮氧化物排放量為141.9萬噸,同比下降0.2%。
到2012年底,我區二氧化硫排放量較2010年下降1.24萬噸,完成“十二五”目標的23%。氮氧化物排放量比2010年新增10.5萬噸,增長7.99%。化學需氧量排放量較2010年下降3.74萬噸,完成“十二五”目標的60%。氨氮排放量較2010年下降0.18萬噸,完成“十二五”目標的34%。從總體進度看,除化學需氧量進度較理想外,其他3項指標進度都較慢,尤其氮氧化物還處于處于增長的態勢。
二、我區節能減排存在的主要問題
隨著節能減排工作深入,sjAfOnxtbsbQyF0YgQ/2GuF4wt99UJNB43NzfQj+kZo=政策機制不完善、基礎工作薄弱等問題日益凸顯,當前節能減排的形勢依然嚴峻,實現“十二五”節能減排目標任務更加艱巨。盡管完成了年度減排任務,但是減排指標完成的并不理想,特別是大氣指標處在減排任務的邊緣,核算再嚴格一些就可能形成不降反升的結果;有7家火電機組脫硝工程沒有完成年內建成投運的任務,給下一步減排帶來壓力;在完成任務的各項因素中,經濟下行起了一定的作用;一些重點減排項目還存在運行不穩,數據失真,管理松懈,超標排放等問題;“十二五”前兩年減排整體進度較慢,后三年的減排壓力巨大;“十二五”考核辦法增大了通過年度減排考核的難度,等等。
三、今后推進減排的主要措施
2013年5月14日,環境保護部公布了2012年度全國主要污染物總量減排核查的處罰結果。在四項處罰中,我區占了三項,分別是:7家電力企業脫硝項目未按照年度減排目標責任書要求完成,暫停審批我區燃煤機組新、改、擴建項目環評;暫停審批巴彥淖爾市新增化學需氧量和氨氮排放的建設項目環評;對脫硫設施不正常運行、監測數據弄虛作假的華電包頭東華熱電有限公司、神華薩拉齊電廠掛牌督辦,責令限期整改,追繳二氧化硫排污費,其中享受脫硫電價補貼的,按規定扣減脫硫電價款,并予以經濟處罰。可見,我區的減排道路任重而道遠。
嚴格對盟市的減排要求。一是減排考核與地方政府實績掛鉤。對考核后兩名的盟市政府實施“一票否決”,對后三名的地方政府實施約談,并將考核結果報組織部門。二是減排考核與新上項目總量審查掛鉤。凡沒有完成年度減排任務的地區,新上項目總量指標不予受理。三是減排考核與責任書重點項目掛鉤。凡是國家公告中沒完成的項目,直接認定項目責任盟市未通過年度減排考核。針對各盟市減排工作實際,逐盟市反饋年度目標減排結果、以及各盟市減排工作存在的問題、減排潛力分析、減排工作重點等情況。讓盟市政府從各方面了解減排存在的問題、在全區減排中的排位、完成“十二五”減排任務需要做的工作。
突出全口徑行業減排工程。今后的減排工作,要把全口徑行業減排工程建設作為重中之重的措施。大氣減排突出火電機組脫硫增容改造、新上脫硝設施,鋼鐵燒結機脫硫,水泥行業低氮燃燒器改造及脫硝工程,加快拆除濕法脫硫火電機組煙道旁路,開展循環流化床鍋爐脫硫“三自動”改造或尾部增濕改造;水減排重點抓城鎮污水處理廠提標改造、污水收集管網擴建,農業源畜禽養殖污染設施完善上。在推動減排工程建設上,從企業到政府都要求明確減排工作負責人、明確工程完成時限,并對減排核查結果負責,確保減排重點工程有人管、有人問、有人督促。
加大結構減排力度。隨著減排工作的推進,我區結構減排的空間越來越小,特別是部分淘汰產能在減排核查時不予認定削減量,使得結構減排空間更小。為了發揮結構減排的作用,在安排減排項目時,一方面,應將國家核準的自治區焦炭、鐵合金、電石、銅冶煉、水泥、平板玻璃、造紙、鉛蓄電池等8個行業及經自治區核準的熱力行業淘汰落后產能企業(生產線)予以公告;另一方面,各盟市要根據產業調整的需要和減排潛力,自行確定淘汰落后產能。
加大資金支持力度。加強財政資金管理,提高使用效率,注重發揮財政資金的引導作用,促進形成持續穩定增長的資金投入機制;研究建立有利于促進地方實現節能減排目標任務的財政支持機制。建立綠色信貸實施情況關鍵評價指標體系、綠色信貸統計制度,加強綠色信貸信息平臺建設,提高節能環保企業和項目的融資能力。各部門應在原有基礎上繼續安排環保資金向環保項目傾斜,支持企業排污。各盟市政府也要多方籌措資金對污染減排及環境基礎設施加大投入,支持重點減排項目等。
強化對企業的減排管理。重點抓好煤炭、電力、冶金、建材等耗能高,污染重行業和企業的節能降耗與污染減排工作。自治區規模以上的工業企業要定期向自治區,盟市,期限主管部門,統計部門和環保監管部門報告能源利用情況,各級節能、環保監管部門對能耗高、污染重的企業要加大執法監管力度,定期或不定期對該類企業進行節能監察,能源設計和環保檢查,對不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和達不到自治區標準的高耗能、高污染企業要予以堅決取締,嚴厲懲治無視國家、自治區政策與環保標準的污染企業。
加大關停淘汰工作力度,確保減排工作進度。加強淘汰落后產能核查,對未按期完成淘汰落后產能任務的地區,嚴格控制國家安排的投資項目,實行項目“區域限批”,暫停對該地區項目的環評、供地、核準和審批。對未按規定期限淘汰落后產能的企業,依法吊銷排污許可證、生產許可證、安全生產許可證,投資管理部門不予審批和核準新的投資項目,國土資源管理部門不予批準新增用地,有關部門依法停止落后產能生產的供電供水。結合做好化解產能過剩矛盾工作,以鋼鐵、水泥、電解鋁、平板玻璃等產能嚴重過剩行業為重點,盡快將任務分解落實到具體企業并公告企業名單,加強監督檢查,列入公告的落后設備(生產線)必須全部關停、徹底拆除,不得轉移。
加強在線監測體系建設。加快重點監控企業污染源自動監測數據有效性審核,通過審核發現問題,督促整改。加強監測人員持證上崗及計量認證考核,提高監測人員素質,減少人為因素對監測數據的影響。強化在線監測設備的驗收,保證投入運行的在線監測設備符合國家強制性要求,提高在線監測數據的有效性。提高在線監測設備數據的傳輸率,減少設備故障,確保數據傳輸率穩步提高。下大力氣解決企業現場端在線監測設備問題。
通過政府、媒體公告的形式開展節能減排全民行動。深入推進節能減排全民行動,組織開展政府綠色辦公、節能減排家庭社區行動、企業行動、青年志愿者行動、青少年行動、巾幗環境友好使者行動、節約型軍營行動等,減少使用一次性產品,抑制商品過度包裝,限制使用塑料購物袋,積極倡導文明、節約、綠色、低碳的消費模式。組織好全國節能宣傳周、低碳日、世界環境日、世界水日等主題宣傳活動,加強日常宣傳報道,充分發揮民間組織、志愿者的積極作用。繼續開展節能減排科普展覽教育活動,在重點行業職工中開展節能減排達標競賽活動,加強職工節能減排義務監督員隊伍建設。
責任編輯:楊再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