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引言
花生作為重要的油料作物,在世界農業經濟中占有重要地位。花生是食用和榨油兼用的經濟作物,具有高營養價值、高含油量和高產量特點。在我國五大油料作物中,花生的種植面積僅次于油菜,2011年花生產量為1604.6萬噸,占油料作物產量近50%。然而,我國油脂油料需求不斷擴大,對外依存度越來越高,2012年已經超過70%,油料產業發展形勢相當嚴峻,花生產業穩定發展對提高我國食用油安全水平起著重要作用。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帶殼花生的生產者價格(以下簡稱花生價格)波動劇烈,而且波動的幅度在不斷增大(見圖1)。1982年和2007年,花生價格較上年降幅均達30%以上,在2007-2010年短短的四年間,每公噸花生的價格又猛增了1970元,達到了4800元/噸的最高點。價格的劇烈波動,不僅使農民增收難以保障,而且也影響花生加工企業的原料采購成本和消費者利益,同時影響我國花生產業的國際和國內競爭力以及食用油安全。因此,依據我國花生價格變動趨勢,探尋影響花生價格波動的影響因素,提出穩定花生價格政策建議,對促進花生產業的健康發展具有重要現實意義。
二、變量選擇與數據處理
我國花生價格劇烈波動產生的原因,是由供求關系及價值規律共同作用的結果。歸納起來,其影響因素包含供給因素、需求因素及外部沖擊。經過對變量的篩選和理論分析,選取了花生的生產成本、產量、出口價格、消費量、替代品價格、物價變動六個變量作為解釋變量,花生價格作為被解釋變量。
考慮到數據的可獲得性,筆者選用了花生的人工成本來反映花生的生產成本,用大豆的生產者價格來表示替代品的價格,用花生油的年消費量來表示消費水平,用居民的消費價格指數(CPI)來表示我國通貨膨脹情況,同時還選取了花生的年產量和出口平均價格共六個自變量數據;選取的時間段是1991-2010年。需要說明的是,花生屬于勞動力密集型產業,人工成本在生產總成本中占據重要地位,所以選用花生的人工成本來反映成本變動狀況;另外,花生油年消費量數據缺少2010年的數據,因此借用了陳艷君在《2011年我國花生及花生油市場分析及2012年展望》中對2010/2011年我國花生油消費量的預計值。
以上的七組數據中,花生的生產者價格、花生的年產量、大豆生產者價格、花生油消費量和花生的平均出口價格均來自世界糧農組織網站(FAO)。其中,花生油消費量是花生油年食用量和其他用途年消費量相加而得;花生的出口價格是花生的年出口金額和出口量相除得來的,并利用匯率折算成為人民幣的數值。CPI數據來自國家統計局網站,并以1990年為基期對數據進行了處理。為了消除數據中可能存在的異方差問題,避免數據變化產生的劇烈波動,我們對七個變量的數據進行了對數變換,分別用LNY、LNLABOR、LBSOYBEAN、LNOIL、LNCPI、LNOUTPUT、LNEXPORT表示。并利用Eviews6.0統計軟件進行VAR模型估計。
三、花生生產者價格影響因素分析
(一)VAR模型的建立
根據以上七個變量的數據,利用Eviews6.0對方程的參數進行估計,估計結果如表1所示。根據方程的擬合度、系數的顯著性和滯后階數判斷的AIC準則綜合考慮,取各變量的最大滯后階數為1。
為了避免直接對非平穩的時間序列進行向量自回歸模型(VAR模型)分析而可能產生“偽回歸”現象,在進行計量分析之前,需要對各變量進行平穩定檢驗,在確定各個變量平穩的前提下,再進行協整檢驗,然后才可以進行脈沖響應分析和方差分解。
(二)模型的檢驗
1.平穩性檢驗
為了檢驗數據的平穩性,選用ADF單位根檢驗方法進行檢驗,具體的檢驗結果如表2所示。
表2顯示,檢驗結果滿足“如果變量個數多于兩個,即解釋變量個數多于一個,被解釋變量的單整階數不能高于任何一個解釋變量的單整階數。另當解釋變量的單整階數高于被解釋變量的單整階數時,則必須至少有兩個解釋變量的單整階數高于被解釋變量的單整階數”的要求,即數據可以進行協整檢驗。
2.協整檢驗
根據變量的特點,筆者選用Johansen協整檢驗的方法,因為部分變量含有趨勢項,所以選擇情景3,經過反復試驗確定最佳的滯后期為0,然后進行協整檢驗。檢驗結果如表3所示。由表可知,在5%的置信水平下拒絕最多有1個協整關系的假設,而接受最多有2個協整關系的假設,說明花生價格與自變量存在兩個協整關系。即可以進行脈沖響應分析和方差分解。
(三)脈沖響應分析
與VAR模型相關的脈沖響應函數能夠全面反映各個變量之間的動態關系,準確的捕捉到一個變量的沖擊因素對另一個變量的動態影響路徑。根據模型得到脈沖響應結果見表4。
1.花生價格對其自身的動態影響
lgy對自身的脈沖響應在第1期約為0.172,以后逐步下降甚至為負值,在第5期趨于穩定。這表明花生價格的上升會引起后面4期花生價格的上升,且彈性系數是逐步變小的,在到達第5期之后響應路徑變為負值,即在第5期之后會引起花生價格的下降,但影響甚微。這表明花生價格與其自身的滯后期有關系,而這種關聯在前兩期尤為顯著,因此,國家應當重視對當期花生價格的調控,防止對未來的花生價格造成不良影響。
2.大豆生產者價格對花生價格的動態影響
