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無人逾越的圍棋巔峰

2013-12-29 00:00:00鄭琦琦
福建人 2013年11期

吳清源,1914年出生于福州,本名吳泉,字清源。7歲開始學棋,11歲已是當時中國一流水平,14歲東渡日本,17年間擊敗了十番棋擂臺賽上的所有超一流高手,被封為“昭和棋圣”,創立了“吳清源定式”和“六合之棋”,被棋壇譽為“現代圍棋第一人”。

父親去世的前3天,他把我們三兄弟叫到病床前。他把練字用的字帖交給了大哥,把小說交給了二哥,交給我的是棋子。這也算是父親給我們的遺囑吧。之后,大哥做了官,二哥成了文學家,而我成了一名棋手,完全如父親生前期待的一樣。”吳清源在自傳中如此記述。

自從踏入棋壇以來,吳清源為圍棋帶來的新思維、新創造,直接影響了圍棋理念的變遷和發展。金庸曾說:“古今中外,我最佩服的人是誰?古人是范蠡,今人是吳清源。但在兩千年的中日圍棋史上,恐怕沒有第二位棋士足與吳清源先生并肩。”

步入晚年以來,吳清源一直致力于研究“21世紀圍棋——六合之棋”,促進圍棋國際化和中國圍棋的發展。到了21世紀,吳清源又不止一次地提到“總要活到100歲,事情才能做完”。現在,吳清源已經過完了他的第99個的生日,按照福建當地的習俗,吳清源算來已經整整100歲了。

養家

1925年,父親去世之后,圍棋便成了吳清源支撐一家生活的主要經濟來源。吳清源的二哥吳炎回憶:“父親喪事辦完之后,我們面臨的一個大問題是今后如何生活。大哥在中學念了一年書,父親死后只得失學。我當時12歲,已經知道家境敗落,苦難日子就要到來。清源弟也了解這一點,但他仍然每天打棋譜,埋頭研究圍棋。”

吳清源每日沉迷于圍棋,引起了大舅的強烈不滿。有一天,大舅來到家中,看到外甥吳清源又坐在桌前埋頭打棋譜,十分生氣:“不要整天下棋,下棋沒有用,將來能拿下棋吃飯嗎?”話剛落音,吳清源便脫口說道:“能,我將來就靠下棋吃飯!”聽到外甥如此堅定的回答,大舅一時無話可說,只得冷笑幾聲離開。當時,吳家只能依靠變賣舊物(主要是書籍、字畫)來維持生活。

1925年,段祺瑞出任北洋軍閥政府臨時執政,段府中網羅了包括顧水如、過旭初在內的很多圍棋名手。迫于生計,吳清源的母親托人將吳清源引薦給段祺瑞,希望能夠得到接濟。

當時,吳清源“圍棋天才”的名聲早已傳到段祺瑞的耳中。看到吳清源棋藝高超,段祺瑞十分欣喜,允諾以資助學費的名義,每月給吳清源100塊大洋。“親友們聽到都很嘆賞。這一下把我們的大舅堵得閉口無言。我家的生活費也就有了來穩。”吳炎自豪地說。自此,吳清源每天早晨都會到段祺瑞的府中下棋。

段祺瑞有一個慣例,每逢周日清早,棋手們就會聚集在他的宅中和他下棋,然后一起吃早飯。吳清源到段府作棋客之初,段祺瑞只是讓他和其他棋手下棋,自己在一旁觀戰。一天早晨,段祺瑞準備親自跟吳清源拼殺一盤。

為了顯示自己的氣度,段祺瑞強行讓了吳清源二子。起初,吳清源并不知道段祺瑞的棋力如何,“只知道他下棋很快”。而且作為一個年僅11歲的孩子,吳清源既不懂得其中的人情世故,也不了解段祺瑞下棋的“規矩”,一開局便奮力拼殺,將對方殺得七零八落。一旁觀戰的棋手們見到如此場景,個個心驚膽戰。

“看我是孩子,他就下無理手想欺負我,最后我抓住他的破綻,贏了那盤棋。”吳清源回憶說,“但實際上,他喜歡贏棋。大家都知道他這個脾氣,為了討好他,就都故意讓著他,輸給他——沒想到卻讓我這樣一個毛孩子贏了他。”

段祺瑞的好勝心強,門客們也都知道他的“規矩”,常常故意讓他取勝,因此,段祺瑞成了“常勝將軍”。只有他的兒子段宏業不讓他,每次和他下棋都是必勝。輸棋之后,段祺瑞就會憤怒地沖著段宏業說:“你就會下棋!”

