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寫生,是訓練造型能力的一種很好的方式。寫生形象較為客觀地反映了寫生對象,但寫生形象卻不能直接適應于動畫作品,它必須加以提煉、簡化,才能達到動畫作品所要求的標準。本文從素描基礎課中對人物寫生的形象轉換進行探討,為兩者之間漸進式的轉換打下基礎。
關鍵詞:動畫造型;數字藝術;素描
素描,作為藝術類學生的一門專業課同時也是必修基礎課程,它是學生對物體形象的一種直接描繪和造型能力的把握。同時,對物寫生更是訓練造型能力的一種很好的方式。對于我院數字藝術設計專業的學生,按照課程教學大綱我們在大學第一學年安排素描基礎課。針對專業特點,我們如何有效的開展素描教學課程,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以及與以后專業的相結合,成為目前很重要的一個任務。無論是學生以后就業或者是學校以后申報動畫專業,這都為后續課程的進行和開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作為藝術設計專業的學生,素描作為考入大學前的考試科目。學生已經掌握了基本的方法和技巧,有了一定的造型能力。但隨著專業方向的劃分,我們就不能還按照原來的套路來進行。要使學生做有意識的嘗試,去突破并達到既定的要求。它要求相鄰部分的造型特征是近似的,不能脫離原有對象的特征。而變到最后,兩極卻是截然不同的,但轉換后的對象又具有原有對象的特征。
我們對照課堂教學,來闡釋從寫生形象到動畫造型創造漸進式轉換的方法。我們選取一名大眼睛、輪廓清晰的學生作為寫生對象,使學生在描繪對象的時候進行有意識的夸張和再創造,使其最后成為動漫設計所需求的造型。首先,我們應抓住模特眼睛大、側面臉部輪廓平直以及發型的外部特征,運用夸張、變形的表現手法,重點突出人物的外部特征,一步步的將寫實人物造型趣味化、符號化,最后得出的人物形象是,既生動有趣又具有原有對象的簡潔造型特征。具體的方法,我們可以參照如下:
1、用線描的方法如實的表現對象。在此,不僅要充分反映對象的外部特征,如頭部造型,手、足、衣服等,還要能夠反映出對象的內在性格特征。
2、在對對象的外型及內在性格特征有了充分了解的基礎上,對人物形象所傳達出的特征進行適度夸張,使其結構與形象更為直接,即寬的更寬,細的更細,大的更大。
3、對對象所提供的信息和趨勢進一步加大夸張的力度,使其更加典型化。夸張的部位不能僅僅停留在局部,如頭部,而要對對象進行整體的、統一的觀察,找出最具特點的部位。頭、手、足等都有可能成為這一形象的亮點。
4、在形象的基本特征較為明確的基礎上,充分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進一步進行自由夸張、變形,將其描繪成一個典型的動畫形象。
從以上訓練的方法我們可以看到,從最初的形象到最后呈現給我們的中間發生了很大的改變。但對象的基本特征卻沒有變,我們只是對他進行高度的概括和適度的夸張,使其形象簡潔并富有趣味化以此達到了我們動畫創作的目的。
另外通過上面的實例我們可以看到,在確定繪制之前我們要先觀察,第一時間去把握對象的形象特征以及內心世界,然后逐個的按照自己假定的形象進行創作。對于創作階段我們也可以分解完成,以相應的主題方式來描繪和訓練。例如我們可以選取對象的頭部、身體、四肢等進行專門化的訓練,使學生在這個過程中去體會和感悟這樣有意識的再創造和原先中規中矩的描繪對象特征不一樣的地方在哪里以及為什么要這樣去夸張和表現。經過這樣分解的訓練之后,我們再統一的像機器一樣對其進行組裝調配,那么學生的意識就會潛移默化的被改變,也完成了寫生對象到動畫造型的轉換。
由人物原型經過夸張、變形成為動畫形象訓練十分重要。任何生動的動畫形象都來源于生活,是對生活形象有著深刻體會的典型化處理結果。從寫生形象到動畫造型的轉換是一個漸進式的過程,也是學生創作思維轉變的過程。如何使學生打破常規,去挖掘創作我們生活中的藝術元素,那么對于目前我們的素描基礎課程,我們就要有意識地進行嘗試和改革。對于我們學院目前的實際狀況,從基礎做起就尤為重要。讓學生在大一學年分方向之后就結合自己的專業要求開始培養這種創作意識和思維,使所學內容和專業特點有機的結合起來。
伴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技術革新也日新月異。動漫設計已經成為我國文化產業當中很重要的組成部分。無論是在人才培養方面還是學校未來的發展,這已經成為一種發展趨勢。從我院未來的學科建設方面來看,動畫設計專業已是未來專業申報和開設的一個方向。從我們目前的數字藝術專業著手,致力于打好基礎,實現從數字藝術到動漫設計的轉型,其意義深遠!
參考文獻:
[1]陳孟昕.動畫造型[M].武漢:武漢理工大學出版社,2005.
[2]姚光華.動畫分鏡頭臺本設計[M].上海: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2006.
[3]傅正義.電影電視剪輯學[M].北京: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2007.
(作者單位:湖北科技學院藝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