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現階段,高職藝術設計教育蓬勃發展,相應的教育教學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整體上未得到本質的改變,基于工作過程的高職教育模式對于提高高職教育質量效果顯著。本文就基于工作過程的高職藝術設計專業課程體系的構建思路和實施途徑兩個方面進行了深入探討,以此來提升高職藝術設計專業的教育教學質量。
關鍵詞:工作過程;高職藝術設計;課程體系;構建
隨著我國高職教育的蓬勃發展,基于工作過程的高職教育理念這種教育模式的推廣和實施成為了多數高職院校改革發展的重點和突出問題,其中又以課程體系的構建和實施為改革核心。所謂“基于工作過程”,主要是從實際工作崗位的典型工作任務出發,以培養企業行業中所需的知識、技能、素質為目標,以實踐為主要學習過程,在完成具體工作任務的過程中掌握所需知識的一種全新高職教育模式?;诠ぷ鬟^程的高職藝術設計專業課程體系的構建思路大致為:以真實職業崗位工作流程為依據,針對具體工作環節來選擇和安排課程內容。在基于工作過程這一先進教育理念的指導下,對具體課程內容進行明確選擇和定位;要根據真實工作崗位的實際工作流程和不同設計崗位的任職需求,對已確定的課程內容進行合理序化;對不同課程的教學內容進行創新性改革和模塊化整合。課程體系的構建應體現如下幾個特征。
(1)分析職業崗位群的特征,明確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的針對性和專業特色。高職藝術設計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應該建立在對就業崗位廣泛調研的基礎之上,根據行業發展對設計人才的具體要求,深入剖析具體工作崗位所需要的知識、技能和素養,通過召開企業行業專家研討會,共同探討分析藝術設計專業工作崗位群的不同面向,進一步歸納總結,明確不同專業課程的行業取向,建立“應用型”、“多維型”、“立體化”的人才培養方案,對學生進行適合崗位群特征的定向培養,使之在畢業后可以勝任本行業需求。
(2)課程開發有企業參與,課程標準的制定以職業為導向。高水平、高質量的課程體系構建必須有地方企業行業人員的共同參與,在保證課程內容與專業人才培養目標相吻合的基礎上,以職業為導向,來制定出具體課程的課程標準、課程任務和要求,來安排課程開設時間和前后順序等內容。
(3)課程內容體現工作過程的針對性、職業性和技能性,強調課程之間的聯系和模塊化整合。在高職藝術設計專業課程體系中,多門課程的內容不應該是平行關系,而應該相互支撐相互交叉融合,教學內容的取舍應根據行業發展的需要和實際工作崗位的不同需求,按照“理論夠用、實踐為主”的原則,以真實工作流程為依據來進行,要求理論課與實踐課相互融合,基礎課與專業課相銜接,必修課與選修課相補充,真正確保課程內容的針對性、職業性和技能性,以此來加強課程體系的完整性。
(4)課程體系的序化基于工作過程。教學內容的整合和序化應依據真實工作流程來組織,同時注重學生可持續發展的需求。藝術設計專業的學生,是能夠在一線從事設計和制作的專門型應用型人才,根據不同工作崗位的具體能力要求,在序化課程體系過程中,課程安排不僅要滿足由淺到深、由易到難的原則,要符合學科特點和學生的認知規律,還要對應實際工作流程來安排相應課程的開設順序和課時。
基于工作過程課程體系的構建需要緊跟時代步伐,不斷發展更新。課程體系構建的目的是為了提高高職藝術設計教學質量,其在實施的過程中也應該深入改革。
(1)校園與企業聯姻,多形式的推行“工學結合”。工學結合是一種將教育活動和生產活動相結合的高效的教育模式,不僅強調理論知識教學與實踐工作相結合,同時強調教育部門、教育院校與產業、企業相結合,其核心是讓學生盡可能在真實職業環境中去主動學習。這一模式中有很多環節,課程體系是學校、企業、教師、學生之間的橋梁。校園與企業聯姻,多形式的推行工學結合,是保障課程體系實施的前提,也是檢驗和完善課程體系的最佳途徑。
(2)積極推行行業感知教育。對于剛進入大學校園的學生而言,行業感知是一種激勵教育,尤其適合高職藝術設計專業,這一環節應放在學生剛入校時進行,其最大的優點是讓學生第一時間零距離感受到自己以后可能的工作環境和工作成果。
(3)深度開展項目教學。在高職藝術設計專業傳統的課堂上,如何將多門課程聯系起來,如何將課堂與工作崗位聯系起來,一系列的問題都是實施課程體系的阻礙。項目教學是將課程內容分解為一個一個任務,這些任務是結合具體工作崗位而設計的,任務由易到難,由簡單到復雜,任務是具體工作崗位和實際設計流程的系統呈現,任務確定后教師將具體任務布置給學生,由學生和教師共同來完成,達到教師的教、學生的學與工作崗位的設計流程緊密聯系起來。
(4)提升教師的行業素質和實踐能力。隨著高職教育和藝術設計行業的不斷發展,對藝術設計專業教師提出了更高要求。高職藝術設計教師不僅僅應具備多學科的綜合知識、科學的設計理念、超前的設計思維等專業知識,還應該不斷學習更新教學觀念,深入企業進行調研,對本行業職業崗位進行深度分析,把握行業最新動態和發展方向,不斷提升個人的行業素質。教師應不斷深入行業一線參與具體設計、施工等任務,多渠道多途徑來提高自身的實踐能力。教師可以通過課外參與企業設計活動、深入企業繼續學習、外出培訓、請教技術型的專家老板、到企業中兼職鍛煉或者積極參與社會設計實踐等途徑來提升個人的行業素質和實踐能力。
參考文獻:
[1]姜大源.職業教育學研究新論[M].北京:科學教育出版社,2007.
[2]吳英杰.《高等職業教育課程改革探析》[J] .中國商界,2010(5).
[3]熊發平.《工學結合的高職課程與教學內容體系構建芻論》 [J] .重慶城市管理職業學院學報, 2010(12).
(作者單位:濟源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