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2月13日,福州考古隊在福州鼓屏路發掘出大量古代建筑遺物,年代在西漢到唐五代之間,其中西漢時期的遺物尤為珍貴。考古專家查看這些出土遺物以及地層后判斷,這里是2000多年前閩越王城的宮殿遺址。
考古人員介紹,這處遺址非常豐富,對研究福州西漢時期的歷史有著重要意義。據悉,這個探方最上面是唐五代的地層,然后夾雜了六朝的地層,出土了一些磚頭、筒瓦等建筑遺物,最下面是西漢地層,出土了很多西漢時期的遺物。
省內多名考古專家到現場后,查看了出土遺物以及地層,初步判斷地下可能是閩越王城的宮殿遺址。福建博物院王振鏞等專家表示,這里發掘出的西漢時期的瓦片很多,屬于建筑倒塌后留下的,并非人為搬運到這里的,附近也曾發現過閩越國宮殿遺址,一些工地也曾出土過“萬歲瓦當”,由此推斷,這里屬于王城宮殿遺址區的一部分。
而《史記》中也曾記載,閩越王無諸在冶山一帶建城,作為王宮使用。專家表示,鼓屏路這一帶發現的閩越王城文物,對研究福州歷史有著重要意義,有望成為了解福州2200多年前歷史面貌的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