輸給吳清源之后,段祺瑞心情大壞,一個人走進屋里就沒有再出來,甚至連早飯也沒有和棋手們一起吃。不久之后,北京《晨報》副刊登出了這樣一則報道:“段執政一日與吳清源對弈,大敗,憤然拂袖而起,進入內室……”

吳清源再次見到段祺瑞時,已經是月底。“因為(他)答應過以學費的名目給我錢,所以第二次見他的時候,我直接對他說:‘請給我學費。’”見吳清源如此直白地要錢,一個堂堂的執政也不好跟一個小孩去計較,只好拿出100塊大洋給吳清源。“那以后,他答應過的學費還是如期如數地給了我”,只是“他沒有再與我下棋”。

1926年,段祺瑞在政治斗爭中失利下野,退居天津,吳清源一家只能再次依靠變賣家產度日。為了生計,吳清源來到北京中央公園(現中山公園)的“來今雨軒”下棋,因為會有“喜歡下棋的有錢人提供獎品”。在這里,吳清源連戰連勝,多次拿到了硯臺、花瓶之類的獎品。福建省圍棋協會會長施群說:“吳清源當時雖然只有十一二歲,但國內卻已經沒有能與他對局的棋手了。”

20世紀的前60年,日本棋壇代表著世界圍棋的最高水準。1928年10月,在母親和大哥的陪同下,吳清源來到日本。在經濟上,日本棋院的總裁大倉喜七郎答應每月資助吳清源200日元生活費。當時,日本剛畢業的大學生一個月工資只有40日元,“200日元在當時可是一筆巨款”。

不過,這每月200日元的資助是有條件限制的——僅限兩年,大倉希望用這兩年的時間來看清吳清源是否能夠成為真正的專業棋手。到了第三年的段位賽,吳清源取得了很好的成績,依靠比賽贊助費和圍棋授課的收入,吳家的生活有了保障。

新舊對抗

1987年,日本《圍棋俱樂部》雜志向加藤正夫、武宮正樹、林海峰、趙治勛、小林光一、大竹英雄等6位一流棋手征求意見:誰是圍棋史上的最強者?加藤、武宮、林、趙4人一致認為是吳清源;而小林和大竹認為,由于歷代圍棋高手所處的時代背景不同,把他們放在一起比較是很困難的,但如果非要選出其中的強者,大致可以列出3位:道策、秀策、吳清源。

道策是日本近代圍棋的開山鼻祖,秀策被認為是圍棋黃金時期(19 世紀中期)最偉大的棋士。吳清源能夠與“前圣”(道策)、“后圣”(秀策)并駕齊驅,很大一部分要歸功于新布局法為他在棋界奠定的地位。

自幕府時代開始,日本圍棋形成了很多棋理,這些棋理經過時代的變遷,逐漸演變為棋手們不可逾越的教條。1933年,19歲的吳清源與好友木谷實嘗試突破教條,創立“新布局理論”,在棋界引起軒然大波。棋壇的很多權威無不視之為歪理邪說。

1933年,讀賣新聞社主辦由五段以上棋手參加的淘汰制“日本圍棋錦標賽”,奪冠者將與本因坊秀哉九段對局。吳清源在半決賽中戰勝木谷實,決賽中戰勝師兄橋本宇太郎,獲得冠軍。據說,吳清源奪冠之后,讀賣新聞社的社長正力松太郎,竟然握著橋本的手說:“真是輸得太好了。”

“這種‘感謝’方法是很奇怪的。”吳清源在回憶錄中記述,“其實,讀賣新聞社特別想讓繼承了本因坊的名人(秀哉)接受我的新布局的挑戰,他們期待著這種新舊對抗能引起社會的廣泛注意。”

秀哉號稱“20年不敗”,是棋壇響當當的權威人物,同樣也是吳清源等人圍棋革命的最大反對者之一。

1933年10月16日,吳清源與秀哉的對局開始。執黑棋的吳清源第一手下在“三三”。“三三”這種下法被“前圣”道策稱為“鬼門”,屬于禁忌走法。而本因坊當時有傳統,采用這種走法的棋手,將會被逐出師門。因此,誰都不敢下這樣的棋。

“和名人的對局,我的第一手就向傳統發起了挑戰。”吳清源的開場“著實讓名人吃了一驚”。“我比較討厭下‘定式’,所以到了日本之后,就一直下‘星’‘三三’。從這一點講,我從到了日本開始就一直在下新布局。”

接下來,吳清源仍按照自己研究的新布局進行對戰,這些布局與以往的常識完全不同,引起了在隔壁觀戰的本因坊弟子很大的震動,因為“這完全和本因坊一門所教的布局背道而馳”。

不僅如此,吳清源的創新走法也轟動了整個日本棋界。“這樣的對局使得《讀賣新聞》的銷量直線上升,正力社長一定很高興吧。”吳清源開玩笑說。1933年11月,由吳清源與木谷實共同研究的《圍棋革命——新布局法》一書出版。上市的第一天,出版社的門前就排起了長隊。“圍棋書的銷量那么好是前所未有的。”吳清源說。

1934年1月29日,這局震動整個日本的圍棋大賽,歷經三個半月終于結束。棋局一直到159手都是秀哉在苦戰,為此,秀哉曾多次在比賽期間提出暫停。直到第160手的一個妙手,秀哉才逆轉局勢,險勝吳清源。而這第160手的妙招在事后也引發了不少爭議。

棋界一直有傳說,比賽暫停期間,秀哉的弟子都聚集到他的家中,每天都在研究當天的實戰棋譜,大家一邊討論,一邊考慮對策。而這第160手的妙棋,就是由秀哉的得意弟子前田陳爾五段所想出。

