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章探討了群眾文學創作與精神文明關系,主要包括:群眾文學創作是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群眾文學創作是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素材來源。
關鍵詞:群眾文學創作;精神文明建設;關系
精神文明建設和物質文明建設是兩條平行社會活動線。精神文明建設是一個泛指的定義。是指營造和諧的社會環境,倡導良好的社會風尚,提倡高尚的道德情操。在群眾文學創作中,人民群眾以強烈的文化追求,用質樸本真和充滿活力的文化樣式,抒發感情,寄托審美訴求和文化理想,獲得精神滿足和文化認同。可以說沒有群眾文化的深厚基礎,就沒有經典文化的座座高峰。顯然,群眾文學創作所展現出來的對于基層文化事業的繁榮,對于普通群眾文化素質的提升,對于基層群眾參與文化事業熱情的激發,都是與精神文明建設的實質相吻合,因此,群眾文學創作與精神文明建設之間的聯系可謂是非常緊密。而正是因為這種緊密的關系,我們更需要進一步深入的挖掘二者之間的關系,這樣才能為群眾文學創作提供更為清晰的指導思路,同時也為精神文明建設在新時期健康發展提供更為豐富的素材。
一、探討群眾文學創作與精神文明關系的意義
胡錦濤同志指出,“文藝歷來是陶冶人們道德情操、抒發人類美好理想、豐富人們藝術享受、推動社會發展進步的一個重要領域。一部人類社會發展史,是人類生命繁衍、財富創造的物質文明發展史,更是人類文化積累、文明傳承的精神文明發展史。人類社會每一次躍進,人類文明每一次升華,無不鐫刻著文化進步的烙印。”群眾文學作為整個社會文學創作中的一支奇葩,一直在深刻而全面的影響著人類社會文明的發展,促進了文化的繁榮。精神文明建設,又是我們新時期社會發展的重要動力,對于全民綜合素質的提高,營造和諧社會有著不可替代的意義。我們將二者緊密聯系起來,深入的探討二者之間的關系,對于進一步促進群眾文學創作乃至我國的文學事業發展,以及深入的發展精神文明建設都具有不可替代的意義。
二、群眾文學創作與精神文明之間的關系分析
(一)群眾文學創作是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
社會主義不僅要實現經濟繁榮,而且要實現社會的全面進步。堅持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是我們的基本方針。我黨一貫重視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發展,重視思想、道德和教育、科學、文化的建設。這是促進經濟和社會全面進步的重要保證,也是任何時候都不能動搖的。在各個階段的精神文明建設中,國家都明確提出了關于文化工作的重要性。而群眾文學又是國家文化工作的重要構成部分,因此,群眾文學,實際上就是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尤其是群眾文學創作的主要群體就是千千萬萬的基層人民群眾,他們代表著全國最廣大的階層。因此,群眾文學創作必然是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且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
(二)群眾文學創作是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素材來源
群眾文學創作,是我國文化事業的基礎,也是文化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群眾發自內心的,喜聞樂見的,而且是源于生產,服務于生產的一種特殊表達形式,是人民群眾從對文學作品的客觀欣賞轉向文學作品主觀實踐的過程。通過這種過程,廣大人民群眾可以不僅可以豐富自身的業余文化生活,還可以推動生活品質的進一步提高。精神文化產品是核心價值體系的重要載體,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人們的思想觀念、價值判斷和道德情操。要堅持以文化人,善于運用各種文化形式來表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深刻內涵和精神實質,組織生產更多倡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優秀文藝作品,讓人們在美的享受中受到鼓舞、得到啟迪。那么這里所提到的優秀的文藝作品之中很多都是群眾文學作品,而且大部分深受廣大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作品都是群眾文學作品。因為,群眾文學作品的創作背景與基層人民群眾的生產生活緊密相連,有著共同的精神訴求和價值觀,更能引起基層人民群眾的共鳴。
三、結語
總之,群眾文學創作基于社會,基于千萬勞動人民的生產生活;精神文明建設,是基于馬列主義,基于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現實國情。群眾文學創作與精神文建設都是思想的,精神的,它具有深遠的社會意義。因此,我們抓精神文明建設,就要抓群眾文學創作;同時,搞群眾文學創作,不能脫離精神文明建設,二者相輔相成,互為基礎。當然,發展群眾文學創作,就要發展群眾文學創作隊伍,調動群眾文學創作的積極性,發掘文學創作的潛力,讓文學創作在社會的前行中起到他應有的推動作用,這不是小事。為此,各行各業都要緊密配合群眾文學創作事業,使其更好的與精神文明建設同步發展,更好的融入到精神文明建設工作中去。當然,精神文明建設也要有機的將群眾文學創作融入進來。這樣才能使我國的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更加完善,更好的服務于社會發展。
參考文獻:
[1] 羅欣榮. 群眾文藝創作要姓“群”[J].南方論刊,2010(8).
[2] 程亞峰,楊文喜. 做好基層群眾文化建設工作促進社會和諧發展[J].才智,2008(6).
[3] 鄭 平. 淺析群眾文化促進社會和諧發展[J].東西南北(教育觀察),2011(9).
(作者單位:寧波市文化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