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企業對海外知名電影企業的并購成為2012年全球電影界的一個熱點。
無論是在中國還是在好萊塢,萬達集團對美國第二大院線AMC影院公司的收購都是2012年娛樂產業的年度事件之一。
2012年5月,這樁醞釀、談判了兩年多的交易終于正式公布。成立于1920年的AMC是北美的老牌院線,旗下有346家影院、5028塊銀幕。萬達集團以26億美元加承擔債務的代價,從持有AMC的5家基金手中購得了公司的全部股權。加上之后還需投入的運營資金約5億美元,萬達在此次并購中總共將支付31億美元——這是中國民營企業迄今為止在北美完成的最大并購案。
海外并購方面,萬達并非個案。雖然交易金額比萬達收購AMC要小很多,但小馬奔騰對美國著名特效企業數字領域集團(Digital Domain)的收購同樣備受關注。在整樁交易中,加上競購款和數字領域未來一年所需的運營費用,小馬奔騰總共花費了4000多萬美元。
實際上,數字領域與小馬奔騰在去年年初剛剛達成合作協議,在4月份舉行的第二屆北京電影節期間,雙方宣布將合資在內地建立一個后期特效基地,并計劃合拍一部預算9000萬美元的動畫電影《唐波傳奇》。然而天有不測風云,9月初,長期經營不順的數字領域宣布進入破產保護程序。公司主要的六塊業務被公開拍賣,小馬奔騰聯合數字領域在亞洲的另一位主要合作伙伴、印度巨頭信實媒體集團(Reliance Mediaworks)聯合購得了該公司的核心資產,包括數字領域最重要的特效業務和主攻廣告、3D舞臺技術的子公司Mothership,以及魔幻大片《安德的游戲》(Ender's Game)37.5%的股份。在重組后的數字領域公司中,小馬奔騰以70%的股份成為絕對控股方。
萬達集團董事長王健林之前在談到對AMC的收購時,表示中國文化產業現有的一個嚴重問題就是小、散、亂,而并購是解決這個問題的“快車道”。在對AMC的收購完成之后,萬達集團將繼續加大在文化產業領域的并購和布局。目前有消息稱萬達正在和歐洲的院線企業洽談,預計2013年還會有大規模并購案公布。
在這些海外并購中,中國電影企業顯示出了素質的進步,尤其是介入國際交易的積極性和反應迅速明顯超過以往。數字領域從宣布破產到資產拍賣最終完成,為時不過短短半月。作為民營影視企業,小馬奔騰能從眾多資深專業基金、企業中成功奪標,實屬不易。
當然,收購完成并不等于一切搞定。其實海外資金對好萊塢的“征服”并不鮮見,單論交易規模,索尼當年對哥倫比亞的收購要更具轟動性,但這樁在外界看來可謂軟、硬件互補的合作至今都沒能擦出火花。此外,之前中國企業在海外的大宗并購經驗也告訴我們:當老板并不容易。對于專業資歷和運作經驗都尚淺的中國電影企業而言,并購更多還是一個深入接觸和學習先進產業經驗的機會。此外,被并購企業的一些既有問題,也不會因為并購而在短期內消融,對于中國“老板”們來說,并購完成后能否建立有效合作機制,能否整合好各自資源,就變得很關鍵——并購只是一個開始。
(馬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