“這局棋本來就引起了社會上的極大關注,更何況局面又是執黑的我占優勢,所以對本因坊一門來說,這是豁出命的決戰。”吳清源說。

賽后,包括木谷實在內的很多人都認為,秀哉在賽中多次提出暫停,回家和弟子們研究策略,把一局棋延長至三個月,這種做法未免有失公正。此后,日本棋院規定,以后的每局比賽必須當天結束,不得拖延。“封手”制度也因此得以實現,即在比賽暫停或中斷的時候,對局者事先將下一手寫下來,然后封存起來。

雖然這次新舊對抗是以秀哉的勝利告終,但是新布局法卻因此更加流行,甚至前田陳爾在師父秀哉過世之后,也改以新布局出招。有民意調查顯示,吳清源賽后在日本的知名度僅次于天皇。

稱霸日本棋壇17年

十番棋是日本江戶時代就有的比賽,比賽失敗者將降級,以此表示弱者不具備與強者競爭的能力,因而又稱升降賽。按照日本圍棋傳統,在升降賽中被降級,是棋手一生中最大的恥辱。所以,這是一種事關一名棋手名譽的比賽,“其激烈程度絕不亞于真刀實槍的對拼”。吳清源就是以十番棋這樣的決斗,征服了日本棋壇。

1938年,被譽為“不敗之名人”的本因坊秀哉宣告引退棋界。日本棋院為了隆重紀念這一歷史事件,決定為秀哉舉辦一場引退棋賽。消息一傳出,舉國上下為之轟動。與“不敗之名人”進行最后的告別賽,成了眾多圍棋精英的奮斗目標。

在“名人引退棋挑戰者選拔賽”中,木谷實打敗了包括吳清源的老師瀨越憲作在內的各大高手,獲得了向秀哉挑戰的資格,并最終取得引退戰的勝利。一般來說,秀哉引退之后,木谷實將成為圍棋界第一人。但由于吳清源當時在養病,無法參加選拔賽,因此有人提出,要確定誰是棋界第一人,還得讓木谷實與吳清源一決高下。

讀賣新聞社的文化部記者向木谷實提議:“想不想和吳清源先生下十番棋?”木谷實本人也希望打敗吳清源,他放出話來:“只要能打敗吳,下幾十局也沒什么。”至此,作為吳清源畢生成就之一的“升降十番棋”拉開了序幕。

1939年9月,吳清源與木谷實的十番棋對局開始。作為特別對局,這場比賽的時間也被定得很長,一局棋要下3天。到了第三天,木谷實突然“砰”地一聲倒在地上。

后來,讀賣新聞社針對此事刊登報道《木谷氏鼻血!吳氏視而不見繼續長考》:“走廊上,用時所剩不多的木古先生苦悶地躺在那里……不久吳七段下定決心地抬起頭,朝著走廊喊:‘木古先生,怎么辦?還休息嗎?我要下了。’”文章將吳清源描寫得有些冷酷無情,以至于讓吳清源在后來遭受到很多麻煩,甚至收到恐嚇信。然而,“實際情況完全不同”。

“他好像是腦貧血引起的。”吳清源回憶,“其實,木谷實先生在段位賽里也出現過因腦貧血而倒下的情況,那時他也是在長椅上躺了30分鐘,據說他是一邊休息一邊想好了下一手。”

吳清源在自傳中澄清:“那天,還有作家川端康成先生等幾個人在場,當時既沒有發生木古先生流鼻血的事,更沒有木古先生痛苦地躺在走廊上的情景,這是很清楚的事實。當時只是木古先生躺在長椅上,而我盯著棋盤上的棋子在悶頭計算——不過如此而已。”

比賽進行到第五局,吳清源以4:1領先。對于木谷實來說,此時的處境就像大半個身子被推到懸崖外一樣危險,如果再落敗一局,就會被降級,這是作為棋手所不能容忍的恥辱。為了表明獲勝的意志,第六局,木谷實將原本的長發推成光頭,決心剃發明志。但最終,吳清源還是以5勝1負的成績,將木谷實打降了格。

自此之后,吳清源先后與雁金準一、藤澤庫之助、巖本薰、橋本宇太郎等多位一流棋手進行了“升降十番棋”。其中,藤澤庫之助曾與吳清源三次對戰十番棋,但結局總是以降級告終。在第三次對局中,藤澤甚至懷揣辭呈,抱著如果不獲勝就退出日本棋院的決心去對戰,無奈最后仍是落敗。后來,藤澤庫之助改名為藤澤朋齋,才重新回到日本棋壇。

“我下了17年的十番棋,打敗了所有能夠成為對手的棋手。”吳清源回憶。這種擂臺爭霸賽形式的“升降十番棋”一直進行到1956年。最后因為再也找不到能夠與吳清源平等對局的對手,十番棋宣告終止。

17年的十番棋升降賽,除了主辦方因顧及棋界元老雁金準一的名譽,強行無限期暫停雙方的比賽以外,吳清源令當時日本棋壇所有一流人物全部降級,有的甚至降了兩級,創造了一個圍棋界至今傳頌的“吳清源十番棋時代”。

轉折

吳清源的圍棋時代終結于一次車禍。1961年8月,在穿過人行橫道時,吳清源被一輛印刷所送校樣的摩托車撞倒,頭部受創。此后,吳清源漸漸淡出了圍棋一線比賽,開始把主要精力放在圍棋教學和研究上。

