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多歲的劉海民最近經常出差,感覺十分疲勞。遇到冷空氣襲來,出現發燒、咽痛、咳嗽,他當時認為是普通的感冒,隨意服用了一些感冒藥。一個星期后,小劉的感冒似乎還沒斷根兒,上班提不起精神,總感覺倦乏無力,小便時出現了血尿。到醫院一檢查,確認他得了腎炎。
感冒后引起腎病在臨床并不少見。秋冬季節氣溫變化很大,感冒病人明顯增多,隨之腎病患者也相應增加了。而腎病也最怕感冒、腹瀉等感染。一些腎病患者雖然病情穩定,但身體比較虛弱,天冷后因著涼或飲食不當導致感冒或拉肚子,就可引起腎病復發。
感冒時,病毒侵入人體,機體識別這些外來物(醫學上稱為抗原/半抗原),動員防御體系(免疫系統)產生抗體,當抗體與抗原結合后形成免疫復合物。在這種情況下雖可以消滅外來抗原(細菌或病毒),但形成的免疫復合物也會隨著血液循環運行到腎臟,沉積到腎組織,導致炎癥細胞浸潤,誘發炎性反應,從而引起腎炎。
腎病的每次反復都會使病情在原來的基礎上加重,這樣會加大治療難度,如果治療不及時,就可能發展到嚴重的尿毒癥。因此,秋冬季腎病病人一定要注意保暖,防止感冒,減少病毒入侵的機會。此外,還要多注意鍛煉身體以增強體質。如果感冒后突然出現疲倦乏力、嗜睡、腰痛、腰膝酸軟、血壓改變及貧血、浮腫等癥狀時,應及時到醫院做腎臟的全面檢查。(河北省雄縣醫院外科急診室 副主任醫師 蔡書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