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駱駝的綠色生態屬性
駱駝產業,不能不先說一說駱駝和駱駝的屬性。當駱駝的驛用交通功能淡出人們的生活,我區的駱駝數量曾一度急劇減少,從上世紀80年代的25萬峰銳減到6萬峰。近年來,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和對駱駝的研究,人們在重新發現和認識駱駝。駱駝渾身是寶,它耐寒、耐旱、耐粗飼,能夠冬抗零下四五十度嚴寒,夏頂零上六七十度酷暑,十幾天不吃不喝仍能負重行走,這些基因是其他生物所沒有的,如果用科學技術提取和開發利用,將有利于人類的健康,提高生命質量,甚至延長人類的生命、提高人類的抗病能力和免疫功能。在人們越來越重視生命質量的今天,有著廣闊的發展空間和利用前景。比如,駱駝的絨可與羊絨媲美,其吸濕、散熱、透氣、抗輻射等功能比羊絨更勝一籌,可以紡紗制成高檔保健服飾,也可經過分梳制成輕柔松軟的駝絨被,駝絨被永不板結,抗菌保暖,是床上用品的極品;駱駝肉和奶更是人類不可多得的天然保健食品,對于提高身體的免疫力和抗病能力大有裨益;此外,駝蹄、駝峰、駝血、駝的臟器等都有很高的藥用價值。
同時,駱駝生長在荒漠半荒漠草原,是內蒙古西部廣袤荒漠草原上的精靈。駱駝食性廣而雜,喜食其他畜種不能利用的野生植物,如檉柳、駱駝刺、苦艾、蘆葦、野麻、甘草、麻黃等,幾乎不用補飼精料。尤其是駱駝喜歡啃食荒漠中梭梭等沙生植物的嫩枝,這正好起到沙生植物需要三年一平茬的作用,駱駝的糞便灑落在荒漠,會起到改變土壤促進沙生植物生長的作用。可以說,駱駝與荒漠半荒漠草原相生相伴、互促共生、良性循環,如果單位面積內將駱駝數量控制適宜,不僅不會破壞生態,而且會起到以天然生物保護生態的作用。近年來,舍飼駱駝試驗也取得極大成功,使每峰駱駝由原始放牧占用300多畝草場到僅需3畝飼草料地,大大減少了草場占用率和草場承載壓力,規避了林、草、畜之間的矛盾,為大規模養殖駱駝和開發駱駝產業奠定了堅實基礎。因此,生態的駱駝,綠色的駱駝,亟待我們扶持、開發和利用。
二、駱駝產業的發展優勢
從國家農業部、自治區黨委政府以及各有駝產業的盟委、盟公署,對駱駝產業的發展越來越重視,去年底,首屆(2012)中國駱駝大會在阿拉善盟召開,將阿拉善命名為“中國駱駝之鄉”,會上成立的中國畜牧業協會駱駝分會成為中國畜牧業協會中第十二個成立的畜種協會。駱駝協會的成立標志著國家、政府對駱駝產業的高度重視與支持,駱駝這一產業有了行業組織,就有了促進行業發展、打造品牌的動力和實力。協會一成立,就立即著手制定行業發展規劃和扶持擴大駱駝產業發展的各項措施。因其駱駝的稀有、珍貴,更需要在產業內部加強聯合與合作,形成合力,做大做強做精,共同打造品牌,統一闖市場。因而,成立了全國駱駝產業發展戰略聯盟。駱駝產業發展戰略聯盟由4家協會、6家大學、5家科研院所、9家企業和5家養駝牧民專業合作社共同簽署了中國駱駝產業發展規劃綱要,并成立了顧問委員會、專家委員會,組建了中國駱駝產業發展研究中心。綱要要求中國畜牧業協會駱駝分會(協會)協調各方資源,建立駱駝產業發展鏈條,協調產業鏈條上下游各方企業相互協作、共同發展,維護行業秩序、加強行業自律、引導產業健康發展。
制定了統一市場定位、統一經營類別、統一行業標準、統一市場價格的“四個統一”原則,并對參與產業鏈的成員單位進行了科學分工,建立了二次分配的利益機制,使產業鏈上的各方實行風險共擔、利益均沾,合力創造名牌。
