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職教學雖然有了很大程度的發展,但是仍然存在一定的問題。為了向社會提供更多的技能型人才,高職教改勢在必行。要做好高職教改工作,需要從多方面入手,文章就高職教育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分析,并提出了高職教改的建議。
關鍵詞:高職;教學改革;課程改革;實踐
一、引言
高職教育與普通高等教育不同,高職教育注重培養學生的實際操作技能,為生產、加工、建設等實際操作行業提供大量的技術人才。因此,高職教育在社會生產建設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高等教育的擴張,高職教育也凸顯了其弊端,教學模式存在很大缺陷,專業設置不合理,創新性不足,教學實踐不足等,這都導致了高職教育非職業化,最終導致技術人才供給不足的情況。文章將就高職教育存在的問題進行探討,針對問題提出高職教學改革的建議。
二、高職教育存在的問題
雖然高職教育取得了很大的發展,但在快速發展的過程中也逐漸暴露出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包括教學理念陳舊;課程設置有很多不足;教師的教學方法創新性不足,課堂內容較為死板;實踐訓練在總的教學過程中比重較小,仍不能滿足學生實際工作的需求;公共課選擇面窄,內容與學生實際需求相差較大;考試方法仍然存在很多不當之處,目前的考核方法并不能真正考核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教學方式仍然很多需要提高之處。當然,這些只是其中比較重要的問題,在實際改革過程中,仍有很多問題需要解決。高職教育對培養技能型人才有重要作用,如何提高教學質量,如何更好地進行高職教改都成為目前亟待解決的問題。
三、教學思想改革
要做好高職教改工作,首先要從教學思想改革做起。教師必須重新認識高職教育的性質和特征,以樹立正確的人才觀、質量觀和教學觀。高等職業技術教育以職業崗位為導向,以職業技術能力為基礎,以滿足職業崗位需要、實現零距離上崗為目標,它培養的是生產和服務第一線的高級應用型人才。因此,高職人才具有以下特性:一是明確的職業定向性,要求教師要做好職業分析工作,明確崗位所需的技能,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培養,使教學工作事半功倍;二是明確的操作應用性,這就要求高職教育必須重視實踐教學,構建與企業緊密聯系的產學研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三是培養的高投入性,實踐技能的培養對硬件設施的具有較高的要求,學校應加大在師資、設備、儀器等方面的投入,為學生的實踐技能訓練提供有利條件。
四、做好課程改革是重要任務
教學質量的提高很大程度上又取決于課程內容和教學模式能否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課程內容改革是高職教育教學改革的關鍵所在。
鑒于高職院校學生的具體情況,如果能夠讓學生在學習期間能夠與企業簽訂工作合同,讓學生在學習的同時能夠得到實踐工作學習的機會,不僅僅讓學生能夠更早地接觸工作崗位,學習實踐技能,還能夠減輕學生的經濟負擔,免去了學生畢業之后再花時間找工作的煩惱。因此,很多高職院校開始展開“工學結合”計劃。
高等職業教育實行“工學結合、半工半讀”,是教育與生產勞動和社會實踐相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許多專家倡導高職院校將“工學結合”作為學校教學改革的一個基本方向,作為提高教學質量和辦學效益的突破口。鼓勵高職院校進一步解放思想,大膽探索和完善新形勢下開展工學結合的工作機制。“工學結合”作為高職院校教學改革的重要途徑是毋庸置疑的。然而,如何在教學過程中更好地如何才能真正達到上述教學改革的初衷及目的,使學生通過“工學結合”切實有所收益,則是我們應當深入思考的問題。
采用“工學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教師需要根據具體情況設置課程內容,根據學生的工作崗位進行不同的實踐訓練。“工學結合”的教學模式更加強調教學的針對性,強調以理論知識為基礎,實踐工作為重心。在實踐訓練后要進行適當的理論交流,讓學生真正了解到自己的不足之處,以便改進。
五、建立教學、學習、實踐相結合的教學模式
傳統教學模式重視理論教學,教師的教學內容多以書本內容為主,這種模式存在很大的弊端,忽視了學生的實踐能力的培養。高職教學與普通高等教育不同,高職教育培養的是技術型人才,更加強調學生的實踐能力。因此在高職教學過程中要做到教學、學習、實踐相結合,即“教、學、做”一體化的教學實踐。要做到教學做一體化,首先要為學生創造良好的實踐環境,同時教師要提高自身的綜合能力,真正做到理論知識服務于實踐。
教師在教學中,既要重視理論知識的教學,還要增加實踐技能的訓練。不能僅僅讓學生學到書本上的理論知識,要讓學生真正學會工作技能,讓學生學會將理論應用于實踐。
六、總結
要做好高職教學改革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要從多方面著手,認真考慮到每個細節,最重要的是做到以學生為主體,注重學習實踐,只有這樣才能真正為社會培養更多的技能型人才。
參考文獻:
[1]耿金嶺.對當前高等職業教育中若干問題的思考[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07(20).
[2]姜大源.職業教育學研究新論[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7.
(作者單位:包頭鐵路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