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形式美的法則是人類在創造美的形式、美的過程中對美的形式規律的經驗總結和抽象概括。主要包括:對稱均衡、單純齊一、調和對比、比例、節奏韻律和多樣統一。這些法則對后世的設計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平面設計離不開形式美的法則和規律。文章旨在從形式美的諸多法則中選取具有代表性的法則,分析和探討它們在平面設計中的應用與可借鑒之處。
關鍵字:形式美;平面設計;對比統一;對稱均衡
形式美的法則是人類在創造美的形式、美的過程中對美的形式規律的經驗總結和抽象概括。主要包括:對稱均衡、單純齊一、調和對比、比例、節奏韻律和多樣統一。平面設計是指按照一定的規則將不同的基本圖形在二維平面之中組合創造的設計活動。這里的一定規則指的就是形式美的法則,它適合并存在于一切造型領域。
早在古希臘時代,哲學家亞里士多德就已經提出:“美的主要形式——秩序、勻稱與明確。一個美的事物它的各部分應有一定的安排,而且它的體積也應有一定的大小,因為美要依靠體積與安排,美必須具有特定的感性形式,并努力在客觀事物中去發現它們。”的美學觀念。我國新石器時代的制陶匠師通過對彩陶器和黑陶器的造型與裝飾圖案的設計創造,總結出了諸如節奏、韻律、對稱、呼應、均齊、平衡、對比、調和、比例、權衡等形式美法則。正是這些形式美法則的運用造就了我國光輝燦爛的陶瓷文化,同時對后世的設計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平面設計的成功之處在于功能性和審美性的完美結合,但凡成功的設計,它們都在具備功能設計的基礎上,追求新穎、奇特的形式美感,因此平面設計離不開形式美的法則和規律。本文旨在從形式美的諸多法則中選取具有代表性的法則,分析和探討它們在平面設計中的應用與可借鑒之處。
一、單純齊一
這是構成中最基本、最和諧的一種表現形式。即在整體形態中沒有明顯的差異和對立因素,通過將復雜的結構歸納為簡潔的人的視覺心理比較容易接受的形態,通過突出、強調主要部分來引人注目,增強視覺效果,簡潔的形態也可以蘊含豐富的內在信息。
二、對稱與均衡
對稱是形式美的傳統技法,是人類最早掌握的形式美法則。對稱的形態在視覺上有自然、安定、均勻、協調、整齊、典雅、莊重、完美的樸素美感,符合人們的視覺習慣,在平面設計中采用對稱的法則,可以讓人感受秩序、莊重、整齊的和諧之美。均衡是指構圖沒有明顯的對稱軸及對稱中心,只是重心的相對穩定,是在不對稱中求平穩。對稱均衡所體現出來的都是一種平衡美,自然界中沒有絕對對稱的事物,大多數情況都是以均衡的形式出現的,比如鳥類的羽翼、花木的葉子等。在平面設計中,某些回歸自然的造型現象體現了均衡的因素。均衡是一種視覺的平衡,舒適并富于變化。在平面設計中強調這種法則,一方面是為了視覺上的平衡感,另一方面是人的心理總是自覺的追求一種穩定而安全的感覺。
但是,在平面構圖中運用對稱法則要避免由于過分的絕對對稱而產生單調、呆板的感覺,恰恰相反,有時候在整體對稱的格局中加入一些不對稱的因素,反而能增加構圖版面的生動性和美感,避免了單調和呆板。
三、調和與對比
調和是當兩個或兩個以上的構成要素之間彼此在質與量的方面皆具有秩序及統一的效果。比如色彩中的紅與橙、黃與綠、藍與紫等,都是臨近的顏色,它們之間就屬調合色。在同一色彩中,濃淡深淺等層次的變化也屬于調和。調和的審美效果是融合、協調,在差異變化中保持一致。
對比就是讓不同的因素在矛盾中相互吸引、相互襯托,這種現象會在人的心理產生強烈的刺激美感。藝術形式中的對比因素很多,標志設計中,諸如大小、曲直、方向、黑白、明暗、色調、疏密、虛實、開合等的對比形式都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對比與調和是相對而言的,沒有對比就沒有調和,它們是一對不可分割的矛盾統一體。
四、節奏與韻律
節奏原本是指音樂中音響節拍輕重緩急的變化和重復。這個詞用在設計中是通過同一視覺要素比如色彩或形態連續重復或交替出現時所產生的運動感體現出來的。人們在看一件平面設計作品時,通常總是先通觀全局,產生一個整體印象后再將視覺集中于一個點,這個點便是我們通常所說的視覺中心。
韻律原本是指音樂或者詩歌的聲韻和節奏。詩歌中韻律的運用是通過音的高低、輕重、長短的組合,勻稱的間歇或停頓,相同音色的反復及句末、行末利用同韻同調的音相加來體現的,視覺上的韻律可以通過有規則變化的形象或色群間以數比、等比處理的排列,產生音樂、詩歌的旋律感,使平面構成中單純的元素組合不再單調。
節奏如同音樂中的節拍,而韻律則如同音樂中的旋律,韻律富于節奏優美的律動感。在大自然中,韻律所表現的是相同或相近形態之間的一種恒定有秩序的變化關系。這種變化關系形成了連續漸變、起伏的狀態,如同自然界中山巒之疊嶂,池水之漣漪,大海之波等現象無不顯現出美的神韻。
由此可以看出,形式美使平面設計產生了獨特的藝術魅力,給人以美的享受,在進行平面設計時應該將形式美的法則合理的應用到設計中,設計出更多更好的富有形式美感的藝術作品。
(作者簡介:翟 坤(1983.08-),女,河南工業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