在很長一段時間里,摩托車事故給吳清源留下了嚴重的后遺癥,甚至一度引起精神錯亂。有一次在朋友家中,吳清源又進入了錯亂的狀態,在廁所里怎么也出不來了。“當時我神志模糊,不知道該怎樣走出廁所。”

在比賽中,除了頭痛,吳清源還要“拖著一條腿”。由于在對局中無法盤腿坐下,他只能坐椅子。但是,有些棋手不坐在榻榻米上就不能下棋,于是就出現了一種看起來很奇怪的對局場景:吳清源坐在椅子上,對手在搭起的臺子上再鋪上榻榻米坐著。

那時,吳清源的比賽成績也開始變得十分糟糕,幾次參加“名人”挑戰賽,都沒有得到挑戰權。在第二期和第三期的“名人”挑戰賽上,吳清源還都拿到了第二名,“這也算馬馬虎虎”。但第四期時,吳清源8戰8敗,這是他到日本后的第一個八連敗。比賽的情況變得越來越差,唯一令他欣慰的是,自己的徒弟逐漸開始在棋壇中嶄露頭角。

吳清源初見愛徒林海峰,是在他1952年訪問臺灣省的時候。當時,吳清源剛下飛機,便被邀請到中山堂,與“天才少年”林海峰下一局測試棋。

當時林海峰只有10歲,因此,吳清源在測試棋中讓了林海峰六子。比賽進行到一半的時候,林海峰的棋完全不行了,眼看馬上要輸掉比賽。就在這時,林海峰忽然爆發出一股力量,將局勢挽回不少。

“后來才聽說,原來事先有臺灣的一流高手幫助林海峰研究對策……也就是說,周圍的人事先教的定式根本就是不行的。如果林海峰一開始就根據自己的想法下的話,結果可能反而會更好。”雖然測試棋的結果還是吳清源贏了,但他卻從中意外發現了林海峰的圍棋天賦。

測試棋之后,臺灣的圍棋協會理事長周至柔問吳清源:“如果林少年去日本的話,能不能下到六段或七段?”吳清源回答:“要盡早讓他去日本留學。”

兩個月后,林海峰到了日本。當時吳清源住在箱根的仙石原,距離東京很遠。臺灣圍棋協會只好把林海峰托付在東京某個有聲望的華僑家里,讓他作為日本棋院的院生學習圍棋。

由于只是一個10歲的孩子,在日本人生地不熟,與父母分別,語言也不通,林海峰顯得有些無所適從。“我聽說他為了打發時間,就坐在山手線電車上轉了一圈又一圈,”吳清源回憶,“這樣下去可不行,所以,(我)又把他托付到了京都的華僑朱澗義先生的家里,并讓他去日本棋院京都支部的藤田悟郎先生家里修業。”

因為吳清源和林海峰離得很遠,所以兩人只能進行通信教學:朱澗義將林海峰下的棋譜抄下來寄給吳清源,然后吳清源做一些簡單的評注再寄回去。這樣的通信教學一直持續到林海峰升到三段為止。“因為受過臺灣方面的拜托,所以我的責任也很大。”吳清源說。

1955年,來到日本3年之后,林海峰成為初段。1965年,23歲的林海峰在第四期的“名人”挑戰賽上獲得冠軍,成為歷史上最年輕的“名人”,這一度成為吳清源最得意的一件事。

吳清源的另一位弟子芮乃偉,是世界圍棋歷史上第一個女子九段棋手,現今活躍在韓國棋壇。2000年,芮乃偉不僅戰勝了韓國一流棋手曹薰鉉九段,而且還戰勝了被稱為“世界第一人”的李昌鎬九段。盡管芮乃偉是中國人,但卻獲得了韓國的“國手”頭銜。“這是圍棋界劃時代的大事。”吳清源驕傲地說。

芮乃偉曾不止一次地感嘆自己師從吳清源的幸運:“當時師父的許多布局思路和具體招式,已經和正在成為當今棋壇的流行下法。”父親去世的前3天,他把我們三兄弟叫到病床前。他把練字用的字帖交給了大哥,把小說交給了二哥,交給我的是棋子。這也算是父親給我們的遺囑吧。之后,大哥做了官,二哥成了文學家,而我成了一名棋手,完全如父親生前期待的一樣。”吳清源在自傳中如此記述。

自從踏入棋壇以來,吳清源為圍棋帶來的新思維、新創造,直接影響了圍棋理念的變遷和發展。金庸曾說:“古今中外,我最佩服的人是誰?古人是范蠡,今人是吳清源。但在兩千年的中日圍棋史上,恐怕沒有第二位棋士足與吳清源先生并肩。”

步入晚年以來,吳清源一直致力于研究“21世紀圍棋——六合之棋”,促進圍棋國際化和中國圍棋的發展。到了21世紀,吳清源又不止一次地提到“總要活到100歲,事情才能做完”。現在,吳清源已經過完了他的第99個的生日,按照福建當地的習俗,吳清源算來已經整整100歲了。

