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宅門”這仨字兒就是金字招牌!
12年前,《大宅門》創(chuàng)造了萬人空巷的收視奇跡,也成為中國電視劇史上的巔峰之作,那是郭寶昌60年人生積淀和宅門記憶的厚積薄發(fā)。12年后,寶爺再出手,自《大宅門1912》籌拍開始,演員們便期待著能加盟出演,觀眾們也翹首以待,今天的電視劇市場更渴望續(xù)寫“宅門傳奇”。不過,從目前已播出的劇集來看,《大宅門1912》也就只能打80分而已。
這部新作沿襲原有故事的支線,從楊九紅生第二個孩子開始,集中講述了1912到1921年將近10年時間里,白七爺在山東濟南的創(chuàng)業(yè)史。情節(jié)設(shè)計得很好看,有延續(xù)前史的家族恩怨、婆媳之爭,也有白七爺被土匪綁票、被地頭蛇欺負(fù),與黑社會交鋒、被貪官污吏陷害等橋段。
《大宅門1912》中最有看點的當(dāng)屬它的演員陣容。話說陳寶國、斯琴高娃兩位演員仿佛就是為“大宅門”而生,他們的表演確實原汁原味。看《大宅門1912》,80%是看陳寶國。他飾演的白景琦是中國這二十年來熒屏上的經(jīng)典人物形象,他奉行孝道、講誠信、有德行,他有點混不吝,也有點活土匪,他愛女人愛得死去活來,有擔(dān)當(dāng)、負(fù)責(zé)任。
某個版本的宣傳片有句介紹《大宅門1912》的話——“頂級大咖,同臺飆戲”,這個飆字用得好,估計有陳寶國和斯琴高娃坐鎮(zhèn),其他參演的人,不管戲份多少都不敢大意吧。梁天,把一個將妹妹楊九紅賣到窯子里的不QA65xfnTuC8FJFv/1cgQRg==仁不義的“老混混”演得細(xì)致入微,特別是前幾場戲,舉手投足都是一個毀了三觀的厚顏無恥的壞蛋。郭德綱,有創(chuàng)意地一改人們心中青幫老大的印象,愛好京劇卻沒什么文化,混成老大可心里時常發(fā)虛。孫海英,雖然只串場了兩集,但把江湖義士演得有血有肉。此外,于謙、鞏漢林等也都在劇中客串,為這部戲帶來更多看頭。
這些熒屏大咖的出演無疑是讓觀眾一集一集看下去,還能看得津津有味的重要原因。不過,偶爾讓人泛起換臺念頭的時候也有——那就是白老七和陸青青的這段愛情。張歆藝飾演的陸青青在劇中是個“空降”大宅門的留洋女子,論理有些“不合國情”,有些離經(jīng)叛道,有些特立獨行也屬正常,可是《大宅門1912》里的陸青青,簡直就是個神仙姐姐啊,她只是出國留學(xué)回來,又不是從小在國外長大,至于這么癡怨嬌嗔、賣萌裝傻嘛。見不平就鼓動人家找法律依據(jù)打官司告狀;對中醫(yī)文化半點不懂卻像小孩撒潑一樣全盤否定;到農(nóng)村見一小地主就驚呼“這中國的貴族,怎么沒有莊園、古堡、馬車……”不知道這個角色在設(shè)計時有沒有考慮過實際情況,還是張歆藝在演的時候用力太猛,把她給演“飛”了?
陳寶國和張歆藝的對手戲看著也不搭,這一對老少配的愛情戲沒表現(xiàn)出矛盾糾結(jié)、深愛動情,倒是只見拖拖拉拉地戀愛、打情罵俏。看到這些不禁要問,這個生硬的女主角為啥要加入戲里呢,這段浮皮潦草的情節(jié)為什么要加到大宅門里呢,難道也如寶爺所說“又得聽制片方意見,又是購片方意見”的產(chǎn)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