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年以來,山東省聊城市人民檢察院新一屆黨組認真貫徹落實高檢、省院決策部署,按照“干在實處、干出實效、走在前列”的思路要求,緊密結合聊城檢察工作實際,創新了“八項基礎建設工程”工作模式,堅持“工程式管理、項目式推進、責任式落實”,著力探索出了一條經濟欠發達地區相對落后檢察院推進檢察工作跨越趕超的新路徑。
一、“八項基礎建設工程”工作模式解析及提出背景
(一)“八項基礎建設工程”工作模式解析。“八項基礎建設工程”工作模式運用工程管理學理論,將整個工程分為“決策→設計→實施→驗收”四個階段。一是決策階段,全局中謀劃整體工程。在深入調研的基礎上,將工作放在高檢、省院和市委工作大局中謀劃和推進,提出了“11558”工作總體思路:明確爭創一流的目標,突出法律監督能力建設這個重點,增強“五種意識”,提升“五種能力”,強力實施“八項基礎建設工程”,推動聊城檢察工作整體上臺階、上水平。其中,“八項基礎建設工程”是核心,通過實施“八項基礎建設工程”,優化各種資源,確保檢察工作科學謀劃、合理布局、整體推進。二是設計階段,功能化重構八項工程。緊緊圍繞“爭創一流”的目標,根據部門職責進行功能化重組,創新重構了“八項基礎建設工程”。從工程項目組織管理模式來看,劃分為市院對基層院、市院對本院各部門、上級對下級對口部門三個層次,建立起了上下貫通、對口銜接、內外配合的推進機制,實現由單項抓向系統抓、由分散抓向整體抓的根本轉變,真正形成了“上下一體化、兩級一盤棋”的工作格局。三是實施階段,項目式分解推動工程建設。“八項基礎建設工程”工程項目龐大、運行機制繁多、工程標準較高,必須進行細化分解,以項目鎖定目標,以目標分解任務。市院黨組擔任工程“指揮部”,八個工程領導小組就是“項目部”,分管領導即小組組長擔任“項目部經理”,各業務部門負責人組織施工建設,形成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工作格局。對工期、工作量、工程進度進行科學有效地管控,建立了工程建設進度臺賬,實行“周督察、月總結、季通報、年考評”跟蹤方法,督導落實工作任務。整個工程既有整體性部署,又有階段性安排,既有長期目標,又有短期任務,確保高標準、高質量完成工程建設。四是驗收階段,績效式考核工程成效。市院績效考核部門按照工程目標、任務完成、責任考核、責任追究的鏈條,進行全面、綜合評價,從而判斷是否達到預期目標,總結規律,積累經驗,確定獎懲,引領工作走上以績效為導向的軌道。市院績效考核部門年底對工程推進情況進行考核評比,將考評結果作為干部實績評定、獎懲使用的重要依據,對成績突出的先進單位、先進集體、先進個人予以表彰獎勵,對推動不力、工作不實的,嚴格追究責任。
(二)“八項基礎建設工程”工作模式的提出背景。聊城市院在“八項基礎建設工程”工作模式立項之前,進行了全方位的可行性分析,深入論證了這一工作推動模式的科學性。一是符合科學發展觀的根本要求。“八項基礎建設工程”工作模式是科學發展觀的生動實踐,體現了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具體要求。“全面”,是指這一工作模式涵蓋了檢察工作方方面面,重視檢察職能的全面發揮;“協調”,是指與聊城社會經濟、檢察工作發展水平相適應,同時各項工程之間并不是完全孤立的,而是相互影響、相互促進,協調發展、良性互動。“可持續”,是指“八項基礎建設工程”工作模式是聊城檢察工作“11558”總體思路的核心,貫穿于“一年打基礎、兩年求突破、三年創一流”爭創目標的始終,是當前及今后一個時期聊城檢察工作的長期規劃,具有可持續性。二是符合檢察工作發展規律。“八項基礎建設工程”工作模式準確把握檢察工作規律,打破檢察機關內設部門條框和各項工作界限,將檢察工作統一整合為:偵查一體化建設、訴訟監督成效建設、預防職務犯罪社會化服務建設、檢察服務民生建設、隊伍素質建設、基層基礎建設、檢察文化建設、廉政建設,破除了僵化思想,用創新的思維明示了工作方法和發展方向,用“工程式”推動模式強力推進各項檢察工作在求實創新中實現爭創一流。三是符合聊城發展實際。從經濟發展水平來看,聊城地處魯西,屬于經濟欠發達地區,經濟水平落后一定程度上制約了檢察工作的發展;從檢察工作水平來看,聊城在全省考核位次較為落后,工作基礎、工作條件與先進地市相比差距較大。通過“工程式”推動工作模式,可以有效整合力量、明晰工作責任、強力推進落實,是聊城檢察工作擺脫落后面貌、實現“爭創一流”目標的必由之路。
