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霍姆林斯基說:“在教學大綱和教科書中,規定了給予學生各種知識,但卻沒有給予學生最重要的東西,這就是:幸福。理想的教育是:培養真正的人,讓每一個從自己手里培養出來的人都能幸福地度過一生。”帶著對教育的理解和解讀,我們走上了“幸福教育”之路。8年的實踐,讓我看到了“幸福教育”的實踐價值,也感受到了“幸福教育”在教育發展中的突出價值。我們提出的“幸福教育”就是讓幸福充盈在教育生活的每一天,讓師生共同擁有幸福——在學習與生活中享受快樂、體驗成功、樹立自信、充滿理想。
為了豐富、深化“幸福教育”的辦學特色,我們根據學生個性發展需要,構建了“人人”系列的校本課程體系——以英語類課程《快樂英語人人唱》為主體,以文學類課程《經典名篇人人讀》《精彩故事人人聽》、德育類課程《快樂心情人人有》《文明細節人人用》、音樂類課程《中外名曲人人賞》、體育類課程《快樂健身人人煉》為輔的5類7項,涵蓋了德智體美幾方面。
“人人”系列課程開發與實施理念
1.課程開發體現“人人”的理念
“人人”一詞,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體的“三全”原則,即全員參與、全員體驗、全員受益。任何一個校本課程都不是單一的一名教師可以承擔的課程,它需要一個團隊共同研發、實施。例如:《快樂英語人人唱》由英語教師負責研發課程,在課程實施的過程中,班主任負責組織學生學唱歌曲,音樂教師將英文歌曲納入到課堂教學中,從而使英語學科特色的校本課程形成了由英語教師教授、班主任教師組織實施、音樂教師全程參與的學科整合特色。教師在《快樂英語人人唱》授課的8年間不斷將教材進行了四次改版,從最初的英文歌曲羅列,到現在分低中高三個年段編排歌曲,同時加入學生學唱英文歌曲的感受和三級評價內容,進一步豐富了教材的內容,使其更貼近學生的實際。
b22fcae7a2622fdd6931dad08d2f48b8295bbc6c3b4a68b9cbba4ead51a8eab7又如,德育類《快樂心情人人有》《文明細節人人用》校本課程,教材的研發由全校的班主任共同參與,使教材內容貼近學生實際,具有可行性。在實施的過程中,班主任根據本班學生的實際情況,選擇適合的課目進行授課,更具實效性。
2.課程管理踐行“人人”參與
我們建立校本課程實施的學校保障機構,成立了校本課程實施領導小組,由校長擔任組長,具體指導校本課程的實施,教學干部負責組織實施和教研指導。每項課程均建立開發和實施團隊,形成了網狀的管理實施系統。
在校本課程實施的團隊中,我們堅持由學科教學負責人牽頭,以保證校本課程的學科品質,體現學科特色,同時調動全體教師參與。總之,校本課程應該在凸現學科特色的基礎上動員更多的教師參與,發揮其課程優勢,達到預期的教育目標。
3.課程落實重在“人人”受益
我們將《快樂英語人人唱》和《經典名篇人人讀》納入到校本課時,將《快樂心情人人有》和《文明細節人人用》納入到班隊會課時,真正保證了校本課程的課時。
在校本課程的授課過程中,教師將不同學科的校本課程學習內容與國家課程緊密結合,相輔相成。例如:在《經典名篇人人讀》的古詩文經典名句的學習中,教師將教材中李白的詩歸類,引導學生領會李白的文風,再將校本課程中的李白詩句拿出來帶領學生誦讀,體會詩句的意境。在這樣的師生互動中既完成了校本課程的學習,也鞏固復習了國家課程語文的學習內容。
為了鞏固學生的學習效果,在學校形成良好的學習氛圍,除課時安排外,我們還為校本課程設置了輔助練習的時間(以學生為主體),學生在學校內就能有效地利用時間鞏固學習效果,減輕了學生的學習負擔,大大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快樂英語人人唱》作為我校的特色校本課程已經實施了近8年,現在已逐步顯現出了它的實效性,小學六年提前完成了《國家英語課程標準》中要求小學生畢業前應達到的二級語言機能目標中關于歌曲演唱的數目要求。
創新實施“人人”系列活動課程
新課程計劃把“活動”納入課程體系,改變了以往單一學科化的課程設置,使學校課程體系更趨合理,有利于培養目標的落實。我校基于學生的需要與興趣,以學科課程為主,活動課程為輔,活動課程是學科課程的延續和補充;學科課程為全面發展打基礎,活動課程則發揮特長育人功能。
