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音樂教育在中學生教育中的美育方面發揮著特殊的作用,中學生作為流行文化中的主體,傳統的音樂教育只涉及古典與民族音樂。于是,我們很有必要分析新時期流行音樂對我國中學音樂教育的影響及提出一些相關性的建議。
關鍵詞:新時期;流行音樂;中學音樂教育;影響分析
新時期下的生產力和科技發展豐富了人們的精神生活,也引發了一些文化危機,流行文化下的流行音樂對我國的中學音樂教育也產生了一些沖擊性影響,文章就這種前提,展開對流行音樂對我國中學音樂教育的影響分析。
一、流行音樂對我國中學音樂教育的影響
年輕人是流行文化的主體,也是流行音樂的主力軍。中學生處于一個發展階段,中學生的世界觀等尚未完成形成,易受到外界的影響,流行音樂對中學生產生的影響力是不容輕視的,這對中學音樂教育的順利展開產生了一些影響。
新時期下的流行音樂發展成功起步于70年代末,流行音樂在當時還是不被音樂教育者所重視,可以說是輕視流行音樂發揮的作用,流行音樂發展至今,已作為不可缺少的調味品進入了我國國民的日常生活,大眾的審美文化深受其的影響,中學音樂教育事業也深受其的影響。新時期下的流行音樂對我國中學音樂教育的影響,涉及領域很多。改變了建設中學音樂教育法規涉及到學生的美育教育問題,教育部門出臺了相關的文獻,這些文獻規定了音樂教育的課時問題,但一些學校不重視學生的美育教育,音樂形同虛設,音樂教育薄弱,學生的文化需求無法得到滿足,流行音樂在教育中也不被重視。
流行音樂之所以流行,其實側面反映了大眾的文化需求,音樂的美不在于一定的創造規定,而是在于曲詞的優美,歌曲可以反映心聲,音樂具備的真實性,不同于古典與民族音樂,在特定的社會背景下產生的,有著鮮明的時代特性,中學生這個群體,十分喜歡新穎和別致的事物,喜歡表現自我,而傳統的中學音樂教育過于僵硬,授課內容單一,自然引起中學的輕視其實流行音樂是中學音樂教育的一個重要素材,某一些流行音樂作品其實有一定的音樂水準的,藝術、文學價值不低于傳統的音樂,具很強的可聽性,老師可以在課堂上適當的選用一些藝術性、文學性不錯且深受學生喜歡的音樂作品給學生學習。但流行音樂自身的局限性也引起了音樂教育者的輕視,流行音樂水準的良莠不齊會導致老師在課堂上打擊學生對流行音樂的喜愛熱情,這個舉動會引起學生對音樂課的反感,嚴重的影響中學音樂教育事業的健康發展,對學生展開的美育教育事業嚴重受到打擊。
二、中學音樂教育在新時期下應該何如發展
音樂教育在學生的高尚情操和審美情趣方面的培養發揮著重要性作用,通過因音樂教育可以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此外,音樂教育還可以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音樂自身具備的節奏可調動人體的機能活動,達到鍛煉的目的。因此,在新時期的流行音樂影響下,中學音樂應該何如發展,下面將提出一些建議。
(一)教育結合流行音樂的利與弊
在中學音樂課堂上,老師不能一味的向學生宣傳流行音樂的弊端,而是用正確的態度去看待流行音樂的利與弊,音樂教育結合流行音樂的利與弊,適度取舍。流行音樂存在良莠不齊的局面,這是一種文化發展必然存在的問題,身為中學老師,不能單純的打擊學生對流行音樂的追求。流行音樂的代表例子,周杰倫,他的音樂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潮流文化的發展方向,他的哼唱方式很明顯不符合傳統的音樂要求,但細心去聽他的音樂,你可以發現他的詞曲內容其實是十分優秀的,文學性,藝術性很高。那么老師身為音樂的轉播者之一,就很有必要在教育上結合流行音樂的利與弊,去對中學生展開適合的音樂教育。
(二)中學的音樂教育應該多元發發展
傳統的中學音樂教育只涉及古典與民族音樂,教育內容的單一性強,學生的音樂學習欲望自然不高,而流行音樂具有一個多元化的特點,音樂類型適應不同的文化需求,搖滾樂、電子樂、爵士樂等,不僅內容新穎且節奏感強,藝術性也不錯,深受中學生門的喜愛。流行音樂下的潮流領導者周杰倫的音樂曲詞就不錯,曲詞結合新時期的文化需求,也一定程度把音樂的中國風格發揮得很好,作品的藝術性、文學性高。新時期流行音樂對我國中學音樂教育影響,利弊并存,這也要求著中學音樂教育也該朝著一個多元化發展,課堂歌曲類型不可單一化,內容力求新穎,結合時代流行文化的需求,適當的引進一些藝術性、文學性好的流行音樂,也適當的詢問學生的需求,給予一定的對應性教育。
三、結語
文章簡要的分析了新時期下流行音樂在我國的發展與現況及分析其對中學音樂教育的影響,相關性的提出一些建議給中學音樂教育人員,希望引起該行業人員對新時期下流行音樂對中學音樂教育影響作用注意,有效合理改變教育方案,全面發展好中學生的美育教育。
參考文獻:
[1]王占軍.從新時期流行音樂發展看青年文化演變[J].中國青年研究,2009(10).
[2]胡娜.中國流行音樂的現狀與發展[J].大眾文藝,2009(3).
[3]何法元.淺析新時期中國流行音樂的演唱風格[J].貴州教育學院學報,2008(10).
(作者單位:廣東省河源市龍川縣田心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