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通過對循化縣農村小學計算機教育的走訪和調查,分析了農村小學計算機教育中存在的問題,并結合當地實際,提出了解決農村小學計算機教育的對策,以促進計算機教育在撒拉族地區的開展。
關鍵詞:農村小學;計算機教育;問題;對策
循化撒拉族自治縣作為一個不發達的自治縣,農村小學的計算機教育從2010年逐步開始展開,但是很多小學的教育有名無實,教育現狀和時代的要求相差甚遠,通過前一段時間對循化撒拉族自治縣農村小學的計算機教學情況的深入調查,筆者發現很多學校的設施都不完善,而且存在著很多的教學問題,急需亟待解決。下面以循化撒拉族自治縣清水鄉大寺古小學為例:
大寺古小學是一個村辦小學,一年級兩個班級70人,二年級兩個班級67人、三年級兩個班級69人、四年級65人、五年級兩個班級75人、六年級一個班級63人,計算機課程是從三年級和四年級輪流上課的,數學老師說:"學生們是兩個人一臺電腦,學校只有11臺電腦,有的班級人多的話甚至三個人用一臺電腦,而且還要分成兩次上課,所學的知識非常的有限"。學校條件比較簡陋,一眼望去,只有一排樓房和一個籃球場,由于條件限制,沒有專用的計算機機房,把原來的一間空著的教室當作了機房,因為每個月只開8節計算機課程,也就是每周兩節課,一節理論課,一節實踐課,課程較少,有的學生剛開始的時候開機、關機都不會,很多學生家里也沒有電腦。筆者在走訪時一位老師說"我覺得沒什么必要開設這樣的課程,考試的時候用不上,還不如多學一些文化知識,而且我們這些老師都是半路出家,不是專業的電腦老師,電腦出現什么問題的時候我們也解決不了,沒有專門的計算機老師,為了響應號召,應付上級下達的任務,我們只好開這門課"。當我們在走訪時發現了很多問題,本文分析影響循化撒拉族地區農村小學計算機教育的問題,并提出解決問題的對策。
循化撒拉族自治縣農村計算機教育存在的問題:
1、有關領導對計算機教育的認識不足、觀念比較落后。有些領導缺乏現代教育的意識,覺得計算機教育沒有被列入升學考試的范圍,而且不上這門課對升學不會有影響,因此教育上基本上采取的是傳統的為升學而教的教育模式,對計算機教育采取一種可有可無的態度,而且覺得計算機教育占用了語數外的教學時間,對計算機課不夠重視,還是把中考的升學率作為唯一目的,這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計算機教育的發展。
2、師資力量相對短缺,教師素質偏低。由于生活條件、交通不便、環境因素等很少有老師愿意到循化撒拉族自治縣一些偏遠地區的小學任教,專門對口的計算機老師嚴重欠缺,而且很多老師都是半路出身,或者是其他專業的老師,有的甚至學歷偏低,甚至有些老師在擔任其他科目的同時,也擔任計算機課的教育。有一位老師告訴我們:在學校里,計算機教學全靠個人發揮,不同的班級不同授課內容都有很大的不同之處。學生們的學習內容也有所不同。還有一部分老師認為計算機課是選修課,沒有必要上這門課,因此對這門課程不夠重視,教學的時候只是敷衍了事,在教學過程中不注重自己的教學方法和技巧,課堂上氣氛死板,沒有吸引學生,導致計算機的教學質量低下。使計算機教育變成了一種形式。
3、教育經費不足、計算機數量少。教育經費的多少,直接影響著計算機數量的多少,教育經費不僅是全球問題,更是少數民族地區教育長期以來面臨的一個重大問題,由于循化地區經濟發展滯后,相應的地方財政對教育的投入能力也是非常有限的。在調查的一些學校當中,很多學校計算機數量非常少,在上課的時候有的是兩人一臺電腦,有的甚至是三個人一臺電腦。這直接制約著少數民族地區計算機教育發展的規模和質量。因此,不管是硬件設施還是軟件設施,都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只有這樣計算機教育才能夠跟上世界大變化、大變革的步伐。
4、學生自身的因素,學生是教育的注意因素,很多小學生都沒用見過電腦,而且對計算機教育的認識比較盲目,因此,對計算機學習的重視程度不夠。收到教師和家長的"計算機對升學無用論"的影響,對計算機的學習也不當回事,只是停留在見過電腦,會開機、會關機的層面上。