我們認為,作為學校課程體系的兩部分,活動課程和學科課程都以實現學校的培養目標為根本任務,只是二者發揮作用的角度和側重點有所不同。學科課程的目標側重于讓學生掌握基礎的系統文化知識,具備德、智、體、美、勞各方面的基本知識和技能,在此基礎上致力于學生基本素質全面和諧地發展;活動課程的目標則在于通過各類實際活動,把活動與課程整合起來實施,將學生活動納入課程管理,既能保證各項活動真正落到實處,更能促使活動組織者按照課程的要求來設計活動,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和能力,同時發展學生的興趣愛好和個性特長。我們設置的《中外名曲人人賞》《精彩故事人人聽》兩類活動課程,就是力求讓學生在校生活豐富起來,通過耳濡目染、環境熏陶,使學生逐步具備了音樂欣賞能力和文學素養。
完善“人人”系列課程的評價體系
1.健全評價體系
評價是保證課程實施質量的重要環節,我們采用多元評價、他評與自評相結合等方式,對課程、學生、教師三方面進行評價的實驗探索。對課程的評價:從課程開發到課程實施,專家、干部、教師、學生共同參與。對教師的評價:從態度到效果,干部、同伴、學生、家長從不同角度進行評價。對學生的評價:對學生實施多元評價,不僅關注學生學到的知識、技能,更注重評價學生態度、價值觀,評價方式多樣化,有自評、同學互評、老師評、家長評等,評價的表達方式有等級、評語等。
2.實施綜合評價
學校加強了對教學過程與期末考試成績相結合的教學績效考評機制的研究,既重視形成性評價,也重視終結性評價,關注學生的全面發展。深入研究期末檢測改革,結合學科特點,圍繞“一切為學生發展”的宗旨,各學科初步形成了符合學科特點和學生成長發展需求的綜合評價體系,主要圍繞四大原則實施具體操作:
第一,基礎知識、基本技能測試和實踐活動能力考核相結合;
第二,學習習慣和情感態度作為重要的考查因素;
第三,過程結果和終極結果相結合;
第四,家長參與對學生的考查并作出評價。
我們注重綜合素質的考查,強調評價指標的多元,保護學生的自尊和自信,關注個體處境和需要,突出學生發展的過程。教師平時注意對學生的學習成果進行收集,指導學生養成自己收集成果的意識和習慣,促進了學生的全面發展。
3.將評價多元化
在評價工作中,我們倡導“多一把衡量的尺子,就會多出一批好學生”的教育理念,進一步深化主體性教育。注重評選的教育過程,通過評選促進學生全面、主動、多樣化發展,讓每一個學生都能發現自己的閃光點,讓每一個學生都擁有歡樂、自信和成功。注重發揮評選工作的導向功能,引導學生正確地評價自己和他人。采取多種形式,搭設舞臺,讓學生充分展示,充分參與,注重教育過程。
例如,在評選班級、年級、校級“校園十佳好學生”三級獎勵中,各年級會根據每學期教育教學的重點,自主設立十大動態獎項(如環保節約、文明禮儀、整潔衛生、認真學習、學有特色、質疑問難、課間守紀、團結友愛、課外閱讀以及進步突出的好學生等),學生們根據設立的獎項進行自薦申報。每個學生都要申報,每個學生都有機會。對于獲得年級“十佳好學生”稱號的同學,學校還2Eolw2RTorN334JVL70XmqS+thbVHS84yYtaw8BfgOw=會將他們的典型事跡編印成彩色小報,在學校的櫥窗內展示。孩子的成長過程中,需要稱贊,需要掌聲!
“人人”系列課程建設的收獲
“人人”系列校本課程在豐富學生生活的同時也提高了教學質量,我校畢業班的畢業質量和學生進入中學后的發展后勁都贏得了社會群眾的高度評價。在 2011年東城區中小學《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抽樣測試中,我校學生的體育成績位于東城區前列。在市區的藝術節、科技月活動中,我校學生均取得了良好的成績。
學校每年“六一”兒童節前夕都要舉辦主題為“人人體驗,享受幸福”的文化節活動,展示學生在課程學習中的成果。學校的三級課程建設為學生德智體美綜合素質發展提供了更廣闊的空間與舞臺。
近年來,學校承擔了北京市教育科學“十五”“十一五”規劃立項課題,即《雙語環境下小學生學習方式的探究》和《小學教學管理中人本決策方式的實踐研究》,以及“十一五”國家級課題《小學生學習心態調控策略的實踐研究》。《雙語環境下小學生學習方式的探究》被評為北京市第五屆教育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小學生英語學習方式的實踐研究》獲得第三屆北京市基礎教育教學成果二等獎。
校本課程《快樂英語人人唱》在北京市產生良好的示范輻射作用,海淀區的10余所小學,大興區的7所小學和昌平區12所小學正在開設我校的這一校本課程。2009年我校被評為北京市優秀校本課程先進校。■
□ 編輯 王宇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