養家

1925年,父親去世之后,圍棋便成了吳清源支撐一家生活的主要經濟來源。吳清源的二哥吳炎回憶:“父親喪事辦完之后,我們面臨的一個大問題是今后如何生活。大哥在中學念了一年書,父親死后只得失學。我當時12歲,已經知道家境敗落,苦難日子就要到來。清源弟也了解這一點,但他仍然每天打棋譜,埋頭研究圍棋。”

吳清源每日沉迷于圍棋,引起了大舅的強烈不滿。有一天,大舅來到家中,看到外甥吳清源又坐在桌前埋頭打棋譜,十分生氣:“不要整天下棋,下棋沒有用,將來能拿下棋吃飯嗎?”話剛落音,吳清源便脫口說道:“能,我將來就靠下棋吃飯!”聽到外甥如此堅定的回答,大舅一時無話可說,只得冷笑幾聲離開。當時,吳家只能依靠變賣舊物(主要是書籍、字畫)來維持生活。

1925年,段祺瑞出任北洋軍閥政府臨時執政,段府中網羅了包括顧水如、過旭初在內的很多圍棋名手。迫于生計,吳清源的母親托人將吳清源引薦給段祺瑞,希望能夠得到接濟。

當時,吳清源“圍棋天才”的名聲早已傳到段祺瑞的耳中。看到吳清源棋藝高超,段祺瑞十分欣喜,允諾以資助學費的名義,每月給吳清源100塊大洋。“親友們聽到都很嘆賞。這一下把我們的大舅堵得閉口無言。我家的生活費也就有了來穩。”吳炎自豪地說。自此,吳清源每天早晨都會到段祺瑞的府中下棋。

段祺瑞有一個慣例,每逢周日清早,棋手們就會聚集在他的宅中和他下棋,然后一起吃早飯。吳清源到段府作棋客之初,段祺瑞只是讓他和其他棋手下棋,自己在一旁觀戰。一天早晨,段祺瑞準備親自跟吳清源拼殺一盤。

為了顯示自己的氣度,段祺瑞強行讓了吳清源二子。起初,吳清源并不知道段祺瑞的棋力如何,“只知道他下棋很快”。而且作為一個年僅11歲的孩子,吳清源既不懂得其中的人情世故,也不了解段祺瑞下棋的“規矩”,一開局便奮力拼殺,將對方殺得七零八落。一旁觀戰的棋手們見到如此場景,個個心驚膽戰。

“看我是孩子,他就下無理手想欺負我,最后我抓住他的破綻,贏了那盤棋。”吳清源回憶說,“但實際上,他喜歡贏棋。大家都知道他這個脾氣,為了討好他,就都故意讓著他,輸給他——沒想到卻讓我這樣一個毛孩子贏了他。”

段祺瑞的好勝心強,門客們也都知道他的“規矩”,常常故意讓他取勝,因此,段祺瑞成了“常勝將軍”。只有他的兒子段宏業不讓他,每次和他下棋都是必勝。輸棋之后,段祺瑞就會憤怒地沖著段宏業說:“你就會下棋!”

輸給吳清源之后,段祺瑞心情大壞,一個人走進屋里就沒有再出來,甚至連早飯也沒有和棋手們一起吃。不久之后,北京《晨報》副刊登出了這樣一則報道:“段執政一日與吳清源對弈,大敗,憤然拂袖而起,進入內室……”

吳清源再次見到段祺瑞時,已經是月底。“因為(他)答應過以學費的名目給我錢,所以第二次見他的時候,我直接對他說:‘請給我學費。’”見吳清源如此直白地要錢,一個堂堂的執政也不好跟一個小孩去計較,只好拿出100塊大洋給吳清源。“那以后,他答應過的學費還是如期如數地給了我”,只是“他沒有再與我下棋”。

1926年,段祺瑞在政治斗爭中失利下野,退居天津,吳清源一家只能再次依靠變賣家產度日。為了生計,吳清源來到北京中央公園(現中山公園)的“來今雨軒”下棋,因為會有“喜歡下棋的有錢人提供獎品”。在這里,吳清源連戰連勝,多次拿到了硯臺、花瓶之類的獎品。福建省圍棋協會會長施群說:“吳清源當時雖然只有十一二歲,但國內卻已經沒有能與他對局的棋手了。”

20世紀的前60年,日本棋壇代表著世界圍棋的最高水準。1928年10月,在母親和大哥的陪同下,吳清源來到日本。在經濟上,日本棋院的總裁大倉喜七郎答應每月資助吳清源200日元生活費。當時,日本剛畢業的大學生一個月工資只有40日元,“200日元在當時可是一筆巨款”。

不過,這每月200日元的資助是有條件限制的——僅限兩年,大倉希望用這兩年的時間來看清吳清源是否能夠成為真正的專業棋手。到了第三年的段位賽,吳清源取得了很好的成績,依靠比賽贊助費和圍棋授課的收入,吳家的生活有了保障。

新舊對抗

1987年,日本《圍棋俱樂部》雜志向加藤正夫、武宮正樹、林海峰、趙治勛、小林光一、大竹英雄等6位一流棋手征求意見:誰是圍棋史上的最強者?加藤、武宮、林、趙4人一致認為是吳清源;而小林和大竹認為,由于歷代圍棋高手所處的時代背景不同,把他們放在一起比較是很困難的,但如果非要選出其中的強者,大致可以列出3位:道策、秀策、吳清源。

