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專業化建設是對專業自身的不斷成熟、不斷提升和不斷創新的過程,它既是教育觀念的更新,也是一個實踐探索的過程。隨著中國普通高等教育從高速發展到穩步提高的轉化,專業化建設正在成為高校各專業提升層次和人才培養質量的發展目標。本文結合歷史專業的特點,從自身的實踐探索經歷出發,探討實踐與創新在專業化建設中的重要意義。
[關鍵詞]歷史;專業化;實踐;創新
[中圖分類號]G642.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9 — 2234(2013)11 — 0178 — 02
高校專業化建設從本質上而言,根本目的是提高專業整體水平和人才培養質量,為社會經濟文化建設服務,這是經歷改革開放后高校專業擴張性發展時期后,現實對高校專業建設提出的新要求,也是當前高校專業建設發展的必由之路。專業化建設的核心是自我完善與提高,培育專業特長,使專業在自身領域的理論研究與實踐中的不斷成熟、不斷提升、不斷創新的過程,形成自己的專業特點和達到高層次的專業水平。近十多年來,齊齊哈爾大學歷史專業本著在社會中磨礪、在實踐中求是的建設理念、從理論與實踐上探索自身專業化建設的途徑,逐步形成了以突出實踐教學改革為突破口,以培養學生實踐創新能力為重點的專業人才培養特色。
一
實踐出真知,說明了一個樸實而深刻的道理,真正的學識一定是來自于實踐,或必然要經過實踐的檢驗。長期以來,重理論而輕實踐是高等教育中普遍存在的一種現象,實踐能力不足,創新意識淡薄,成為制約高等教育發展質量的瓶頸。
正確認識實踐在專業化建設中的地位與作用。首先,實踐是培養學生創新思想與能力的載體,實踐與創新從本質上體現的是人文主義精神,鼓勵個性發展,強調個人存在的社會價值,重視對獨立個性與責任感培養。發達國家在培養大學生的實踐與創新能力問題方面,重視對個人品質形成的研究與教育,對實踐的重視與對創新能力的培養有著成熟的經驗與成果,其理念與實踐是非常值得我們有選擇的學習與借鑒。實踐教學改革,培育創新型人才,從根本上是逐步改變大學教育中人才培養理念,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其次,實踐與創新能力是檢驗高校專業人才培養質量的重要標志。探討適當于國情與和高校校情的實踐與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是提高大學教育質量的迫切需要,更是國家的發展前途所系。建設創新型國家,必先有創新型人才,大學生是中國未來發展的人才基礎,建設創新型大學培養創新型人才的緊迫性與必要性就在于此。
歷史專業化建設應符合專業自身的特點。每一個專業都有自身的特點,歷史專業由于歷史與現實的原因決定了在現實社會發展階段中的地位,也決定了其不同于它專業的特點,充分認識到歷史專業的特點是進行專業化建設前題。如歷史專業是傳統文科專業,在現實的學校教育中,其重要性在于不可或缺,但其發展空間有限;歷史專業在傳統教學中注重理論說教而輕于實踐,教學效果受到一定的影響;歷史專業在高校專業中是不受重視的弱勢專業,在中學課堂上是非主流的附屬課程。這是不爭的事實,是教學改革必須面對的現實,因此,特色化建設就成為專業建設發展的必由之路。
