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文艷
【摘 要】為了適應現代企業發展要求,建立現代企業制度,要正確分析對企業進行財務分析。本文就償債能力分析指標簡要地談談現代企業財務分析改進和完善的方法。
【關鍵詞】償債能力分析指標;流(速)動比率
隨著我國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和完善,現代企業的建立,新《企業財務通則》、新《企業財務準則》的實施,企業如何進行財務分析評價,成為實踐急需解決的問題。企業行為要求日趨規范,科學評價分析生存和發展基礎的償債能力,盈利能力以及資產營運能力就顯得尤為重要。
在實踐中,我發現常見的流動比率、速動比率、資產負債率等償債能力分析指標雖然在一定程度上能滿足償債能力,但存在很多不足之處。現提出一些改進和完善的指標和方法,求教大家。
一、流(速)動比率局限性的原因
(一)這主要是由于會計信息數據提供者的利益關系和信息不對等原因,計算流(速)動比率的數據常常被扭曲。
根據現代企業理論,企業的實質是“一系列契約的聯結”由于各契約關系人之間存在利害沖突,經濟人的逐利本質和契約的不完備性,部分契約關系人,便有動機和機會。通過改變會計數據進行利潤操作,以實現自身利益最大化,從而導致計算流(速)動比率的數據被扭曲。
信息經濟學理論也告訴我們,在信息不對稱現象普遍存在的情況下,由于代理人總是比委托人擁有更多的信息,當這種信息是會計信息時,代理人便有動機進行利潤操縱,將信息優勢轉化為利益優勢,。因此,存在通過某些會計處理和交易活動來美化企業財務指標的可能,即所謂粉飾效應。用于美化企業財務指標的這些會計處理和交易活動,也將導致計算流(速)動比率的數據被扭曲。
有資料顯示,以2006年CPA出具有保留意見的審計報告和被CPA出具有說明意見的審計,報告所涉及的問題為切入點,對A股公司的利潤操作進行實證研究和分析,發現有利潤操作的現象不少,其中通過虛列應收賬款,少提準備確認銷售,或將下一年賒銷提前列賬,少轉銷售成本增加存款金額等操縱的利潤方式為最多,其結果都將是導致計算流(速)動比率的數據被扭曲。
(二)流(速)動比率不能量化地反映潛在的變現能力因素和短期債務。
流(速)動比率是通過流(速)動資產規模與流動負債規模之間的關系,來衡量企業資金流動性的大小,判斷企業短期債務到期前可以轉化為現金用于償還流動負債的能力。而實際上,由于計算流(速)動比率指標的數據都是來自于會計報表,有一些增加企業變現能力和短期債務負擔的因素沒有在報表的數據反映出來,會影響企業的短期償債能力,有的甚至影響比較大。
增加企業變現能力的因素主要有:
a .可動用的銀行貸款指標:銀行已同意,企業未辦理貸款手續的銀行貸款現額,可以隨時增加企業的現金,提高支付能力,這一數據不反映在報表中,必要時應在財務情況說明書中予以說明。
b. 準備很快變現的長期資產:由于某種原因,企業可能將一些長期資產很快出售變為現金,增加短期償債能力。企業出售長期資產一般情況下都是要經過慎重考慮的,企業應根據近期利益和長期利益的辯證關系,正確決定出售長期資產的問題。
C.償債能力的信譽:如果企業的長期償債能力一貫很好,有一定的聲譽,在短期償債方面出現困難時,可以很快地通過發行債券和股票等辦法解決資金的短缺,提高短期償債能力。這個增加變現能力的因素,取決于企業自身的信譽和當時的籌資環境。
(2)增加企業短期債務的因素:a記錄的或有負債:或有負債是有可能發生的債務,按我國《企業會計準則》規定,對這些或有負債并不作為負債登記入賬,也不在報表中反映。只有已辦貼現的商業承兌匯票作為附注列示在資產負債表的下端,其它的或有負債包括售出產品可能產生的質量事故賠償、尚未解決的稅額爭議可能出現的不良后果,訴訟案件和經濟糾紛案可能敗訴并需賠償等等,都沒有在報表中反映。這些或有負債一旦成為事實上的負債,將會加大企業的償債負擔。
b 擔保責任引起的負債:企業有可能以自己的一些流動資產為他人提供擔保,如為他人向金融機構提供擔保,為他人購物擔保或為他人履行有關經濟責任提供擔保等。這種擔保有可能成為企業的負債,增加償債負擔。
二、改進方法
為彌補流(速)動比率的局限性,較為客觀地評價企業的短期償債能力,建議改用以下三個指標評價企業的短期償債能力:
1、超速動比率:用企業的超速動資產(貨幣資金+短期證券+應收票據+信譽高客戶的應收賬款凈額)來反映和衡量企業變現能力的強弱評價企業短期償債能力的大小。計算公式如下:
超速動比率=(貨幣資金+短期證券+應收票據+信譽高客戶的應收賬款凈額)/流動負債
由于超速動比率的計算,除了扣除存貨以外,還從流動資產中去掉其他一些可能與當前現金無關的項目(如信譽不高的客戶的應收款凈額),因此,能夠更好地評價企業變現能力的強弱和償債能力的大小。
2、負債現金流量比率:負債現金流量比率是從現金流動角度來反映企業當期償付短期負債能力的指標。計算公式如下:負債現金流量比率=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年末流動負債—年初流動負債)。
我們知道,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來源于現金流量表,年末(初)流動負債來源于資產負債表,由于有利潤的年份不一定有足夠的現金來償還債務。所以利用以收付實現制為基礎的負債現金流量比率指標,能充分體現企業經營活動所產生的現金凈流量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保證當期流動負債的償還,直觀地反映企業償還流動負債的實際能力,因此用該指標評價企業償債能力更為謹慎。
3、支付保障率:它是從動態角度衡量公司償債能力發展變化的指標,反映公司在特定期間實際可動用現金資金能夠滿足當期現金支付的水平。基本公式為:現金支付保障率=(本期可動用現金資源/本期預計的現金支付數)*100%
本期可動用的現金資源包括期初現金余額加本期預計現金流入額,本期預計的現金支付數即預計的現金流出量。
現金支付率高,說明企業的現金資源能夠滿足支付的需要,如果該比率達到100%,意味著可動用現金剛好能用于現金支付,按理說這是一種理想的保障水平。即可保證現金支付需要,又可以使保有現金的機會成本降至最低,如果該比率超過100%,就意味著保證支付所需后,企業還能保持一定的現金余額來滿足預防性和投機性需求。若超過幅度太大,就可能使保有現金的機會成本超過滿足支付所帶來的收益,不符合成本—效益原則:如果該比率低于100%,顯然會削弱企業的正常支付能力,有可能引發支付危機,使企業面臨較大的財務風險。
綜上所述,是本人在學習中的一點看法,還有許多不足,有待于以后的實踐工作中不斷地完善與改進。
參考文獻:
[1]《企業財務通則》、《工業企業財務制度》、《企業會計準則》、《證券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