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國的藝術教育在整個基礎教育中是最薄弱的環節之一,藝術教育為應試教育服務極大的影響了學校藝術教育的健康發展。因此,培養學生的健康審美觀念和審美教育尤為重要。
關鍵詞:新時期;素質教育;審美
素質教育是人在生理的前提下通過環境影響和教育訓練所獲得之內在的、相對穩定的、長期發揮作用的身心特征及其基本的品質結構。它是以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提高國民思想道德、科學文化、勞動技術、身體心理素質為宗旨的基礎教育。
一、新時期學校素質教育的特點
藝術教育是一種通識教育,其特征在于審美育人,就藝術教育的廣義而言,其教育的整體過程不是從一個學科的專業角度去展開的,而是以其特有的人文關懷貼近人生,提高素養,促進人生命過程的平衡和豐富;促進人格、情感體驗不斷走向完善;其次,藝術教育所具有的跨學科的性質和交叉聯系,受益的不僅僅是被關注的相關學科本身,而在更大程度上促進并提升了教育的整體價值和意義。藝術教育作為我國國民基礎教育不可或缺的內容,它對于全面提升國民藝術素養,并最終提高國民素質具有不可低估的基礎性作用。素質教育的特點可以歸納為:
(1)基礎性
素質教育是以提高民族基本素質為宗旨的教育,而提高民族基本素質最重要的階段是基礎教育,因此,人們總把素質教育的實施范疇局限于基礎教育領域。
基礎階段的素質教育同其它階段一樣,不僅注重學生現在的一般發展,而且注重學生未來發展的潛力。素質教育不僅要教會學生基礎文化知識和基本技能,而且要進行學習方法的教育,使學生在掌握基礎知識的前提下,不僅愿學而且會學,培養他們終身學習的能力,達到“教的目的就是為了不教”。
(2)全體性與全面性
素質教育與“應試教育”的很大不同,在于它的全體性和全面性。“應試教育”在各種考試、分數的壓力下,教師關注的是“高分生”,卻忽略了大多數學生,尤其是所謂的“學習差”和“品德差”的“雙差生”。這就違背了“教育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則和義務教育的宗旨。
而素質教育則不同,它面向全體學生,(包括有差異在內的所有學生),培養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文化科學素質、勞動技能素質、審美素質和身體心理素質的全面、健康、可持續的發展。
(3)適應性
本世紀末和下世紀初,我國要全面實現第二步戰略目標,并向第三步戰略目標邁進,完成這樣的目標,需要大批的人才。而這些人才的培養,都是通過素質教育實現的。因此素質教育要全面適應現代化建設對各類人才培養的需要,適應融入世界經濟中的挑戰,適應激烈的國際競爭、經濟競爭、綜合國力的競爭和科學技術的競爭,促進經濟建設與社會發展,全面實現我國的建設戰略目標。
(4)素質性
素質教育是以全面提高受教育者的基本素質為根本目的。這里所說的基本素質是指人的思想素質、政治素質、道德素質、知識素質、創造素質、審美素質、勞動素質、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等九個方面的素質(談素質教育的現實內涵及其基本特征)。這九個素質可以概括為心理素質、自然素質(身體素質)和社會素質(思想素質、政治素質、道德素質、知識素質、創造素質、審美素質、勞動素質)三類。素質教育的目的就是通過內化,即將外部的東西轉化為內部的東西的過程,把這三類素質轉化為主體自我要求素質。
素質教育的提出,是對基礎教育中存在的“應試教育”、“片面追求升學率”、“高分低能”等問題的反思,根本在于提高教育教學的效益和效率,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為中華民族的振興提供各級各類、不同層次的高素質人才,是我國當代教育的發展過程的必然。
二、新時期學校藝術教育回顧
當今社會,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和經濟迅速發展的形式下,人們的思想意識、道德觀念、價值觀念受到強烈的沖擊,傳統的德育難以適應迅速發展的社會形勢需要,在某方面藝術教育恰好能彌補傳統德育的不足。
(1)藝術采用人們樂于接受的形式,因而能收到更好的效果。
藝術教育代替德育中抽象的語言用形象的圖像等表示出來,使抽象道理用形象化教育手段所代替,從而有效地喚起教育者的同步感受,其形象的形式也能提高受教育者的接受,從而提高道德素質的效果。
(2)利用藝術的形象性,提高受教育者的思想素質。
藝術用活生生的、具體可感的形象來反映世界的本質規律。藝術美是以其具體、可感的藝術形象來反映生活、傳達情感的,如一幅畫、一首歌曲、一組舞蹈等,都是用鮮明生動,具體可感的藝術形象再現人們眼前,從而被人們的五官直接接受,使人賞心悅目,起到潛移默化的教育效果,從而能激發欣賞者從感官向行為轉化,從而采取實際行動。
藝術教育可以培養人對對象的觀察能力,自由的聯想、想象能力,對事物的比例關系、透視關系、作品形式等進行分析、綜合能力;可以培養人行為的計劃性、準確性、靈活性和復雜的技能技巧,隨著人在整個藝術活動中審美情感的提高,使人的審美素質不斷提高。
綜上所述,培養學生的健康的審美觀念和審美能力,陶冶其道德情操,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美育具有其它學科所不能替代的重要作用。從某種意義上講,作為普通教育一部分的藝術教育是美育的主要內容和途徑,藝術教育是審美教育的重要的實現方式之一,它不僅可以培養學生健全的思想素質,還可以全面提升學生的審美素質、藝術素質、情感素質,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參考文獻:
[1]楊鑫銓.以人為本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M].長沙: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04.
[2]周永昌.淺談新時期如何加強大學生素質教育[J].科技創新導報,2008.
(作者單位:西華師范大學美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