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加快黃浦江蘇州河沿岸開發盡快完成本市舊區改造造福于民的議案》,編號009,領銜代表李貽明,附議代表60位;《關于加快黃浦江蘇州河沿岸開發,盡快完成本市舊區改造造福于民的議案》,編號012,領銜代表蔣建華,附議代表46位;《關于加快黃浦江蘇州河沿岸開發,盡快完成本市舊區改造造福于民的議案》,編號016,領銜代表朱洪超,附議代表13位;《關于加快黃浦江蘇州河沿岸開發盡快完成本市舊區改造造福于民的議案》,編號046,領銜代表顧宏偉,附議代表28位。上海市十四屆人大一次會議上的這四份同名議案,共同聚焦舊區改造問題,附議代表之多,社會影響之大,引人關注。這些議案是如何產生的呢?代表們在議案辦理過程中又發揮了什么作用呢?本刊記者帶著這些問題訪問了議案領銜代表,記錄了他們急百姓所急,憂百姓所憂,想百姓所想,積極履職,力求圓百姓改善住房之夢的全過程。
提出議案:民有所呼 代表必有所應
黃浦江、蘇州河沿岸,存有不少成片歷史遺留下來的危棚簡屋。這些危棚簡屋多為成片集中的舊區,主要分布在黃浦區的董家渡、太平橋地區,虹口區的虹鎮老街、北外灘地區,閘北區的寶山路地區,楊浦區的平涼、大橋、江浦、定海地區,合計約512萬平方米。居住其中的市民,生活環境惡劣,無煤衛設施,有的仍然拎馬桶;生活中多為使用煤爐或液化氣罐。舊區居民對于改善生活環境有強烈的意愿,市人大代表對于居民的呼聲給予了積極的回應。
編號012議案的領銜代表蔣建華是一名來自虹口代表團的市人大代表。他在提這份議案前,對區情進行了深入地了解。虹口區在“十二五”制定了改造60萬平方米舊房,受益居民約2.5萬戶的指導性目標,即每年至少完成5千戶舊改任務。由于受資金、政策、房源等制約因素的影響,雖集全區之力支持、保障舊改,2012年僅完成舊改征收1378戶。虹口區長在區人代會上匯報舊區改造工作時,講到沒能最大限度地讓生活在成片舊區、甚至是危棚簡屋中居民,實現改善居住條件的愿望,未能圓滿實現工作目標。在街道黨工委的支持下,蔣建華代表走訪了虹鎮老街征收地塊,深入了解居民的想法、意見及征收企業開展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難題。通過走訪,他了解到,二次征詢,陽光動遷的新政已深受舊改居民的歡迎,改善居住條件的愿望也相當迫切。但虹口區受到資金、房源不充裕以及土地資源的匱乏等制約,按照現有運行模式運行征收工作,進程緩慢,各方面臨的難度相當大。
針對調研的狀況,蔣建華代表聯系了黃浦江蘇州河沿岸成片二級以下舊里改造任務較重的黃浦區、閘北區、楊浦區的部分市人大代表,發現各區面臨的困難比較類似,要加大推進力度都缺乏突破瓶頸的有效舉措。就此代表們在市十四屆人大一次會議召開之際,聯合各代表團聯名提出加快舊區改造的議案。希望通過提出這份議案能創新舊改工作的新思路,探索配套政策的可操作性和支持度,整合全市各方資源,切實有效地推進舊改工作,為百姓謀實利。
編號046議案的領銜代表顧宏偉是一名新當選的市人大代表,來自閘北代表團,工作在蘇州河北岸蘇河灣建設推進辦公室。他在調研中發現,目前上海北四區(楊浦、虹口、閘北、普陀)都把區域建設重點放在黃浦江、蘇州河沿岸,并且通過舊區改造來實現區域發展,尤其是閘北區將“南高、中繁、北產業”作為發展戰略,聚焦蘇州河舊區改造及項目建設,力求“居民改善生活條件得實惠,地區社會經濟綜合發展得機會”。
顧宏偉代表利用工作有利條件走訪沿線拉開的舊改基地,了解動遷情況、收集資料。通過走訪,他發現在動遷工程中資金問題、安置房源問題、動遷政策問題等方面有待進一步完善和突破,所以有了提議案的基本想法。在市十四屆人大一次會議期間,閘北代表團中很多代表在審議政府工作報告時從不同角度提到舊區改造問題,于是他將起草的議案請代表過目并請大家充實內容。代表們對這份議案進行了認真地討論,特別是吳廣杰代表還帶回家連夜對議案進行數據上和內容上的補充和修改。在閘北代表團代表們的聯合修改、完善下,一份匯民意、聚民情、解民憂,材料翔實、論證充分、有操作性的議案產生了。