道策是日本近代圍棋的開山鼻祖,秀策被認為是圍棋黃金時期(19 世紀中期)最偉大的棋士。吳清源能夠與“前圣”(道策)、“后圣”(秀策)并駕齊驅,很大一部分要歸功于新布局法為他在棋界奠定的地位。

自幕府時代開始,日本圍棋形成了很多棋理,這些棋理經過時代的變遷,逐漸演變為棋手們不可逾越的教條。1933年,19歲的吳清源與好友木谷實嘗試突破教條,創立“新布局理論”,在棋界引起軒然大波。棋壇的很多權威無不視之為歪理邪說。

1933年,讀賣新聞社主辦由五段以上棋手參加的淘汰制“日本圍棋錦標賽”,奪冠者將與本因坊秀哉九段對局。吳清源在半決賽中戰勝木谷實,決賽中戰勝師兄橋本宇太郎,獲得冠軍。據說,吳清源奪冠之后,讀賣新聞社的社長正力松太郎,竟然握著橋本的手說:“真是輸得太好了。”

“這種‘感謝’方法是很奇怪的。”吳清源在回憶錄中記述,“其實,讀賣新聞社特別想讓繼承了本因坊的名人(秀哉)接受我的新布局的挑戰,他們期待著這種新舊對抗能引起社會的廣泛注意。”

秀哉號稱“20年不敗”,是棋壇響當當的權威人物,同樣也是吳清源等人圍棋革命的最大反對者之一。

1933年10月16日,吳清源與秀哉的對局開始。執黑棋的吳清源第一手下在“三三”。“三三”這種下法被“前圣”道策稱為“鬼門”,屬于禁忌走法。而本因坊當時有傳統,采用這種走法的棋手,將會被逐出師門。因此,誰都不敢下這樣的棋。

“和名人的對局,我的第一手就向傳統發起了挑戰。”吳清源的開場“著實讓名人吃了一驚”。“我比較討厭下‘定式’,所以到了日本之后,就一直下‘星’‘三三’。從這一點講,我從到了日本開始就一直在下新布局。”

接下來,吳清源仍按照自己研究的新布局進行對戰,這些布局與以往的常識完全不同,引起了在隔壁觀戰的本因坊弟子很大的震動,因為“這完全和本因坊一門所教的布局背道而馳”。

不僅如此,吳清源的創新走法也轟動了整個日本棋界。“這樣的對局使得《讀賣新聞》的銷量直線上升,正力社長一定很高興吧。”吳清源開玩笑說。1933年11月,由吳清源與木谷實共同研究的《圍棋革命——新布局法》一書出版。上市的第一天,出版社的門前就排起了長隊。“圍棋書的銷量那么好是前所未有的。”吳清源說。

1934年1月29日,這局震動整個日本的圍棋大賽,歷經三個半月終于結束。棋局一直到159手都是秀哉在苦戰,為此,秀哉曾多次在比賽期間提出暫停。直到第160手的一個妙手,秀哉才逆轉局勢,險勝吳清源。而這第160手的妙招在事后也引發了不少爭議。

棋界一直有傳說,比賽暫停期間,秀哉的弟子都聚集到他的家中,每天都在研究當天的實戰棋譜,大家一邊討論,一邊考慮對策。而這第160手的妙棋,就是由秀哉的得意弟子前田陳爾五段所想出。

“這局棋本來就引起了社會上的極大關注,更何況局面又是執黑的我占優勢,所以對本因坊一門來說,這是豁出命的決戰。”吳清源說。

賽后,包括木谷實在內的很多人都認為,秀哉在賽中多次提出暫停,回家和弟子們研究策略,把一局棋延長至三個月,這種做法未免有失公正。此后,日本棋院規定,以后的每局比賽必須當天結束,不得拖延。“封手”制度也因此得以實現,即在比賽暫停或中斷的時候,對局者事先將下一手寫下來,然后封存起來。

雖然這次新舊對抗是以秀哉的勝利告終,但是新布局法卻因此更加流行,甚至前田陳爾在師父秀哉過世之后,也改以新布局出招。有民意調查顯示,吳清源賽后在日本的知名度僅次于天皇。

稱霸日本棋壇17年

十番棋是日本江戶時代就有的比賽,比賽失敗者將降級,以此表示弱者不具備與強者競爭的能力,因而又稱升降賽。按照日本圍棋傳統,在升降賽中被降級,是棋手一生中最大的恥辱。所以,這是一種事關一名棋手名譽的比賽,“其激烈程度絕不亞于真刀實槍的對拼”。吳清源就是以十番棋這樣的決斗,征服了日本棋壇。

1938年,被譽為“不敗之名人”的本因坊秀哉宣告引退棋界。日本棋院為了隆重紀念這一歷史事件,決定為秀哉舉辦一場引退棋賽。消息一傳出,舉國上下為之轟動。與“不敗之名人”進行最后的告別賽,成了眾多圍棋精英的奮斗目標。

