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蜥是蜥蜴中的一種,俗稱四腳蛇。它在我國醫學應用上有悠久的歷史,藥名麻蛇子,具有驅風濕、滋補、健身的功效,可治腳疼、腰疼和骨疼,還可治療和預防腫瘤等疾病。由于全國養殖麻蜥極少,其干品目前每公斤價格在400元以上。活蜥蜴目前在我國南方市場很受歡迎,還有許多人把它當作寵物來養,每條批發價達8元。因此,麻蜥養殖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
特征習性
麻蜥是蜥蜴目蜥蜴科的1屬,吻較窄,吻棱不顯;頭頂大鱗對稱排列,鼓膜大而裸露,背部全為粒鱗,腹鱗比背鱗大,近方形,向腹中線呈斜行排列;肩前方兩側至腹面有一明顯的皮膚褶形成的領圍,領圍游離緣為較大的鱗片;指、趾下面被棱鱗,股腹面有股孔;尾長為體長的1.5倍以上。
麻蜥分布于亞洲、歐洲、非洲的溫帶和暖溫帶。我國麻蜥主要分布于東北、西北和華北,為草原和荒漠的典型動物,個別向東南分布到江蘇和安徽北部,但不越過長江。麻蜥棲息于海拔250~1250米的草甸、草原、河灘、山坡的亂石草叢中,以各種昆蟲和蜘蛛為食。4月末開始產卵,每次產卵2~4枚,卵徑12~14毫米。7月初至8月底幼蜥孵出,剛孵出時全長17~19毫米。
致富事例
現年29歲的女青年陶琳,出生在漢江航運家庭,2002年荊門大學畢業后,在外打工4年攢了一些錢。2006年她決定回家自己創業,先投資8萬元開辦了一個養兔場,但由于養兔防病治病等過程復雜,投入人力物力較多,效益不明顯。2008年,陶琳外出重新尋找致富項目,當她看到河北邢臺一農戶靠養殖麻蜥獲得了百萬財富,而且全國僅此一家,于是馬上決定轉行養麻蜥。
陶琳在湖北省鐘祥市城郊租賃了一塊農地搞起了麻蜴養殖,先后投資6萬元購買1萬條麻蜥種苗,圍建了一個100平方米大小的方池,開始養殖麻蜥。第一年,由于陶琳沒有掌握養殖技術,麻蜥死了不少,損失很大。第二年她開始試著堆放了兩個沙堆,在沙堆周圍還擺放花盆和盆景,平時麻蜥在沙堆上吃食,在花盆中玩耍,晚上鉆進沙堆里過夜,之后麻蜥就再也沒出現死亡了。經過幾年的發展,她摸索出了一套用黃粉蟲養殖麻蜥的方法,現在其麻蜥養殖數量已達到10多萬條,在越冬前出售了一批,賣了40多萬元,現在她年純收入已達到數十萬元。
(湖北 翔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