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群眾文化藝術具有審美效能、宣泄效能、娛樂效能等,能夠促進人們融洽和諧、增進了解、消除隔閡,能夠對各種矛盾起到有效的調和作用。文章首先分析了群眾文化藝術在社會發展中的重要作用,其次,就如何有效地促進群眾文化藝術活動進行了詳細的探討。
關鍵詞:群眾文化;藝術;社會發展
一、前言
近年來,群眾文化藝術創作事業在各級政府、各級黨委的正確領導下,在人大、政協各位領導的關心重視和支持下,經過廣大文藝工作者的不懈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績,為傳承優秀歷史文化,繁榮文化藝術市場,弘揚經濟發展主旋律做出了應有的貢獻。創作的文藝作品,無論是數量還是藝術水準都有了很大的提升,在社會生活中,群眾文化藝術無處不在,無時不有,它是廣大人民群眾創造文化藝術、掌握文化、自我完善、自我教育、自我娛樂的藝術結晶。
二、 群眾文化藝術在社會發展中的重要作用
(一)群眾文化藝術可以對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起到重要的促進作用。我們黨在多個場合對群眾文化藝術的重要作用和戰略地位作出了新的論斷,有了新的認識。“群眾文化藝術已經日益成為綜合國力競爭的重要因素、民族創造力和凝聚力的重要源泉。實踐證明,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往往會伴隨著群眾文化藝術的繁榮興盛”。
(二)群眾文化藝術可以為社會發展營造良好氛圍。我國目前正處在一個“矛盾凸現期”和“歷史機遇期”。而群眾文化藝術具有審美效能、宣泄效能、娛樂效能等作用,能夠促進人們融洽和諧、增進了解、消除隔閡,能夠對各種矛盾起到有效的調和作用,尤其是慰問演出、文化下鄉之類的群眾文化藝術更能幫助社會弱勢群體走向和諧、緩解矛盾、釋放情緒。
(三)群眾文化藝術可以為社會發展提供智力支持。群眾文化藝術能幫助人們提高生活能力、擴大知識領域、認識社會、認識自然,是一種較為特殊的知識經驗承載體。它能提高社會的整體素養,為人民群眾開辟廣闊的學習空間,讓廣大人民群眾在輕松愉快的群眾文化藝術活動中增長才智、獲得知識,走向和諧。
(四)群眾文化藝術可以為社會發展提供精神支撐。構建和諧社會的思想基礎就是共同的信念和共同的理想。而只有不斷地整合、引導先進文化,才能幫助我們樹立共同的信念和共同的理想。眾所周知,群眾文化藝術具有整合效能和傳播效能。群眾文化藝術一直以來都具有“寓德于情”、 “寓德于樂”、 “寓德于文”、 “文以載道”的優良傳統,以其娛樂性、教育性、群眾性的特征來不斷地提升人的文化精神、豐富人的精神內涵、塑造人的靈魂、培育人的品質,讓整個社會都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振奮的精神狀態和良好的精神風貌。
三、如何有效地促進群眾文化藝術活動
(一)強化民間文藝團隊建設,豐富群眾文化生活。以省內某區文化館為例,為進一步提高團隊的表演水平,該區文化館每年都要舉辦培訓班,創新演出劇目,鼓勵團隊參與各種比賽。自去年8月份以來,該文化館每個月都會舉辦拉丁舞、書法、知識講座、鋼琴、古箏等各種不同類型的免費培訓活動豐富居民的業余生活。該區通過“政府財政劃撥一部分,企業單位籌款一部分,團隊自付一部分”的方式,累計投入資金450余萬元,利用區文化館、街道文化站等室內場館,以及吳山廣場、太廟廣場等室外場地,為群眾文藝團隊提供排練、演出場地,制定《吳山文化大舞臺匯演計劃》,鼓勵引導文藝團隊創特色、打品牌、出精品,累計開展“百團百場大匯演”500余場,成功舉辦首屆文藝團隊聯合會藝術節,為群眾提供了一系列的文化盛宴。
(二)加強群眾文化藝術創作人才隊伍建設,為保護和弘揚優秀傳統文化提供保障。大力培養群眾文化藝術創作人才,一方面積極引進專業人才,強化工作力量,建立一支高素質、具有實干精神的專業隊伍;另一方面充分利用高等院校的人才優勢和科研優勢,努力培養群眾文化藝術創作人才,讓更多的人們走進民間藝術、群眾文化藝術,發揚民族之魂。大力推進群眾文化藝術進校園工作,把群眾文化藝術作為學生素質教育的主要內容之一,通過學校教育保障群眾文化藝術的傳承和發展。另外,加強群眾文化藝術創作人才的評定工作,進一步掀起尊重和愛護群眾文化藝術創作人才,使傳統文化傳承與發展后繼有人,使民族民間文化藝術瑰寶流傳千秋。
(三)挖掘地方特色文化資源,推動群眾文化藝術創作事業多出精品,快出精品。以甘肅省寧縣為例,寧縣是一個有五十四萬人的人口大縣,有著非常深厚的文化底蘊。如先周始祖公劉曾在此地從事農業文化發展;東漢名臣、北地望族傅介子出使西域,怒斬樓蘭王,安定了西域。晉代名儒傅玄著書立說,名揚青史;唐代名相狄仁杰曾在此任過知州......這些深厚的文化資源,不僅是文藝創作的“有米之炊”,更是寧縣人認同歸屬的精神家園和溝通交流的橋梁紐帶。要加大對這些歷史傳統和文化積淀的深入挖掘和宣傳,不斷增強寧縣人的凝聚力,創作出更多、更好的具有寧縣地域特色的優秀文藝作品,最大限度地滿足廣大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促進寧縣的和諧進步,推動寧縣經濟持續提速發展。
(四)發揮資源優勢,讓群眾文化活動變得多姿多彩。應該在群眾中廣泛開展多姿多彩的文化文藝活動,豐富群眾精神生活,陶冶群眾思想情操。各級政府都應該在重要節日組織大型文藝演出活動,組織多個部門參與的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活動,給各個鄉鎮、辦事處制定文化活動目標任務,要求他們結合自身實際,積極開展豐富多彩的文藝活動。豐富多彩的文化生活,能夠在無形中大大提升廣大人民群眾的文化素養和文明素質。
參考文獻:
[1]朱忠明.淺談如何加強社區文藝團隊的建設[J].大舞臺, 2011(03).
[2]楊志杰.群眾文化是社會和諧發展的催化劑[J].中國土族, 2009(01).
[3]金永良.試論新形勢下如何開展群眾文化工作[J].科技資訊,2007(07).
(作者單位:浙江省臨海市文化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