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發央票我發狂,鬧錢荒,債滿倉。隔夜難求,拋券最心傷。燒香哭求逆回購,幾時有?問周郎。一念頭寸就發慌,天蒼蒼,野茫茫。黑白照片,怕要掛上墻。垂死病中驚坐起,西北望,跪央行……”
6月份以來,這個段子因其通俗易懂、深入淺出地描述了“錢荒”現象,而被廣大網友在微博上瘋狂轉發。轉發者不僅有大量圈兒內交易員和媒體記者,更有越來越多圈兒外的普通民眾。
6月份以來,不論是財經類的專業報刊,還是手邊的都市類報紙,都有大篇幅關于“錢荒”的報道,圖文并茂,引人關注。
6月份以來,不論是在繁忙的交易室,還是在機場候機大廳,甚至是在街邊的水果店,都可以聽見對于“錢荒”的議論,眾說紛紜,各有道理。
……
也正是因為這次舉國關注的“錢荒”,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想起另一個在網上風行的藍精靈體:原來在那山的這邊海的那邊有一群交易員,他們Ko22+6lD/J7dx59/PcQS2ARMrXyYfqR6L3ZQCzmxNRo=可憐又聰明,他們每早盯雙邊,他們來自銀行券商保險財務和基金,他們奮戰每周市場的交易。哦可憐的收益率,哦可憐的借資金,他們齊心協力開動腦筋穩住了收益率,但是轉眼市場資金又緊張~哦可憐的交易員~
2013年6月的這一波行情,注定是會被載入史冊的。銀行間市場資金面極度緊張。雖然此前市場早有預期,但多數人都不曾料想會緊張到如此這般,隔夜回購利率最高達到了30%。
在債券市場,收益率曲線勾勒出來的那一個個圖形,猶如在“9·11”恐怖襲擊中被擊垮的世貿雙子塔,高聳入云,令人膽戰心驚。6月20日,僅僅是一夜之間,多數機構交易員手中持有的債券資產瞬間縮水。就當時的行情而言,可以說,只要你有錢買債,收益率隨你說了算。“只要你敢買,我就敢賣”,或許是不少交易員當時的心態。在債券一級發行市場上,也有不少企業被迫選擇延后發債。
也正是在那一天,膽大的交易機構開始進場。客觀地說,資金面緊張造成短端急速上行致使收益率曲線平坦甚至倒掛,都是可以理解的現象,但是資金面的緊張致使中長端收益率也急速上行,就有些不理性,甚至是瘋狂了。在基本面不變的情況下,資金面的緊張對中長端的影響應該是有限的,雖說可能造成后市資金面整體情況不如上半年,導致對資產價格的重新定價,但不應該有如此幅度的調整。
所幸,資金面沒有進一步趨緊。接下來幾天,資金面說不上寬松,隔夜利率依舊高企,但貨幣臺的同事說,沒有前幾天那么緊張和恐怖了。對于錢從何而來,坊間流傳的版本眾多,筆者在此不予置評。隨著資金面的逐漸好轉,債券市場人氣開始重新積聚,越來越多的交易機構進場,收益率應聲回落。
進入7月份,債券收益率繼續逐步下行,伴隨隔夜利率逐步恢復到理性水平,中長端收益率的回落也帶動短端收益率下探,收益率曲線重新成為一個健康的弧形。即使是在7月5日這個補繳準備金的日子,貨幣市場也依舊平穩。終于,“錢荒”的日子,我們安然度過……
在這一波行情中,個人感受最為明顯的一點是大眾媒體的廣泛參與。其實回想歷年來,銀行間市場難免經歷波動起伏,但此前的傳播圈僅限于交易員圈子內部,極少有外界大眾媒體涉足,而對于今年此番“錢荒”,很多外部的大眾媒體廣泛報道,給普通民眾帶來了一定程度的心理恐慌。由于大眾傳媒的記者對圈兒內的許多細節不甚了解,因此在報道過程中,描述的情況與事實有一定出入,甚至傳出大型機構違約的假新聞。雖然事后媒體出來辟謠并道歉,但已經有民眾開始擔心,會發生媒體所渲染的“金融危機”、“擠兌”等。
每一位經歷這一波行情的交易員,可能對此都將終身難忘。事后想來,經歷其中,還是有許多值得我們細細品味的細節,比如理性……
作者單位:杭州銀行
責任編輯:劉穎 羅邦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