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回族傳統裝飾元素,即自然經濟時代,主要存在于鄉土文化中的,以傳統民間文化為主要載體的裝飾元素,也即非物質文化遺產語境下的,以民間美術、工藝美術、傳統手工藝技藝、傳統建筑為主要載體的建筑元素。
關鍵詞:回族;裝飾;植物
回族在歷史的形成過程中,其人種構成比較復雜,因此其傳統裝飾元素中包含的人文思想也比較駁雜。首先,回族是一個愛美的民族,他們記錄自然界中的一切,用幾何化的形象來表現其美感,來裝點其生活。從宗教信仰來說,既受到波斯人、阿拉伯人所信仰的景教、摩尼教、祆教、瑣羅亞斯德教的影響,中亞人所信仰的伊斯蘭教的影響;又受到漢族、蒙古族信仰的佛教、道教文化的影響,還受到回族生活區域的民間文化信仰的影響。
一、以人與植物關系為主要內容的生態意識
回族的主體人群源自西亞、中亞、西域,以上地區屬于溫帶干旱氣候,水源、植物、綠地對于人的生命安全,民族的生存繁衍,國家的興衰成敗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這一樸素的價值觀深深地影響了生活在以上地區的民族的文化、思想和精神信仰,回族也不例外。他們所理解的人與自然的關系更多的是以植物為中心的生物系統,而非漢族道家哲學中思考的人與宇宙的關系,這是生活在干旱地區與易耕地區民族思想的主要差異。
植物在回族文化體系中具有至高無上的地位。《古蘭經》認為植物也像動物一樣具有生命,但是“在天上地下,唯有真主應受崇拜”,所以在回族人民的生活中并沒有形成關于植物的任何圖騰崇拜,但這并不會影響植物在他們生活中的地位。
二、一切物都有生命的泛生命意識
由于回族構成主體的復雜性,波斯人、阿拉伯人在信仰伊斯蘭教之前,還信仰過薩滿教、佛教、祆教、摩尼教、景教、瑣羅亞斯德教等宗教,這些宗教的教義都肯定萬物的生命價值。伊斯蘭化之后,回族人民相信一切物,包含動物、植物都有生命,這些物都贊頌過安拉,因此它們都應該得到安拉的庇護。從裝飾母題、裝飾圖式二方面來論證這一問題。
(一)回族裝飾母題中的泛生命意識
回族裝飾母題中的泛生命意識體現在裝飾母題上就是大量植物紋飾的流行?;刈鍌鹘y裝飾對植物紋飾表現出特殊的喜好。這些紋飾或者作為主體紋樣用于裝飾器物的表面、墻面,或者作為帶形紋飾用于裝飾墻壁的四周或器物的四周?;刈灞容^喜歡使用的植物母題有油橄欖、椰棗、葡萄以及其他果實、苜蓿、香草、石榴。因為他們認為這些植物中包含著神的跡象。
(二)回族裝飾圖式中的泛生命意識
回族裝飾圖式中的泛生命意識體現在裝飾圖式上就是對大量由植物紋樣提煉的、具有顯著象征寓意的幾何紋樣以及植物紋樣的熱衷,而這些圖式化、組合性的植物紋飾往往具有顯著的象征寓意。回族傳統裝飾圖式比較豐富,比較有名的有忍冬紋、蓮花紋。
三、抽象、隱喻、含蓄的象征精神
回族信仰的伊斯蘭教是堅定、純粹的一神教,信徒要絕對信奉真主安拉,不可信奉除真主以外的任何植物、動物和神靈。信仰伊斯蘭教的回族遵從穆罕默德的教誨,在平時的生產生活中不使用一切具象的形象?!罢嬷魇仟氁坏闹髟?,贊頌真主,超絕萬物,他絕無子嗣,天地萬物只是他的。真主足為見證。”“真主,除他外,絕無應受崇拜的;他是永生不滅的,是維護萬物的?!闭嬷鳠o形無象,因此從教義、儀式到器物,伊斯蘭教都反對一切偶像崇拜,反對除植物之外的一切具象形式的形象,因為他認為具象形象容易讓信徒“迷誤”,“你把偶像當作主宰嗎?據我看來,你和你的宗族,的確在明顯的迷誤中。”
(一)《古蘭經》中的“跡象”
《古蘭經》在多處提到跡象,這些跡象都是真主箴言的象征?!疤斓氐膭撛?,晝夜的輪流,利人航海的船舶,真主從云中降下雨水,借它而使已死的大地復生,并在大地上散布各種動物,與風向的改變,天地間受制的云,對於能了解的人看來,此中確有許多跡象?!臂E象即象征。不僅《古蘭經》中充滿了象征,而且記載《古蘭經》的阿拉伯文也成為承載圣意的象征,由于伊斯蘭教排斥具象形象,以至于阿拉伯文在一定程度上成為缺席的真主安拉具象形象的象征。因此,回族民族在裝飾中尤其喜好用阿拉伯文的古蘭經來裝飾器物或墻壁周邊。
(二)植物紋樣的象征性
回族傳統裝飾中很少寫實性的植物形象,這種拒絕偶像的做法與孔雀王朝時期的佛教對于佛陀形象表現的限制性要求具有類似的特征。從紋樣形態上來說,回族傳統裝飾紋樣多是由現實生活中的植物形態經過簡化、提煉、美化等程序而完成;從表現意蘊上來說,多是具有象征性的花卉、瓜果等植物。
(三)風景紋樣的象征性
《古蘭經》對自然美的態度與漢民族“比德說”有著相近的理論基礎?!豆盘m經》特別重視引導信徒體會自然風景中蘊含的跡象,“他(真主)為你們而制服了晝夜和日月,群星都是因他的意旨而被制服的;對于能理解的民眾,此中確有許多跡象?!蔽簳x時期,宗炳在《畫山水序》中言“圣人含道映物,賢者澄懷味象。至于山,水質而趣靈?!?,“山水以形媚道,而仁者樂。”可見,在自然美的認知方面,《古蘭經》的“圣跡說”與漢民族的“比德說”是非常接近的。
回族傳統裝飾元素中包含的人文思想既有與其他民族思想的共識部分,又有自身民族思想的特質。以人與植物關系為主要內容的生態意識和一切物都有生命的泛生命意識在回族傳統裝飾元素中有豐富的體現。
四、結語
回族人民受伊斯蘭文化的影響,禁止對有生命的人或動物形象的具象描繪,這從某種程度上促進了該民族對于抽象的,具有象征意義的裝飾圖案的追求,從而導致傳統裝飾在回族人民的日常生活中有豐富的體現。
參考文獻:
[1]馬堅譯.古蘭經[M].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6.
[2]張曉霞.來自異域的葡萄紋[J].蘇州大學學報,2007(10).
(作者單位:新疆師范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