二、“八項基礎建設工程”工作模式實踐運行及效果
聊城市檢察機關緊緊圍繞“八項基礎建設工程”推進工作模式,積極創新機制制度,探索實踐方式方法,形成了以“八個堅持”為中心的設計科學、體系完整、運轉規范的運行體系。針對“八個工程”不同特點,實行不同方法,各個擊破,各工程又互相銜接形成合力,效果初顯。2012年度聊城市檢察院榮獲“全省優秀檢察院”榮譽稱號,一躍跨入全省先進行列,實現了“三年任務一年完成”的可喜成績。2013年聊城市委作出向聊城市檢察院學習的決定,省、市主要領導66次批示肯定工作。
(一)堅持“五個統一”,強力實施偵查一體化建設工程,查辦職務犯罪工作實現新跨越。將偵查一體化建設工程作為“一號工程”來抓,堅持推進“五個統一”,即:統一線索使用管理,案件線索上提一級集中管理;統一立案審查把關,市院統一進行立案前審查把關;統一偵查組織指揮,重大案件統一調配辦案力量;統一偵訴組織協調,實行偵監、公訴引導偵查取證機制,提高決策速度,變“平面”偵查為“立體”偵查;統一結案督促監督,市院統一細化各類案件偵查終結時限,有效督促基層院加快案件訴訟進度。通過“五個統一”,打破了上下級院之間、基層院科室之間的界限,形成了“上下聯動、左右互動、整體配合”的工作格局,構建起全市統一協調、運轉高效的偵查協作聯動格局。全市檢察機關自偵案件大要案比例和逮捕率、實刑判決率明顯提高。
(二)堅持“四個強化”,強力實施訴訟監督成效建設工程,法律監督能力得到新加強。認真貫徹修改后刑訴法、民訴法和相關司法解釋,強化立案和偵查活動監督、強化刑事審判監督、強化刑罰執行和監管活動監督、強化民事審判和行政訴訟監督,依法監督糾正訴訟中執法不嚴、司法不公問題,堅持把訴訟監督工作的著力點放在增強實效上,努力實現執法辦案力度、質量、效率和效果的有機統一,推動訴訟監督工作健康開展。
(三)堅持“五個轉變”,強力實施預防職務犯罪社會化服務建設工程,職務犯罪預防展示新成效。在預防工作中,實現由“坐等”向“主動”、由“單位”向“系統”、由“項目”向“園區”、由“機關”向“公眾”、由“同級”向“基層”服務等“五個轉變”。八個基層院全部成立了職務犯罪預防局,大大提升了預防工作的社會影響力。成立了預防職務犯罪教育宣講團,重點針對政府部門、企業、學校開展法律宣傳,打造“全方位覆蓋、無縫隙滲透”的廉政教育宣傳平臺;充分發揮預防建議的重要作用,參與和促進社會管理創新;強化預防對策研究,全面推行預防調查、預防職務犯罪年度報告制度,為黨委、政府決策提供支持。
(四)堅持“六個延伸”,強力實施檢察服務民生建設工程,服務保障民生延伸新觸角。以“民生檢察”、“民本檢務”為核心,深入推進檢察工作“六個延伸”:向黨建工作延伸,成立“白云黨員工作室”,充分發揮白云等先進人物的模范效應;向基層延伸,將熱線延伸至派駐檢察室,打造檢察工作新的增長極;向農村延伸,建立民生聯系點和熱線聯絡員,為群眾提供更便捷、更有效的服務;向企業延伸,熱線主動走進企業,幫助協調解決涉法難題;向學校延伸,從源頭上防范青少年違法犯罪的發生;向監所延伸,維護在押人員合法權益。通過強力實施檢察服務民生建設工程,全面提升服務保障民生能力。
(五)堅持“三個重點”,強力實施隊伍素質建設工程,檢察隊伍呈現新面貌。堅持“向培訓要檢力,以人才求發展”的工作導向,突出抓好“思想政治建設、領導班子建設、隊伍專業化建設”三個重點,以鐵的決心、鐵的紀律,打造鐵的隊伍,全面提升檢察隊伍素質。2012年以來,兩級院共有45個集體、54名個人受到省級以上表彰,臨清市院公訴科被共青團中央授予“全國青年文明號”,東昌府區院念以新同志榮獲第二屆“感動齊魯政法人物”榮譽稱號,并入選全國檢察機關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宣講團四名成員之一。
(六)堅持“三個層次”,強力實施基層基礎建設工程,檢務保障水平邁上新臺階。健全“省院主導、市院主抓、基層院主責”的基層建設工作機制,堅持基層院“兩房”建設、基礎保障建設、派駐檢察室建設“三個層次”齊頭并進,確保三年內全部完成高檢院要求的“兩房”達標的硬性任務,年底前全面完成標準化、規范化、示范化派駐檢察室建設任務,檢務保障能力不斷提升。《人民日報》、新華社、中央電視臺、《檢察日報》等中央級媒體對派駐檢察室工作進行集中報道。