專業化建設就是特色化建設。在現實社會中,缺少特色的專業是難以生存和發展的,特色需要在實踐中探索,實踐是特色化建設的基礎。因此,我們有必要從專業特色化的角度來探討實踐對專業化的特殊意義。特色建設是根據每一個專業的具體實際出發,因地制宜,探索專業的發展途徑,在現實中它不僅決定專業的前途,也關系到學校的生存與發展。專業化是不斷成熟和提升的過程,形成專業特色化是培育專業品質和風格的統一,專業特色化是專業生存與發展的需要,在高校眾多的相同或相近專業中,每個專業都有自己生存的空間與時間,歷史與現實狀態,探索與眾不同的專業發展道路,形成自己獨立的專業特點與風格,是成功專業的基礎。有專業的特色,才會有特色學校,才可能特色興校,特色專業培育特色人才,是教學質量的體現,只有特色的人才培養計劃才能培養出有特色的大學生,建設專業特色化以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為目標,是提高學校和學生社會競爭力的根本,是提升專業建設的整體水平,提高人才培養的質量、效益和人才競爭力的重要手段。齊齊哈爾大學歷史專業以特色建設為理念,以實踐為突破口,努力創新人才培養模式,使人才培養質量有了持續的提高,進而推動了自身的專業化建設。
二
長期以來,歷史專業居安思危,努力探討適合于專業發展和建設的途徑,在十多年的建設中,歷史專業逐步形成了的自己的特色專業發展理念,開放——面向社會,感悟真實;實踐——磨礪品質,知行合一;創新——追求卓越,與眾不同。,努力在實踐與創新中形成自己的專業氣質與風格。
歷史系的實踐活動注重創新性內涵,體現著歷史專業人才培養理念,活動以創新性為最高標準,注重其對學生獨立思考與創新能力的培養,使每項活動的策劃與設計都為學生搭建成為展示個性的社會與實踐活動舞臺,為學生創造獨立思考、自我選擇、勇于擔當的實踐平臺。
歷史專業實踐教學分化為四大部分,即科研實踐、專業實踐、綜合實踐和主題實踐。科研實踐是培育學術意識的學術能力,積極為學生創造參與科研學術活動的機會,組織學生參加學術會議,聆聽學術報告,參與學術研討,開闊學術視野,提高思維層次,與專家講座與座談,感悟學者風范與氣質,潛移默化地培育學生心中的學術舞臺;參與科研項目,在專家指導下進行科研基礎訓練,收集整理資料,查閱學術信息,審核校對文字,撰寫論文,發表文章,參與編書等,收獲榮譽,樹立自信。
專業實踐的目的是培養學生的專業能力與素養。歷史專業的專業實踐以參觀考察為基礎,注重學術意識與能力的培育。在實踐中,專家現場指導學生的田野考古與遺址考察,并指導學生撰寫調查報告,組織相關內容的講座與報告會,講授歷史、考古及文物方面的知識,使學生形成良好的專業知識與能力結構,鍛煉學生專業綜合能力,培養學生專業興趣與修養。專業實踐以齊齊哈爾及周邊地區歷史文化遺址考察為主,按照人才培養計劃安排,服從專業教學的需要,有計劃的進行。考察地點選擇具有重要歷史文化價值的歷史遺址為主,特別是齊齊哈爾及周邊地區的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以及具有重要歷史意義的近現代遺址遺跡。為保證專業實踐的有計劃進行,實踐方法因具體地點和條件而有所不同。如昂昂溪遺址是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很具代表性,路程較近,較為方便,是歷史系每年組織學生去進行田野考察的首選之地。為了達到良好的實習效果,昂昂溪考察基本上安排三天兩宿的時間,以保證考察質量。江橋抗戰遺址是國家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具有重要的思想教育內涵,其打響中國軍隊武裝抗戰第一槍的殊榮,使學生具有強烈的好奇心,是歷史系專業考察和科研交流以及開展綜合性社會實踐的理想場所,成為歷史系每年必要前往考察之地。同時,個別地方由于途較遠,經費不足,學生只能間隔一段時間前去參觀考察。專業實踐與科研能力培養相結合,專業實踐以考察文化遺址、遺跡和參觀博物館、紀念館為主,并與當地專家學者座談與交流,探討其歷史價值。每次考察后,組織學生撰寫調查報告或研究論文,組織考察匯報會。