Lgsoybean對lgy實施沖擊,lgy的響應函數時間路徑,在第1期約為0.1,之后逐步下降接近于0。其中,值得注意的是大豆價格對花生價格的沖擊在第1期排名第二,在第2期成為第一,并且有較強的持續期。這說明大豆生產者價格會在較長時間內推動花生價格上漲,而這種作用在第1期和第2期尤為顯著。
3.花生的產量對花生價格的動態影響
lgoutput對lgy實施沖擊,在第1期的脈沖影響幾乎為0,第二期為-0.056左右,之后略有回升,但是仍為負值。表明花生產量的增加會引起后面各時期花生價格的下降,但對花生價格的這種影響存在滯后,當期反映不明顯,將在第2期發揮較為顯著的作用,而且這種作用在第2期之后是逐步減小的。
4. 花生的人工成本對花生價格的動態影響
Lglabor對lgy的沖擊在第1期為0.092,之后逐步下降,但是值都為正數且減弱幅度不是很大,表明花生的人工成本的增加會導致后面時期花生價格的上漲。尤其是在第1期,這種影響是最大的,且有較長的持續期。值得注意的是,花生人工成本對后面各期花生價格的沖擊在第4期之后一直排名前三,這表明花生人工成本對花生價格的沖擊存在滯后性,在后期影響較大。
5.花生油消費量對帶殼花生生產者價格的動態影響
Lgoil對lgy實施沖擊,在第1期的脈沖影響為正,值為0.036,在第2期接近0,第3期為-0.025,之后各期略有回升但是仍為負數。表明花生油消費量的增加在第1期對后面各時期花生價格的影響是正的,即花生油消費量的增加會引起后期花生價格的上漲,但之后的影響時負的,即在第2期之后將對花生價格起到抑制作用。
6.花生出口價格、CPI對花生價格的動態影響
Lgexport對lgy的沖擊在第1期為0.074左右,之后逐步下降,與lgcpi對花生價格的動態影響呈現相似的趨勢。說明CPI、花生出口價格的上升也會引起后面各時期花生價格的上升,但是上升的彈性是逐步變小的。其中,與花生人工成本相似,花生出口價格對花生價格的沖擊持續期較長,后期影響較大。
(四)方差分解
方差分解可以將系統中變量的方差分解到各個擾動項上,給出擾動項對各個變量影響的相對程度,也可以說各個變量的貢獻率。本文通過對模型進行方差分解,得到表5的結果。
從表中可以看出,在第1期,花生的價格只受自身的沖擊,并且,花生價格自身對花生價格波動的貢獻率是最大的,盡管當期花生價格對以后時期花生價格變動的貢獻率越來越小,但隨后各期中自身變動的貢獻率都在80%以上;花生人工成本、花生出口價格和花生油消費量對以后時期花生價格的貢獻率越來越大;CPI、花生產量和大豆生產者價格對以后時期花生價格的貢獻率呈現先上升后微降的特點。不過,花生油消費量、CPI和花生產量對花生價格變動的貢獻率很小,其值都在3%以下。
四、結論和建議
本文通過建立花生生產者價格與六個自變量之間的VAR模型,檢驗了花生的生產者價格與各個自變量之間的協整關系,運用脈沖響應函數和方差分析,分析了花生的生產者價格與各個自變量之間的動態響應關系,得出了以下結論和建議:
1.花生價格自身的確定對花生價格的波動影響是最大的,且對后面各期的影響較大且持續期較長。所以,我國應當建立合理的定價機制,使花生價格在一定的范圍內合理浮動。
2.花生人工成本的增加不僅會導致后面各期花生價格的上漲且持續時間也較長,后期影響較大,同時對花生價格波動的貢獻率也較大。目前,花生作為勞動密集型產業,隨著我國勞動力成本的提高以及國家對小麥、玉米等的政策支持,花生的比較效益降低,農民種植花生的積極性隨之降低。所以,國家應當加大對花生的政策支持力度,實施最低保護價政策。同時,加大花生科研的支持力度,積極研發新品種和新機械,培養科研型人才,依靠科技推動花生產業的發展,降低人工成本,穩定花生產量,保證花生的穩定供給,維持花生價格穩中有升。
3.大豆價格的上漲不僅會導致后面時期花生價格的上漲而且對花生價格波動的貢獻率也在2%左右。所以,一方面應當降低我國對大豆進口的依賴,提高自給率;另一方面,加大國家宏觀調控,制定合理的定價機制。
4.花生的出口價格雖然對后期花生的沖擊會越來越小,但是這種沖擊減弱的幅度較慢,而且對花生價格變動的貢獻率越來越大,在第9期突破4%。所以,國家應當重視花生的出口,在各個主產區建立行業協會,制定相關的制度,建立完善的協商和談判機制,指導和約束整個行業的發展,加強對花生加工企業的監管,規范企業行為,避免惡性競爭,這樣既有利于穩定出口秩序和出口價格,又有利于穩定花生價格。
5.CPI雖然對后面時期花生價格的影響較小,但是對花生價格變動的貢獻率在第2期之后穩定在2.6%左右。所以,政府應該保證花生價格的變動方向和幅度與CPI相吻合,以保護農民的利益。
6.花生油消費量和花生產量雖然對后面時期花生價格波動的貢獻率是最小的,但是脈沖分析表明二者在第2期以后對花生價格的變動的影響也是很顯著的。所以,一方面,國家應該加強對花生油市場的宏觀調控,加強對花生油生產的質量監管,消除人們對花生油特別是花生調和油質量的憂慮,保證花生油消費量的穩步提高,防止大起大落現象的發生;另一方面,國家應加大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和花生科研的投入,減少自然災害的影響,穩定和提高花生的產量和質量。
(作者單位:北京林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
責任編輯:康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