三、發展駱駝產業及其名牌產品亟須解決的問題
駱駝產業與其他畜牧業相比較,有其特殊性,一是駱駝數量少、產業規模小,研發與深加工不夠,絨、乳、肉等多以原料低價出售,加之駱駝本身繁殖率低,母駝懷孕13個月才產一仔,效益差,牧民養殖積極性不高。二是國家雖然批準建立了阿拉善雙峰駝保護區,但實質性投入少,提出的保護措施與具體辦法少,并且脫離實際。比如保護區囊括了所有牧區,包括禁牧區、公益林區和草畜平衡區,管理機制難以操作,使駱駝的生存空間越來越小,各類保護區、公益林以及分配到戶的牧場所建的網圍欄極大限制了駱駝游走采食的生物習性,影響了駱駝的生存與發展。三是駱駝產業仍處于原始狀態,產業化水平低,龍頭企業規模小、拉動力不強,各級各類科研力量對駱駝的研發不夠,缺乏科研經費。四是國家對扶持駱駝產業的發展尤其是良種補貼等還沒有類似其他畜種的扶持政策,國家對駝產業的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微乎其微;對涉駝名牌產品也沒有相關的保護和傾斜措施。
凡此種種,駱駝要想在短時間內振興與發展,的確困難重重。為盡快振興駱駝產業,保護與建設生態,創造更多涉駝名牌產品,迫切需要各級政府采取相應的具體措施。
一是堅持走建設型養駝發展路子,科學合理開發利用天然草場,加快人工草場建設。盡快建立和完善符合實際的管理辦法和措施,在荒漠戈壁和生態脆弱區以養駝業為主導產業,扶持龍頭企業建設草業基地,引導牧民走專業化、規?;⒔ㄔO養駝、科學養駝道路。鑒于邊境、荒漠、戈壁地區生態環境脆弱,生存環境惡劣,駱駝繁育周期長,養駝牧民經濟效益差等特點,建議國家對駱駝養殖企業及合作社養駝牧民發展養駝所需的飼草料基地建設、舍飼建設、水源建設等給予相應補貼,盡快出臺駱駝良種資源補貼政策。
二是堅持產業化帶動,大力扶持駝業龍頭企業和農牧民專業合作社,推進駝產品精深加工和標準化生產,不斷拉長駱駝產業鏈條,提高其產品附加值。建議國家、自治區及駱駝產業較集中的盟市、旗縣逐級建立駝產業發展專項基金,列入各級財政預算,用于扶持龍頭企業發展壯大;大力支持駱駝科研技術推廣和產品研發;鼓勵和加強牧民專業合作社建設,鼓勵牧民建設家庭牧場,鼓勵規模化經營,實現規?;B殖,提升養殖效益。充實加強科技推廣隊伍建設,為牧民提供各項服務,最大程度保障養駝牧民利益,推動駱駝產業專業化、規模化健康發展。
三是堅持品牌化引領,發揮綠色和特色優勢,培育更多馳名商標、名牌產品和生態產品。為扶持龍頭企業,實施名牌戰略,依托名牌開拓市場,應設立特色畜產品創造名牌獎勵基金,對涉駝名牌企業和名牌產品,加大支持扶持力度,使其盡快做大做強,鼓勵企業和社會媒體加大宣傳力度,讓全社會關注駱駝、認識駱駝,提升駱駝特色產品的知名度,建設天然、生態、綠色、有機為特點的農畜產品生產加工輸出基地。
總之,通過從中央到地方以及各龍頭企業、廣大牧民的共同努力,把保護和發展駱駝及駱駝產業納入保護和建設生態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做大做強駱駝這個綠色產業、生態產業、富民安邊的產業,落實“8337”戰略目標,實現邊疆少數民族地區的經濟發展、民生改善、邊境安寧、生態良好的中國夢。
責任編輯:張莉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