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跳著騎馬舞的韓國男人,引爆了全地球人的追捧。
還不知道《江南style》?那么恐怕最近半年時間你不在地球上。這首單曲《江南Style》是“Gangnam Style”的音譯,來自韓國俚語,代指首都首爾一個上流社會聚集的地區——江南區豪華奢靡的生活方式。韓國歌手PSY(樸載相)在2012年7月15日正式發布了這支單曲,隨后以“騎馬舞”為招牌動作的MV在網絡、電視、報紙上瘋狂傳播,包攬了美國、英國、巴西等幾十個國家iTunes MV排行榜冠軍,在YouTube網站上僅用了76天就突破3億次點擊播放大關,得到460萬個網友點擊的“喜歡”,成為YouTube歷史上獲得最多網友“喜歡”的MV。 被稱為“鳥叔”的PSY甚至“跳”上了美國《時代周刊》和各大脫口秀節目,其后各種網友自娛自樂翻拍的視頻版本更是數不勝數。
《江南Style》的風靡,被認為是流行文化通過互聯網病毒式營銷的一次集中爆發。“鳥叔”在接受采訪時說:“其實我的外表土里土氣,不帥,也沒有江南區的富人氣質,就因為這樣,所以我唱這首歌才有亮點。”
把《江南Style》的MV上傳到YouTube網站,是音樂公司帶有賭博意味的市場嘗試。由于正版音樂下載價格很低,韓國音樂公司轉向另一種商業策略:進軍國外市場。這樣的營銷路線類似于某些國產品牌在國外注冊一個洋商標再拿回國內經營。一旦成為在國際上走紅的“海歸”品牌,較之于本地音樂和音樂人,無疑更為耀眼,也具備更多賣點。《江南Style》發布到YouTube后,初期點擊率并不理想。轉折點是7月底美國著名音樂經紀人斯古特·布勞恩(Scooter Braun)和說唱歌手提潘(T-Pain)先后在Twitter上大贊《江南Style》,并附上MV鏈接,才使得原本低靡的點擊率瞬間暴漲。殊不知斯古特·布勞恩正是“鳥叔”的海外經紀人,依靠網絡營銷紅到發紫的美國超級偶像賈斯汀·比伯,就是經斯古特·布勞恩一手捧紅。
一個穿著浮夸西服的韓國男人,在桑拿房、馬廄、街頭和旅游巴士中跳著騎馬舞,卻引爆了全地球人的集體追捧,這讓許多人大惑不解。
傳播研究專家認為,騎馬舞很“不特別”,人人可以模仿,容易得到大眾的廣泛認同,這才是它傳播的價值所在。YouTube擁有上億用戶,一旦當視頻經過一些名人之手推波助瀾,引發網友之間的傳遞和推薦后,其后的傳播是極其高效的,網絡媒體的熱潮又引來傳統媒體關注。布蘭妮等明星在電視節目上對騎馬舞的模仿,進一步升溫了報道熱度。之后網絡上大量模仿者出現,此時網友興趣點已經不僅在于歌曲本身,更在于其他各種顛覆惡搞的版本,并最終形成了“病毒式傳播”的放大效應。網絡媒體帶動傳統媒體,而傳統媒體的加入又反過來助推網絡媒體,一起滾成了這個龐大的“雪球”。“鳥叔”樸載相的迅速走紅也帶來了巨大的商業回報,其中最大的一塊就是商業代言。在短短兩個多月時間里,樸載相已經承接了超過10個代言的合同,代言費用超過2200萬人民幣。
這是一場“免費經濟學”的經典案例,通過互聯網,明星消費的價值鏈發生重構。制造免費內容——用戶免費分享參與——明星關注度提升——明星與商業對接,創造商業價值。《江南Style》的成功雖然意外,但這種傳播方式是有規律可循也可以復制的,不可復制的是傳播的內容。
(曉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