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隨著經濟日漸成為人們生活的焦點,經濟領域的一個重要指標——GDP(國內生產總值)越來越受到社會的關注。GDP是指國民經濟核算體系中衡量某國或某一地區經濟發展規模、速度、效益和結構的最具有代表性的指標,反映各個地區的經濟總量以及該地區的產業、需求結構,對制定正確的地區經濟協調發展政策具有重要的意義。
GDP 是宏觀經濟中最受關注的經濟統計數字,因為它被認為是衡量國民經濟發展情況最重要的一個指標。一般來說,國內生產總值有三種形態,即價值形態、收入形態和產品形態。GDP 不僅能夠在總體上度量國民產出和收入規模,也能夠在整體上度量經濟波動和經濟周期狀態,也是政府制定經濟發展戰略和經濟政策的重要依據。因此,準確研究GDP的影響因素,對我國經濟發展具有重大意義。
二、數據分析與模型的建立
影響內蒙古GDP增長的因素有很多,由于受到很多因素的限制,本文只引用了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出口、工業總產值、固定資產投資、地方財政總收入和能源生產總量這6個變量作解釋變量,即模型設定為:
其中Yt為內蒙古GDP的值,X1T為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X2T為出口總額,X3T為工業總產值,X4T為固定資產投資額,X5T為地方財政總收入,X6T為能源生產總量, μt為隨機誤差項。所有數據均來自于《內蒙古統計年鑒2010》。
(一)多重共線性檢驗
根據各自變量的相關系數矩陣及線狀圖可以判斷出,各解釋變量相互之間的相關系數較高,證實確實存在著嚴重的多重共線性。
(二)初步回歸結果
Y=-45.896+3.195X1+0.913X2+0.024X3+0.665X4-0.446X5+0.161X6
(-0.796) (3.229) (3.532) (0.847) (4.405) (-2.837) (0.196)
R2=0.999556 DW=1.800447 F=7135.979
由上式可以看出,變量之間線性關系檢驗的R2=0.999556,F值為7135.979,其對應的檢驗概率為0.000000,小于顯著性水平α=0.05,說明回歸方程變量之間線性關系顯著,整體上線性回歸擬合效果較好,但X3、X6變量的參數T 值并不顯著,而且X5系數符號與經濟意義不符。兩種方法結合一起來看,解釋變量確實存在多重共線性。
(三)用逐步回歸消除多重共線性
經逐步回歸法消除變量的多重共線性,依據調整后可決系數最大原則,選取X2作為進入回歸模型的第一個解釋變量,形成一元回歸模型;通過逐步回歸法將其余的解釋變量分別加入模型,得到二元回歸模型。再次依據可決系數最大原則,選取調整后可決系數最大所對應的解釋變量作為進入模型的候選變量,將這個候選變量調整后的可決系數與上一步中進入模型解釋變量的調整后可決系數加以比較,若是大于上一步的調整后可決系數,則將候選變量加入模型,若是小于上一步調整后的可決系數則將停止逐步回歸。從所得的回歸結果中發現,變量X4的調整后可決系數最大,故將X4作為第二個解釋變量進入模型。根據上述選取變量的原則,繼續進行逐步回歸,最終本文剔除掉了變量X3、X5、X6,得到最終的回歸模型:
(0.915) (5.738) (15.424) (3.910)
R2=0.999194 DW=1.526986 F=9086.446
(四)異方差檢驗
對模型進行懷特檢驗,Obs*R2=10.797,P=0.095>0.05。根據懷特檢驗的結果可知,不存在異方差。
(五)利用Cochrane-Orcutt法估計模型
在上一步中的回歸結果中解釋變量為3個,樣本容量為26,查德賓-沃森d統計量表中dl=1.143,du=1.652。而回歸結果中DW=1.884717,大于臨界值上限,落在接受區域,表明模型中沒有自相關。
得最終的回歸方程:
Se= (42.33355) (0.303301) (0.04248) (1.073484)
t = (0.677659) (3.498336) (10.81944) (2.779211)
R2=0.999223 F=6430.525 DW=1.884717
同時可見,可決系數R2、F、t統計量也均達到理想水平。
根據上述回歸方程可知:當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個百分點時,GDP增加1.06105個百分點;當工業總產值增長1個百分點時,GDP增加0.459676個百分點;而當出口增加1個百分點時,GDP增加2.983483個百分點。因此,出口對GDP的影響比較大,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次之,工業總產值較弱,但這三個因素對GDP的影響都是正影響;而固定資產投資對GDP的影響確卻是負影響,其原因可能是由于內蒙古的固定資產額已經達到了一定規模,再繼續投入過多的固定資產不但不會促進經濟的增長,反而會造成資金的浪費。但如果把過度的固定資產投資金額用到出口等主要推動因素上,就又可以推動GDP的增長。
三、結論和建議
通過以上分析,本研究得出的基本觀點是:
(一)在推動內蒙古GDP 增長的諸多因素中,出口額的因素仍然是推動經濟增長的重要力量。針對這種情況,我們要加大對內蒙古的出口和居民消費的鼓勵,重點發展工業,同時適當減少固定資產投入的力度。
(二)加快推進內蒙古自治區工業化和城鎮化進程。要繼續推進工業化進程,在下大力做足做好煤炭及相關產業優化升級的同時,努力在發展裝備制造業、高新技術產業、戰略性新興產業等方面取得新進展。
(三)提高人口素質,為內蒙古培養高技術人才。雖然內蒙古的經濟逐年上升,但也應該看到人口和人口素質的影響。在發展經濟的時候我們不但要重視人口的數量,而且還要重視人口素質的提升,在工業生產以及進出口貿易中對人口素質的要求比較高,因此我們應該建立相應的教育體制和培訓體制,培養社會需求的高素質、高技術、高能力人才,從而推動內蒙古的經濟快速增長。
(作者單位:內蒙古財經大學)
責任編輯:楊再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