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頭正勁的微電影,2012年在數量、題材和發行平臺上都實現了井噴,形式上也呈現出“大片化”特點。
視頻網站需要自制內容,廣告商想創造新的傳播形式,草根階層追求屬于自己的表達渠道,三種不同的訴求在“微電影”上達成一致。于是,它火了。
風頭正勁的微電影,2012年在數量、題材和發行平臺上都實現了井噴,形式上也呈現出“大片化”特點,知名導演和演員紛紛加入進來。但單一的盈利模式、被商業廣告占領和內容良莠不齊等問題,都提醒視頻網站,微電影并非是想象中的救命稻草。要想它成為新的增長點,創意、差異化品牌、規范化道路和完備的產業鏈缺一不可。
目前來看微電影這種藝術形式,正在被越來越多的商業廣告占領。觀眾印象深刻的微電影幾乎都是定制廣告。更有業內人士說,微電影不是電影,而是廣告領域中一種新的衍生形式。廣告商定制的模式雖然帶來了微電影的繁榮,但也從一開始就為微電影的發展設下了障礙。微電影中植入品牌,觀眾在新鮮勁過去后,便會發出諸多抱怨,有人戲言微電影是“長廣告”。要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站穩腳跟,沒有收費模式的微電影依靠植入廣告的方式收回成本,甚至為廣告商量身定制廣告大片,這些行為都能被諒解。關鍵在于,如何用創意的方式植入廣告,讓商業性服從于藝術性。
視頻網站是微電影現階段首選的播出渠道和展示平臺,對于它們來說,微電影是突破現有市場格局,尋求增長和差異化發展的“救命稻草”。但微電影目前的收入來源主要是廣告,尚未摸索出其他營收模式。即便它作為一種新型的廣告形式吸引到廠商參與,但這種模式難以長久持續,也容易形成審美疲勞。有意借力微電影的視頻網站,應當趁它仍處于初創階段,把握好這個掌握內容資源的絕佳時機。同時,還應及早為內容細分做好準備,爭取樹立行業標準,打造差異化的微電影品牌。
由于微電影制作成本低、花費時間少,所以每年都有海量作品曝光于網絡。為了吸引更多眼球,部分創作者在作品中渲染血腥、暴力甚至色情,微電影質量良莠不齊。為引導和規范網絡劇、微電影等網絡視聽節目健康發展,國家廣電總局和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在2012年7月聯合下發《關于進一步加強網絡劇、微電影等網絡視聽節目管理的通知》,微電影漸漸開始走向正規化之路。
最后,微電影想做大做強,就必須發展產業鏈,“內容提供商”“網絡平臺運營商”“技術提供商”和“廣告主”四者之間要緊密相連,相互配合,為促成未來國內視頻網站盈利模式的轉型創造條件。
(南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