辦理議案:
市人大積極行動 代表全力參與
市人大常委會對這四份同名議案高度重視,將其列為今年市人大重點監督內容。在辦理議案過程中,市人大常委會非常重視發揮代表們的作用,加強與代表的交流溝通,積極走訪代表,尤其是認真聽取了議案領銜代表的意見、建議。代表們的履職也沒有僅僅停留在提出議案上,而是合理安排好本職工作,全身心地參與到議案辦理的全過程。
3月21日,市人大城建環保委召開舊區改造專項監督啟動暨代表議案辦理工作會議,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薛潮參加。市建交委、發改委、房管局、規土局、財政局等相關政府部門負責人就本市舊區改造工作情況作匯報。李貽明代表在會上指出,舊區改造是一項持續時間長的系統工程,相關的監督工作不能一陣風。他希望將舊區改造監督工作納入本屆人大五年工作內容中,每年聽取和審議政府部門的匯報,讓代表們同步了解舊區改造的發展進程。他還建議,本市舊區改造工作要有更明晰的時間總表,讓代表們心中有譜,便于開展監督。蔣建華代表則提出,隨著舊改工作的深入,遇到困難與瓶頸將更為突出,政府各部門應加強市區聯動及各部門資源整合,要突破傳統工作方法,創新體制機制,破解資金、房源、遺留地塊等問題。此后監督調研開展的每次調研活動,薛潮副主任都親自參加。
4月2日,城建環保委部分組成人員到黃浦區董家渡地區及太平橋地區開展專項監督調研。相關議案的領銜代表李貽明、蔣建華全程參加。調研組先后走訪了董家渡18號地塊及太平橋116(西)地塊,查看了居民補償安置結果和簽約情況,詳細詢問了征收過程中各環節的工作進展。通過調研,李貽明代表提出,一方面要對本市舊區改造對象進行分類梳理,明確各類型改造目標,便于人大代表監督;另一方面,要總結、宣傳好各區縣在舊改工作中的優秀經驗及做法,對于各區縣在工作中遇到的共性問題,可通過立法等方式給予指導性政策支持。蔣建華代表指出,隨著舊改工作的逐步深入,問題與瓶頸已愈見明晰,各區政府要在總結原有良好經驗的基礎上,創新工作方法,提出針對性的應對措施,又好又快地做好舊改工作。
4月9日,市人大專項調研組到虹口區開展舊區改造專項監督調研,相關議案的領銜代表李貽明、蔣建華、顧宏偉等參加。調研組一行來到瑞虹4號地塊,詳細了解虹鎮老街舊改工作整體進展,在虹鎮老街舊區改造基地,了解了居民補償安置結果和簽約情況,詳細詢問了征收過程中政策宣傳、信息公開、矛盾調解等工作的開展情況。針對調研中存在的問題,李貽明代表建議,舊區改造應與郊區城鎮化建設相結合,通過郊區出地,市區出力等方式,實現雙方資源互補、利益共享,緩解舊改中資金緊張、房源局限等困難。顧宏偉代表則提出,要更多地聚焦毛地出讓的滾動開發,提高地塊的造血功能,豐富資金來源。
5月3日上午,市人大專項調研組到金山朱涇鎮調研。實地查看了朱涇鎮棚戶簡屋改造項目中的新匯街地塊,就棚戶簡屋改造總體推進情況、試點項目推進過程中遇到的問題進行了研討。顧宏偉等代表參加此次調研。5月9日,市人大專項調研組又到普陀區開展舊區改造專項監督調研。在石泉街道旬陽新村(一塊)居民意愿征詢投票點,調研組與前來投票的居民進行了親切交流。顧宏偉等市人大代表參加本次調研,并就如何突破難題提出了自己的意見建議。
舊區改造是一個需要不斷推進的工作,四份同名議案背后是廣大居民改善居住環境的夢想,是人大代表們對居民生活難題的關切,是市人大對群眾的迫切需求、代表的強烈呼聲的認真回應,是人大代表們為幫助居民圓居住夢的踏實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