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醫學教學方式的不斷創新,尤其是在解剖學實驗教學中,從教學目標以及學生的實驗要求和個性發展出發,突出整體的教學效果,教學雙方圍繞課程教學、實驗教學的目標展開各項教學活動,能起到良好的實驗效果。并且對于學生在解剖學中學到更多的知識和能力提供廣闊的平臺。本文將圍繞解剖學實驗教學中目標教學的概念和運用的重要性進行分析,進而從多方面探討目標教學在解剖學實驗教學中的具體應用。
關鍵詞:目標教學;解剖學;實驗教學;應用
解剖學實驗教學作為人體解剖學的一個重要課題,對于學生掌握正確的身體形態和教學控制等多方面有著很大的作用,是熟悉正常人體解剖操作的必要程序。因此,在解剖學課堂教學中突出對目標教學的應用,從多方面進行教學手段的創新,從各個環節掌握解剖學實驗教學的關鍵點,都能起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一、簡述目標教學的相關含義及在解剖學實驗教學中的作用
(一)具體含義的把握
目標教學作為一種鮮明的教學手段,主要是追求以學生的個性發展和具體的目標實驗為目的,在教學過程中通過具體的實現手段,圍繞學生對實驗教學的具體應用方式,想要掌握的知識要點、行動導向等多方面形成整體的教學引導,讓學生在課堂中通過具體目標的實現,在熟悉實驗教學每一個環節的基礎上,采用知識、能力、方法、探究、討論、目標完成的方式,更好的推動目標教學的整體發展。尤其是在當前有些學生對于解剖實驗教學的恐懼和害怕,就會存在不同程度的教學誤區,因此,要從更多的目標管理中,尋求到更多的知識結合點,形成整體能力的拓寬模式。
(二)應用效果的綜合作用
通過目標教學的應用,尤其是在實驗教學解剖操作的具體應用中,通過將知識、理解、分析、操作應用等不同的層面進行細化,可以避免在解剖學實驗學教學中造成一定的盲目性和隨意性,減少中間環節的影響,通過鮮明的教學指導和目標實現,創新教學方法和具體的規范操作,形成目標明確、內容清晰、重點突出、質量監控實現的有效途徑,并且對于學生正確認知身體的每一個部位,辨認人體的每一個器官形態等多方面有著很大的作用。在實際的教學中,可以通過目標教學的管理,實現量化考核,做到教學理論與實驗教學的有機統一,有效的實現知識鞏固與技能強化的結合,更好的實現解剖學基礎學科與臨床教學的知識遷移等。
二、探討目標教學在解剖學實驗教學中的具體應用
(一)具體目標的細化運用
在目標教學的方法應用中,要圍繞解剖學實驗教學的具體內容,對課程需要的環節展開仔細的研究,對實驗目標、教學方法、觀察繪圖、結果分析等形成系統化的知識構成,尤其是在通過臨床教學的具體運用,緊密結合臨床的教學特點和要求,認真觀察標本、模型以及活體性的標志,細化教學過程中的結果分析以及不同形式的理論強化等,提高教學的整體教學質量,實驗解剖學教學發展的需要。
(二)改演示實驗為師生共同完成或學生分組實驗
實驗在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方面,有其得天獨厚的條件,教學中必須鼓勵和引導學生獨立思考,勇于提出自己的見解,充分發揮每個學生創造性的潛在能力。每個問題的提出及整個教學過程,都必須是再現式思維和創造思維有機結合,盡可能的把教學過程設計成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創造模式,著力營造“情感共鳴溝通,信息反饋暢通,思維流暢,創造精神涌動”的最佳意境。學生應能自己找出實驗的原理,設計實驗方案,討論實驗方案并選擇實驗儀器。具體做法可將一些演示實驗改為師生合作實驗或學生分組實驗。學生在整個實驗過程中經歷與科學家相似的探究過程,親自參加了化學問題的提出、假設、實驗及問題的驗證解決等活動過程。學生對實驗過程的敏銳觀察,豐富想象,有效類比的周密思考的基礎上通過學生的主動探究而形成的,既達到了開拓思維,交流合作的目的,又使學生的知識和能力在實驗中得到加強、訓練,充分體現了科學探究的樂趣,領悟了科學的思想和精神。
(三)探究實驗教學的應用
在教學過程中,采用探究式的教學方式,形成具體的實驗方案,并結合學生的個性化要求與整體需要,通過開放式實驗教學、輪流實驗教學等多種方式,形成學生互相幫助、團結合作的探究式實驗教學,教師負責具體的指導和綜合評價,讓學生對解剖學實驗的綜合應用有一定的探究管理,并對實驗結果進行評估、分析、指導等,構建系統化的理論管理與實驗教學研究。
三、結語
目標教學作為一種有效的教學方式,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要圍繞學生對實驗教學的綜合應用,突出對綜合實踐實驗能力的培養,細化每一個實驗教學的目標,提高綜合實驗處理能力,通過現代化的教學手段,突出目標管理教學的綜合應用,采取有效的教學模式,能收到很好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魏 德,陶發勝,朱慧卿.目標教學法在解剖學實驗教學中的應用衛生[J].職業教育,2005(05).
[2]謝滿金.探究性學習在初中化學實驗教學中的運用[J].實驗教學與儀器,2011(S1).
[3]任 鵬.探究性實驗中培養學生的創造力[J].學苑教育,2011(05).
(作者單位:安康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