在“名人引退棋挑戰者選拔賽”中,木谷實打敗了包括吳清源的老師瀨越憲作在內的各大高手,獲得了向秀哉挑戰的資格,并最終取得引退戰的勝利。一般來說,秀哉引退之后,木谷實將成為圍棋界第一人。但由于吳清源當時在養病,無法參加選拔賽,因此有人提出,要確定誰是棋界第一人,還得讓木谷實與吳清源一決高下。

讀賣新聞社的文化部記者向木谷實提議:“想不想和吳清源先生下十番棋?”木谷實本人也希望打敗吳清源,他放出話來:“只要能打敗吳,下幾十局也沒什么。”至此,作為吳清源畢生成就之一的“升降十番棋”拉開了序幕。

1939年9月,吳清源與木谷實的十番棋對局開始。作為特別對局,這場比賽的時間也被定得很長,一局棋要下3天。到了第三天,木谷實突然“砰”地一聲倒在地上。

后來,讀賣新聞社針對此事刊登報道《木谷氏鼻血!吳氏視而不見繼續長考》:“走廊上,用時所剩不多的木古先生苦悶地躺在那里……不久吳七段下定決心地抬起頭,朝著走廊喊:‘木古先生,怎么辦?還休息嗎?我要下了。’”文章將吳清源描寫得有些冷酷無情,以至于讓吳清源在后來遭受到很多麻煩,甚至收到恐嚇信。然而,“實際情況完全不同”。

“他好像是腦貧血引起的。”吳清源回憶,“其實,木谷實先生在段位賽里也出現過因腦貧血而倒下的情況,那時他也是在長椅上躺了30分鐘,據說他是一邊休息一邊想好了下一手。”

吳清源在自傳中澄清:“那天,還有作家川端康成先生等幾個人在場,當時既沒有發生木古先生流鼻血的事,更沒有木古先生痛苦地躺在走廊上的情景,這是很清楚的事實。當時只是木古先生躺在長椅上,而我盯著棋盤上的棋子在悶頭計算——不過如此而已。”

比賽進行到第五局,吳清源以4:1領先。對于木谷實來說,此時的處境就像大半個身子被推到懸崖外一樣危險,如果再落敗一局,就會被降級,這是作為棋手所不能容忍的恥辱。為了表明獲勝的意志,第六局,木谷實將原本的長發推成光頭,決心剃發明志。但最終,吳清源還是以5勝1負的成績,將木谷實打降了格。

自此之后,吳清源先后與雁金準一、藤澤庫之助、巖本薰、橋本宇太郎等多位一流棋手進行了“升降十番棋”。其中,藤澤庫之助曾與吳清源三次對戰十番棋,但結局總是以降級告終。在第三次對局中,藤澤甚至懷揣辭呈,抱著如果不獲勝就退出日本棋院的決心去對戰,無奈最后仍是落敗。后來,藤澤庫之助改名為藤澤朋齋,才重新回到日本棋壇。

“我下了17年的十番棋,打敗了所有能夠成為對手的棋手。”吳清源回憶。這種擂臺爭霸賽形式的“升降十番棋”一直進行到1956年。最后因為再也找不到能夠與吳清源平等對局的對手,十番棋宣告終止。

17年的十番棋升降賽,除了主辦方因顧及棋界元老雁金準一的名譽,強行無限期暫停雙方的比賽以外,吳清源令當時日本棋壇所有一流人物全部降級,有的甚至降了兩級,創造了一個圍棋界至今傳頌的“吳清源十番棋時代”。

轉折

吳清源的圍棋時代終結于一次車禍。1961年8月,在穿過人行橫道時,吳清源被一輛印刷所送校樣的摩托車撞倒,頭部受創。此后,吳清源漸漸淡出了圍棋一線比賽,開始把主要精力放在圍棋教學和研究上。

在很長一段時間里,摩托車事故給吳清源留下了嚴重的后遺癥,甚至一度引起精神錯亂。有一次在朋友家中,吳清源又進入了錯亂的狀態,在廁所里怎么也出不來了。“當時我神志模糊,不知道該怎樣走出廁所。”

在比賽中,除了頭痛,吳清源還要“拖著一條腿”。由于在對局中無法盤腿坐下,他只能坐椅子。但是,有些棋手不坐在榻榻米上就不能下棋,于是就出現了一種看起來很奇怪的對局場景:吳清源坐在椅子上,對手在搭起的臺子上再鋪上榻榻米坐著。

那時,吳清源的比賽成績也開始變得十分糟糕,幾次參加“名人”挑戰賽,都沒有得到挑戰權。在第二期和第三期的“名人”挑戰賽上,吳清源還都拿到了第二名,“這也算馬馬虎虎”。但第四期時,吳清源8戰8敗,這是他到日本后的第一個八連敗。比賽的情況變得越來越差,唯一令他欣慰的是,自己的徒弟逐漸開始在棋壇中嶄露頭角。

吳清源初見愛徒林海峰,是在他1952年訪問臺灣省的時候。當時,吳清源剛下飛機,便被邀請到中山堂,與“天才少年”林海峰下一局測試棋。

當時林海峰只有10歲,因此,吳清源在測試棋中讓了林海峰六子。比賽進行到一半的時候,林海峰的棋完全不行了,眼看馬上要輸掉比賽。就在這時,林海峰忽然爆發出一股力量,將局勢挽回不少。