實踐證明,專業實踐在鍛煉學生的實踐能力,開闊學生的專業視野,培育學生的創進新意識方面具有重要意義。同時,對培養和提高學生的專業學習興趣和能力,提高教學質量也起到了積極有益的作用。近年來,歷史專業不斷地拓展實踐領域,為此,在實踐中與有關單位部門建立友好的合作關系,如市文物管理站、市博物館、昂昂溪遺址博物館、泰來江橋抗戰紀念館等有關區縣文物管理所等,建立實踐基地,聘請地方專家為社會實踐指導教師,指導學生撰寫專業考察報告。為進一步規范管理和制度化,歷史系成立了齊齊哈爾大學歷史文化考察隊,使實踐活動目標更加明確,開展每年定期和不定期的專業考察。
綜合實踐是歷史專業最具特色的實踐活動。歷史系綜合實踐活動具有鮮明的個性與挑戰性,活動選題具有現實意義和思想性,如:尋訪齊齊哈爾抗日老戰士活動,是一次對歷史人物的尋訪與調查活動,是一次深刻的愛國主義思想教育活動,同時,也是一次隔代人之間的對話與思想溝通,同學們付出辛苦,留下回味的感動。當學生們在主動地帶著鮮花或水果去老人家里走訪時,使我們感到了活動的意義;紀念改革開放三十周年調查活動中,300多名學生走進百姓生活小區和家庭,對比百姓生活三十年生活巨變,感悟著歷史發展進步的脈搏,是一次社會實踐活動,更是一次感動心靈之行;重走抗戰路,是一次對大學生精神和體質的雙重挑戰,兩天行程150里,需要勇氣。更需要信念。歷史系組織的大型實踐活動建立在學生興趣與好奇基礎上的,沒有任何形式主義與強制性要求,全部自愿參加,實際情況往往是由于規模或限制有的學生報名也不能參加,這也是歷史系實踐活動堅持十年,深受學生歡迎,形成了一定的規模與特色的重要原因。歷史專業的綜合性實踐創意新穎,體現時代主題,融能力鍛煉、思想品德教育為一體。實踐活動規模大,持續時間長,內容豐富,使學生在策劃、組織、溝通、寫作、體力鍛煉、人際交往等方面都得到了較全面的能力鍛煉。在活動中逐步學會獨立思考,學會做人。
專題實踐,是在鮮明的主題下進行的比較單一的實踐活動。如重要紀念日的紀念活動、學生教師基本能力的訓練、學生科研活動以及其它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主題的特點是目的明確,短小精悍,能夠起到經常調動學生實踐活動情緒的作用,使學生在大學期間在思想素質、專業素質、綜合能力等方面得到經常性的比較全面的訓練,使學生畢業后能更快更好地融入于社會。
歷史專業的實踐與創新活動,有力地推動歷史系專業化的建設,同時,在宣傳地方歷史文化,推動歷史文化宣傳與城市文明建設方面做了積極有益的工作。學生在實踐中,付出辛苦,收獲知識,培養能力,鍛煉體魄,充實內心,在潛移默化地改變著學生和教師的思想觀念。相信實踐出真知,實踐培養能力,孕育創新,更鑄造思想和品質。歷史專業的實踐與創新活動充分體現這樣一個理念:堅持不懈和務實求真,相信堅持是做人的原則,也是成事的原則,實踐不只是轟轟烈烈的一個活動過程,創新也不僅僅是靈感的閃現,相信細雨潤物的思想培育,日積月累的堅持,創新從擁有一個善于的思考的頭腦和勤于動手的習慣開始。
經歷了10多年的努力和堅持,歷史專業建設在實踐中探索,在創新中發展,形成了自己的專業特色,教學效果和人才培養質量得到了顯著提高,歷史專業畢業生當年考取研究生的比例年均30%左右,名列學校前茅,學生就業率也有顯著提升。學生是改革的受益者,也是對實踐改革活動效果的最權威的評論者,學生對活動的熱切期待,在活動中的充分自我表現,在文字中表達思想與思考,透過學生的行為與言語,可以感受到社會實踐活動對學生思想的影響,學生經歷著快樂與困難中的成長、成熟,形成獨立人格與創新意識,這正是社會所需要的。
〔責任編輯:卜亞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