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是從馬克思進入中國開始,幾代革命者不斷討論的問題。改革開放以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一共歷經了三個階段,其實這些階段也是在不斷的拓展現代性。新時期以來的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是在不斷地踐行某些現代性的內在特質,正在不斷地推動現代性往前發展,從而逐步的實現現代化。
關鍵詞: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現代性
一、現代性問題與新時期馬克思主義中國化
現代性問題的討論在90年代的后半期曾經是震動思想界的一件大事,所謂的現代性其實就是一個時間概念,現代性源于近代意義上的“啟蒙”,它不同于現代化,現代性也可以看做是一種精神,它的外化的形式就是現代化。而對于馬克思主義中國化來說,這是中國一個悠久的意識形態問題,從馬克思進入中國開始,老一輩的革命者就在不斷地將馬克思主義中國化,與中國的實際相融合,毛澤東思想就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成功的結晶。
改革開放以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一共歷經了三個階段,第一階段(1978-1992)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的恢復階段,由于先前的文革形勢,馬克思主義被全面的歪曲,成為封建反革命集團的工具,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中央強調實事求是一切向前看,重新確立對人的價值的追求,重新開始在制度內進行逐步的調整,適應變化了的世界形勢。同時對市場經濟的理解有了新的認識,認為社會主義可以搞市場經濟。1992年之后為第二階段,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的深化階段,開始提出了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新世紀之后“三個代表”也提出,討論著“建設什么樣的黨,怎樣建設黨”的根本問題。第三階段是2005年以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的學科化階段,2005年中央在《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中要求積極開展馬克思主義理論體系研究,并設立“馬克思主義”為一級學科,通過對馬克思主義發展史展開研究來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并積極的推進黨的思想理論建設,與此同時在后續文件《關于調整增設馬克思主義理論一級學科及所屬二級學科的通知》對各個二級學科的相關學科、業務范圍、培養目標及課程設置進行了說明。
二、現代性問題與新時期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關系
新時期以來的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是在不斷地深入發展的,那么究竟和現代性問題又有什么關系呢?其實從深層次上看,新時期以來的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是在不斷地踐行某些現代性的內在特質,正在不斷地推動現代性往前發展,從而逐步的實現現代化。
“現代性是現代的本質,是一種推動現代化的精神力量,包括感性層面、理性層面?!痹诟行詫用?,就是要強調人的自由,強調人的感性欲望,認為人追求財富等都是合理的,只要合法的都可以接受。正是因為啟蒙時代以來人的感性欲望被釋放出,所以才會出現了歷次技術的變革,出現了哥倫布航海等,這是現代性的深層力量。現代性也包含著一種理性精神。理性具有制約感性的力量,理性精神包括科學精神和人文精神,科學精神促進生產力的發展,破除迷信,讓大家重新認識這個世界,人文精神建立以個體為價值的核心觀念,促進民主制度的發展,以人的價值否定神的價值,其實在近代的社會中基本上都是理性精神在不斷地推動西方走向現代社會。
改革開放以來,黨中央首先關注的就是這個蕭條的社會,開始從制度層面上解決吃的問題,實行了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將人的物質欲求放在了第一位。馬克思主義要求實行的是集體的勞作,鄧小平等人結合中國的實際將馬克思主義與中國現實相結合,實現了第二次的飛躍。與此同時,鄧小平還在城市推動改革,將市場經濟的問題與資本主義、社會主義相剝離,實現了商品經濟的發展,這些都是刺激了中國的商業消費。1992年南巡之后市場經濟如火如荼的發展起來了,人們有了發財的欲望,開始通過各種方式勤勞致富,為中國的經濟做出了重要貢獻。可見鄧小平結合中國的社會現實積極的將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才帶來經濟騰飛。這點和早期現代性的發展是一致的,只有刺激人的欲求才能為經濟的發展提供深層動力。
而環顧十八大以來,我們黨提出的“堅持推進政治體制改革,不走封閉僵化的老路和改旗易幟的邪路”“在改善民生和創新管理中加強社會建設”“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等一系列的“與時俱進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目標與方針,這些說明了我們中國當前面臨的各種復雜形勢,我們黨只有繼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踐行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才能實現中華民族復興的偉大目標。當代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其實也是在不斷地發展現代性,發展經濟滿足人的基本欲求,實現民主法治,更好地保障人權,在思想上也在積極的實現多元化,容納異質成分,二者在根本上是暗合的。
現代性是衡量一個國家發展程度的重要標準,從長遠上看,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只有與現代性內在結構相一致才能實現穩步的發展,正如有人說的那樣:“馬克思主義哲學與現代性建構在相互碰撞中試圖生成中華民族的‘哲學自我’,這應該成為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的理論原則。那種游離在馬克思主義哲學‘文本世界’,忘卻了中國建構現代性這一根本的事實本身的理論研究逃脫不了曇花一現的宿命?!?/p>
參考文獻:
[1]張盾.論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應以現代性作為其問題背景[J].求是學刊,2005(1).
[2]王勇.中國現代性的建構與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D].西南政法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0.
(作者單位:山西師范大學政法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