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農科院選育成功小麥新品種“鄭麥7698”
河南省農業科學院小麥研究中心分子育種研究室(通訊地址:河南省鄭州市金水區農業路一號省農科院小麥研究中心,郵編:450002,電話:0371-65737543)采用分子聚合育種技術育成的優質、強筋、抗病、高產小麥新品種“鄭麥7698”通過了河南省審定。
該品種屬弱春性多穗型強筋類型品種,生育期229天。幼苗半直立,苗勢壯,越冬耐寒性好,分蘗力中等;株型稍緊湊,葉型直立,株高77厘米左右,莖稈粗壯,抗倒伏性好;成穗率中等,紡錘形穗,結實性好,長芒,白粒,角質,硬度高,飽滿度好,黑胚率低。根系活力強,灌漿速度快,成熟落黃好,抗干熱風能力強。產量三要素:每667平方米(1畝)穗數40萬左右,穗粒數37粒左右,千粒重48克左右。
(河南 鄭海濤)
內蒙古自治區審定通過
馬鈴薯新品種“中薯19號”
由中國農業科學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國際馬鈴薯中心(聯系電話:010-82109543)共同選育成的馬鈴薯新品種——中薯19號已經通過了內蒙古自治區的審定。
該品種株高70厘米,株型直立,莖綠帶褐色,葉深綠色,花冠紫色,單株平均主莖數2.0個,單株平均結薯5.3個。薯塊圓形,白皮白肉。平均生育期100天。每667平方米(1畝)保苗3500~4500株。
適宜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包頭市、烏蘭察布市、錫林郭勒盟、興安盟、呼倫貝爾市種植。
(內蒙古 劉海)
玉米新品種“大豐30”通過審定
山西省農科院和山西大豐種業有限公司(郵編:030006,電話:0351-7963308)共同選育的玉米新品種“大豐30”前不久通過了山西省審定。
該品種生育期127天左右,株型半緊湊,總葉片21片,株高325厘米,穗位110厘米,果穗筒形,穗軸深紫色,穗長19厘米左右,穗行數16~18行,行粒數40.4粒,籽粒黃色、馬齒形,百粒重40.5克,出籽率89.7%。 抗莖腐病,感絲黑穗病、大斑病、穗腐病、矮花葉病、粗縮病。適宜于4月下旬播種,每667平方米(1畝)種植適宜密度4000株左右。適宜區域:山西春播早熟及中晚熟玉米區。
(山西 李準)
大豆新品種“中黃54”通過國家審定
由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 選育的大豆新品種“中黃54”通過了國家審定。
該品種在北京地區春播平均全生育期131天,有限結莢習性,葉卵圓形,白花,灰毛,褐莢;平均株高89.9厘米,主莖節數17.5,有效分枝1.8;結莢高度11.7厘米,有效莢數68.9;籽粒圓形,種皮黃色,有微光,黃臍,百粒重17.2克。粗蛋白質含量42.25%,粗脂肪含量21.24%??沟剐暂^強。
(北京 吳昕)
“中蕉2號”香蕉在廣東省問世
由廣東省農業科學院果樹研究所、東莞市香蕉蔬菜研究所(電話:0769-22276315,郵編:523061)從中山市南區的巴西蕉種植園中單株選育而成的“中蕉2號”香蕉于前不久通過了廣東省品種審定。
該品種植株長勢旺盛。假莖平均高230.2厘米、莖形比3.65;葉姿較直立,葉片較寬。果指微彎,平均長21.8厘米、粗(周長)12.5厘米,單果重168克;果皮無開裂現象,果實橫切面微具棱角;果皮平均厚0.32厘米,果實可食率68.5%;果肉黃白色,肉質嫩滑,口感好,風味香甜。平均單株產量28.7 公斤,折合每667平方米(1畝)產量3445公斤。適宜在廣東省香蕉新區種植。
(廣東 賴義文)
哈密瓜新品種“桂蜜12號”通過審定
廣西農科院(聯系方式:廣西南寧市大學東路174號,郵編:530007)培育的適合露地栽培的哈密瓜新品種“桂蜜12號”前不久通過了自治區品種審定,給南方種植戶帶來佳音。
“桂蜜12號”是廣西第一個大棚與露地栽培兩用哈密瓜新品種。它屬早熟品種,果實生育期35天左右,比其他南方厚皮瓜品種早10天以上。植株生長勢中等,葉色綠,葉形為五角淺裂,最大葉為26.3厘米×25.0厘米,節間長約7.5厘米,莖粗約0.75厘米,果實充分成熟后果皮為金黃色、光滑或具有不穩定的稀網紋,瓜臍直徑約0.6厘米,果肉橙色,肉厚約3.3厘米,肉質爽脆、味甜,果實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4%~17%,果實可食率約70%;單瓜重約1.5公斤。
大棚栽培平均每667平方米(1畝)產量2177.6公斤,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6.5%;露地栽培平均每667平方米產量1758.7公斤,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4.7%。
(廣西 嚴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