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明溪縣夏陽鄉際頭自然村厝后山崗上生長著一株珍貴古樹福建柏,樹高33米,胸徑98厘米,樹冠冠幅15米,單株材積9.4立方米,堪稱福建柏之雄。
在古樹東面下方有兩大座古老的木質結構的樓房宅院,據出生并一直住在該宅院,現年已70多歲的楊姓老人說,該樹是當地一位名 “洪宗公”的先祖,當年在朝廷做官時,通過宮廷園藝師傅把種植在皇宮庭院中的福建柏結果脫落的種子帶回家鄉繁殖。它栽植于明朝正德年間(1505~1521年),是建祖宅種植的宅蔭 (即風水樹),迄今已有480多個春秋。
這棵古樹的栽植地屬于花崗巖發育的山地紅壤、土層1.5米、腐殖層30厘米。地表植物主要有:犁茶、淡竹、絨楠、大青、紅紫珠、泡桐、紅楠。周邊有10株零星福建柏小樹,這些小樹平均高15米、胸徑6厘米左右,有的是天然播種繁育而來,有的則是當地村民把天然繁育的樹苗移植而來。
福建柏(Fokieniahodginsii)為我國特有的古老樹種,因最初發現于永泰縣(舊稱永福縣),故定名福建柏,又稱建柏。它分布于我國中南、華南至西南諸省,越南北部也有,歷史上該樹種在福建省的分布區域較廣,位于明溪夏陽鄉的這棵福建柏,被專家稱為 “福建柏之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