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由于受各方面因素的影響,學生的心理障礙已經成為困擾廣大一線教師的問題之一。如何有針對性的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特別是作為班主任做好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具有重要作用。作為班主任,應根據學生的個性心理特征,通過不同方式的心理教育,啟發、幫助、指導他們克服與消除各種弱點,培養良好的心理品質,促使其身心和諧、健康的發展。下面就幾種比較典型的學生心理障礙談談對其采取的教育方法。
一、嫉妒心理的教育
嫉妒心是學生中普遍存在的一種心理,嫉妒心如果引導得法,就會激發學生積極向上。如果不能適度控制,也會走向反面。嫉妒心理一般表現為心胸狹隘,尤其喜歡猜疑,貶低別人,有的制造惡作劇,同學關系緊張,心理處于壓抑狀態,對于這種心態的學生,一是要培養學生良好的心態,利用一切機會啟發,誘導學生學會理解,體諒別人,心胸要開闊,不要為小事而斤斤計較;二是尋找自己的優勢,人無完人,要引導學生在向別人學習的同時,要發現自己的長處,努力發揮自己的潛能與優勢,各顯其能,各有所長,同樣會受到大家的好評;三是鼓勵積極超越,使學生建立自信心,分析自己的不是,學習和借鑒別人對自己有用的東西,不斷提高自己。
二、自卑心理的教育
在當前,有自卑心理的學生占有一定比例。具有自卑心理的學生大多為家庭狀況不好,或者相貌上有一定缺陷的學生,還有一部分是長期得不到教師的關注,他們逐漸對自己失去信心。這部分學生總覺得世道對自己不公,其表現出為難情緒,沮喪,萎靡不振,不思進取,對什么都不感興趣,甚至出現破罐子破摔的現象。對這種心態的學生,首先要讓他們感受到來自教師和同學的關愛,讓他們多和同學交往。教師在教學活動中要創造良好地教學氛圍,提供更多的機會給這些學生,教師要善于發現他們身上的閃光點,要想方設法喚起他們的激情,同時,設計一些有趣的活動內容讓他們參加,使他們在活動中感到好玩,找到自信。同時,還可創設一些活動,并給與他們機會,使他們感到成功的喜悅,并在成功中樹立信心,感到我并不比別人差。
三、執拗心理的教育
執拗心理是很典型的個性心理特征,往往固執己見、任性、自負、愛逞強。對于這種心態的學生,切不可采取強制高壓手段,這樣會傷害到學生的自尊心,進而導致逆反心理。教師針對這種學生,要多接觸他們,要多和他們溝通、了解,熟悉他們的心理變化,并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給機會讓學生參加層次比較高的有關競賽活動,使其暴露自己的不足,認識到人上有人,天外有天,從而減少盲目的自信。另一方面,教師要善于在不挫傷他們自信心的同時,給他們多增加學習的難度,多給他們一些挑戰自我的機會,讓他們感受到學習的艱難,認識到自我的不足。從而使他們克服那種盲目自大的心理。同時,我們還要堅持不懈改變教學方式,多讓學生在合作中學習,多和同學交流探討,構建一些融洽的師生、生生關系,培養他們的與人合作的意識,使他們認識到光靠個人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從而受到良好的教育。
四、急躁心理的教育
有急躁心理的學生往往遇事心情急躁,坐立不安,愛發脾氣,說話聲音大,沖動,發怒,摔打東西,情緒波動大,有的甚至發生過激行為。對于這種學生,老師要有耐心,正面疏導。一是采取目標轉移法,當碰到自己不順心的事時,要多想想自己高興而愉快的事或者找別人談談天,說說地,或者參加一些娛樂活動等;二是采取溝通法,當與同學或者其他人發生矛盾時,暫時避一避,隔一定時間后,選擇時機進行溝通,問題自然解決了;三是采取理智思考法,若遇到不順心的事或者受到挫折時,先冷靜控制好自己的情緒,再通過理智的思考,總結一下經驗教訓,找出解決問題的辦法,一般采取這些方法,能提高學生的控制能力,使急躁,沖動心理得到改善。
五、膽怯心理的教育
有膽怯心理的學生會出現膽小怕事、怕冒風險、瞻前顧后、優柔寡斷、容易緊張等。膽怯心理往往和自卑心理結合在一起。在平時的工作中,教師除了采取一些必要的手段,讓他們克服自卑心理外,還應該結合他們的心理特點,有針對性的進行心理疏導,使他們敢于說話,善于說話。在平時的教學中,教師應該盡量多關注這些學生,多給他們發言的機會。如在學生合作學習中,要注意角色分配上照顧這些學生;在班干部的任命上,多讓他們鍛煉;主題班會的即興發言,可以讓他們站在臺上說話,哪怕是三言兩語,也鍛煉了說話的勇氣;開辯論會,給他一個辯論題,操作課讓他先做,讓他多參加一起激烈的比賽等。這樣就可以逐步消除他們膽怯、怕丑、怕失敗的心理障礙。
六、依賴心理的教育
獨生子女在學生中占絕大多數,由于家庭、社會、教育方式不妥等方面的影響,學生的依賴心理比較嚴重,其表現為脆弱、自制力差、自理能力差,什么事都是以等、靠、看,而無主動性,怕吃苦,有的甚至什么也不會。針對這種現象,老師要結合學生實際,一是開展主題活動,在老師的指導下,自己擬定活動方案,包括活動目的、意義、內容、措施以及所要達到的目標;二是多開展社會實踐活動,包括社會調查、參觀學習、遠足、野炊等;三是加強體育鍛煉,培養克服困難,努力拼搏等優良品質。
總而言之,學生心理問題是班主任工作的主要問題之一,在平時的班級工作中,教師要適時適度的進行心里健康教育,要采取多種方式,充分利用多種形式,針對不同的學生,采取不同的方式,做好學生的心里健康教育工作。
(作者簡介:曹玉琴,女,大學,甘肅省山丹縣清泉鎮中心小學教師,小學高級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