“后來才聽說,原來事先有臺灣的一流高手幫助林海峰研究對策……也就是說,周圍的人事先教的定式根本就是不行的。如果林海峰一開始就根據自己的想法下的話,結果可能反而會更好。”雖然測試棋的結果還是吳清源贏了,但他卻從中意外發現了林海峰的圍棋天賦。

測試棋之后,臺灣的圍棋協會理事長周至柔問吳清源:“如果林少年去日本的話,能不能下到六段或七段?”吳清源回答:“要盡早讓他去日本留學。”

兩個月后,林海峰到了日本。當時吳清源住在箱根的仙石原,距離東京很遠。臺灣圍棋協會只好把林海峰托付在東京某個有聲望的華僑家里,讓他作為日本棋院的院生學習圍棋。

由于只是一個10歲的孩子,在日本人生地不熟,與父母分別,語言也不通,林海峰顯得有些無所適從。“我聽說他為了打發時間,就坐在山手線電車上轉了一圈又一圈,”吳清源回憶,“這樣下去可不行,所以,(我)又把他托付到了京都的華僑朱澗義先生的家里,并讓他去日本棋院京都支部的藤田悟郎先生家里修業。”

因為吳清源和林海峰離得很遠,所以兩人只能進行通信教學:朱澗義將林海峰下的棋譜抄下來寄給吳清源,然后吳清源做一些簡單的評注再寄回去。這樣的通信教學一直持續到林海峰升到三段為止。“因為受過臺灣方面的拜托,所以我的責任也很大。”吳清源說。

1955年,來到日本3年之后,林海峰成為初段。1965年,23歲的林海峰在第四期的“名人”挑戰賽上獲得冠軍,成為歷史上最年輕的“名人”,這一度成為吳清源最得意的一件事。

吳清源的另一位弟子芮乃偉,是世界圍棋歷史上第一個女子九段棋手,現今活躍在韓國棋壇。2000年,芮乃偉不僅戰勝了韓國一流棋手曹薰鉉九段,而且還戰勝了被稱為“世界第一人”的李昌鎬九段。盡管芮乃偉是中國人,但卻獲得了韓國的“國手”頭銜。“這是圍棋界劃時代的大事。”吳清源驕傲地說。

芮乃偉曾不止一次地感嘆自己師從吳清源的幸運:“當時師父的許多布局思路和具體招式,已經和正在成為當今棋壇的流行下法。”

主站蜘蛛池模板: 精品亚洲麻豆1区2区3区| 香蕉久久国产超碰青草| 日韩 欧美 小说 综合网 另类| 亚洲视频免费在线看| 国产真实乱了在线播放| 婷婷亚洲综合五月天在线| 真实国产乱子伦高清| av在线5g无码天天| 亚洲人成成无码网WWW| 人妻无码AⅤ中文字| 国产成人在线小视频| 日韩无码真实干出血视频| 欧美中文字幕第一页线路一| 国产成人h在线观看网站站| 女人毛片a级大学毛片免费| 一级毛片无毒不卡直接观看| 日韩免费毛片视频| 国产精品福利尤物youwu | 91视频日本| 亚洲清纯自偷自拍另类专区| 国产网站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九九视频| 亚洲h视频在线| 操操操综合网| 亚洲成人免费在线| 久久精品国产免费观看频道| 全部免费特黄特色大片视频| 亚洲伊人久久精品影院| 无码国内精品人妻少妇蜜桃视频| 国产成年无码AⅤ片在线 | 亚洲an第二区国产精品| 欧美视频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性久久久久| 国产成人高清精品免费软件| 老司机aⅴ在线精品导航| 麻豆国产在线不卡一区二区| 国产乱子伦视频在线播放| 欧美爱爱网| 香蕉视频在线观看www| 久久精品无码中文字幕| 免费无码一区二区| 国内丰满少妇猛烈精品播| 伊人网址在线| 国产日韩欧美在线播放| 日韩精品无码不卡无码| 国内精自线i品一区202| 在线视频亚洲欧美| 成人蜜桃网| 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久无码软件| 日韩在线播放中文字幕| 18禁高潮出水呻吟娇喘蜜芽| 一本大道香蕉高清久久| 18禁高潮出水呻吟娇喘蜜芽| 91香蕉视频下载网站| 亚洲欧洲日产国产无码AV| 内射人妻无码色AV天堂| av在线无码浏览| 久久精品国产免费观看频道| 亚洲无码视频喷水| 国产成人综合久久精品尤物| 97视频在线观看免费视频| 国产精品所毛片视频| 亚洲欧洲日韩综合色天使| 欧美a在线视频| 国产精品尹人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精品男人的天堂下载| 蜜桃视频一区二区| 国产免费网址| 伊人天堂网| 91亚洲精品国产自在现线| 伊人AV天堂| 日韩av手机在线| 亚洲大学生视频在线播放| 欧美亚洲一二三区| 亚洲大学生视频在线播放| 亚洲第一成年免费网站| 麻豆AV网站免费进入| 亚洲精品免费网站| 久热中文字幕在线| a毛片在线播放| 亚洲bt欧美bt精品| 精品日韩亚洲欧美高清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