(七)堅持“四個特色”,強力實施檢察文化建設工程,檢察文化建設打造新特色。充分利用聊城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文化資源豐富的優勢,將檢察文化建設納入檢察工作整體部署來思考和籌劃,研究制定《全市檢察機關檢察文化建設實施意見》,突出理論特色、實踐特色、檢察特色、聊城特色等“四個特色”,努力創新理念文化、行為文化、制度文化、和諧文化、網絡文化、廉政文化、環境文化等“七種文化”,探索出了具有聊城特色的文化育檢新模式。
(八)堅持“三位一體”,強力實施廉政建設工程,廉潔執法水平有了新提升。深入落實省院“以鐵的決心、鐵的紀律,打造鐵的隊伍”的要求,制定下發了《關于深入推進全市檢察機關廉政建設工程的指導意見》,以思想政治建設為根本,不斷提升公正廉潔執法能力,以領導班子建設為核心,不斷提升統籌決策能力,以隊伍專業化建設為抓手,不斷提升業務素能,全力構建起“廉政教育、機制建設、內部監督”三位一體的廉政建設工程,切實提高自身反腐倡廉建設水平。省院、市直機關工委分別召開現場會推廣經驗。
三、“八項基礎建設工程”工作模式的探索啟示
(一)只有找準定位點,才能實現檢察職能的充分發揮。檢察機關要真正發揮好職能,必須找準定位。聊城市檢察機關站在全局看檢察找準定位,立足檢察想全局用心服務,把服務大局、保障民生與履行職責緊密結合起來,彰顯檢察機關的價值和作用。緊緊圍繞中心工作,研究制定了《關于充分發揮檢察職能加強和改進服務聊城經濟社會科學發展、跨越發展的實施意見》,充分發揮懲治、預防、監督、教育、保護等職能作用,以執法促發展,以辦案保穩定,保障和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市檢察機關找準定位,把握主線,求真務實,用心服務,檢察工作不僅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充分肯定,而且受到群眾的一致好評,2012年以來共收到感謝電話、感謝信620余件,錦旗56面。
(二)只有明確切入點,才能構建科學合理的工作模式。深入分析聊城檢察工作原有基礎,薄弱環節就是檢察業務建設、隊伍建設和基層基礎建設。經過前期科學論證,市院黨組以“業務建設、隊伍建設、基層基礎建設”三項建設為切入點,運用工程管理學原理,功能化重構檢察工作,構建起了“八項基礎建設工程”工作模式,實行“工程式管理、項目式推進、責任式落實”,通過制定詳細的推進規劃、明確具體的目標任務、落實主體的職責分工、加強工作的協調配合,提升了工程推動的科學化水平。實踐證明,只有搞好頂層設計,選準切入點,抓重點,重點抓,才能以重點帶動全局發展,實現整體工作的爭先進位。
(三)只有把握關鍵點,才能確保工作落實的切實成效。“八項基礎建設工程”成效明顯,關鍵在于領導帶頭。聊城市院嚴格按照省院“五個表率”的要求抓班子,帶隊伍,把握好中層干部、基層院領導班子兩個關鍵點,從上到下逐級分解任務,明確從領導干部到每個干警的責任目標,做到各司其職,各盡其責。市院黨組身先士卒,率先垂范,用實際行動詮釋了“一個行動勝過一打綱領”、“喊破嗓子不如甩開膀子”的哲理。從工程模式的論證到任務目標的分解,從基層院“兩房”全面建設到派駐檢察室投入運行,兩級院黨組展現出了帶頭示范、親力親為的表率作用。市院中層干部、基層院領導班子以市院班子為榜樣,恪盡職守,用心做事,不畏難,不等待,不觀望,自覺將各項部署要求貫徹落實到位,形成了一級做給一級看、一級帶著一級干的良好局面,確保了狠抓工作落實的成效。
(四)只有尋求突破點,才能保持長遠發展的不竭動力。堅持與時俱進,動態思考,不斷尋求推動工作創新的突破點,才能真正實現檢察工作科學發展,保持檢察工作的長久生命力。2013年,聊城市院黨組結合落實十八大精神,深入推進依法治國建設,提出了新的工作總要求:明確“一個定位”(重點突破、全面提升、科學發展、爭創一流),實現“五個新突破”(在服務大局上實現新突破、在查辦和預防職務犯罪上實現新突破、在強化訴訟監督上實現新突破、在推進“三項建設”上實現新突破、在加強隊伍建設上實現新突破),繼續強力推進“八項基礎建設工程”,全力推進平安建設、法治建設,為全市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加快建設生態型強市名城做出新貢獻。在落實新的工作要求、深化“八項基礎建設工程”過程中,全市檢察機關堅持穩中求進的總基調,不斷明確新目標、賦予新內涵、提升新標準、細化新措施,在新起點上全力開創了聊城檢察工作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