從以上層面上剖析,我們可以看出循化撒拉族地區農村小學的計算機教育比較落后,落后于民族發展的需要,存在著很多的不足,雖然在發展,但是也存在著很多的問題,隨著這會的發展,社會的進步,無論是教育部門還是社會人士,認清了計算機教育在少數民族地區教育的重要性,從而進一步的為撒拉族地區農村小學計算機教育創造了一些條件,提供了很多的幫助。但是如何才能夠真正的幫助撒拉族地區農村小學計算機教育向更好的事態發展,提高撒拉族學生運用計算機的技能,并且更好的為當地經濟建設服務呢?這是一個非常值得思考和探討的問題。針對以上一些問題,筆者認為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完善循化撒拉族地區的農村小學計算機教育:
1、強化領導的計算機教學觀念,領導重視計算機教育,建立完善的計算機教學制度是計算機教育順利開展的重要保證。國家教育部在中小學計算機課程的教學目標中明確規定:“通過信息技術課程使學生具有獲得信息、傳輸信息、處理信息和應用信息的能力。培養學生良好的信息素養,把信息技術作為支持終身學習和合作學習的手段,為適應信息社會的學習、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礎”。 因此,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要把計算機教育提到工作日程上來,指定專門的負責人,把工作安排到位,每個部門各司其職,統籌的安排,定期檢查和監督計算機教育工作,為循化撒拉族地區農村計算機教育開創一個新局面。
2、加強循化撒拉族地區的計算機教師隊伍建設,提高計算機老師的教學素質。高素質的計算機教師隊伍是提高計算機教育的關鍵一環,因此,筆者認為首先應該大量的引進專門的計算機人才,不斷的改善提高教師待遇,為計算機教師創造更好的教學、生活、工作條件。其次,在改善已有計算機教師的條件時,應該轉變他們的教學觀念,摒棄傳統的計算機不作為升學開始的教學觀念,在新的教學模式中,讓學生達到一個能夠應用的水平。再次,加強教師的職業道德素質,使教師們意識到計算機教育在少數民族地區教育、提高少數民族素質、對國家的重要性,同時,教師也應該不斷的進行充電和學習以便提高自己的計算機知識不至于不落伍。信息技術,基于自身的發展迅速的特點,這就更加要求教師不斷學習,千萬不能固步自封。
3、基礎設施的缺乏,這就需要國家和自治區財政加強對循化撒拉族地區計算機教育的投資。要形成以政府撥款為主,同時鼓勵社會各界積極參與,社會捐資集資、學校產業收入、和設立教育基金會等多渠道參與籌措經費,特別是向貧困的農村小學捐贈設備和教學資源。政府每年拿出一部分經費用于教學設備的引進、學習、及其教師培訓和設備的維護。
4、改變學生對計算機教育的認識觀念,提高學生對計算機教育的認識,對學生展開關于計算機教育重要性的講解,讓小學生正確的認識計算機教育的本質,同時,家長和教師應該改變以往教育學生說計算機對升學無用的觀念,不讓學生再受到這種觀念的影響,使小學生們正確的認識到學習計算機的價值,把對計算機知識的掌握當做今后學習和生活的一門必備技術,使學生從“要我學”到“我要學”的觀念上轉變,使學生從被動轉變為主動的去學習計算機知識,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
總之,在類似循化撒這樣貧困的農村開展小學計算機教育,不僅僅是硬件設施的缺乏,更重要的是觀念的落后,改變傳統的對計算機教育的認識,在現代教育理念和教育技術的指引下,有效利用和整合現有資源,提高教師水平,增加計算機設備是發展貧困地區農村小學計算機教育的重要對策,面對落后的經濟和客觀實際,給計算機教育在農村地區的普及帶來了相當大的阻力,要知難而上,不能放慢發展農村小學計算機教育的腳步,使用有限的資源創造出無限的價值,實現貧困地區的跨越式發展,如何更好地展開農村計算機教育,還需我們更好地探索和發現。
參考文獻:
[1]陳志欣.農村中小學普及計算機教育之我見[J].科技信息,2008(14).
[2]周敦.關于農村中小學教育信息化建設的思考[J].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2006(2).
[3]劉明祥.中小學信息教育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3.
[4]張曉如,張再躍,陳崚.中學計算機教育學[M].中國科技大學出版社,2001.
(作者簡介:朱燕雷(1984.11-),女,河南南陽人,青海民族大學民族學與社會學學院2010級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民族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