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麗今年17歲,正讀高中。近一階段發現自己的內褲上總是粘著很多的分泌物,陰部瘙癢,而且氣味很重。她想是不是自己平時沒有注意個人衛生呢?于是她開始每天都使用溫水清洗外陰,還特地買了幾條較柔軟、吸水性強的棉內褲,勤換內褲,并使用了一些專門清洗外陰的藥物,誰知并沒有效果。
后來小麗在媽媽的帶領下,來到醫院做了常規檢查,醫生用棉簽細心取了她的子宮頸、尿道旁分泌物做了液基薄層細胞學后,將她的宮頸分泌物接種于GC培養基,進行細菌培養,又進行陰道鏡檢查取活體進行切片等幾項生化檢查,發現了癌前病變。
小麗一聽自己小小的年紀被確診宮頸癌,眼淚“刷”的掉了下來,年輕的母親也疑惑地瞪大眼睛望著醫生。她們無法接受這樣的現實,難道少女也易患宮頸癌嗎?
性生活是主因
宮頸疾病是指在女性宮頸區域發生的各種病變,它包括宮頸炎、宮頸損傷以及腫瘤、癌前病變、子宮內膜異位癥等。一般情況下,多發生于50歲左右的婦女。根據觀察證明:宮頸癌的發生大部分是由于早婚、多產、性行為頻繁引起的。但是隨著人們性觀念的開放,宮頸癌的發病率逐漸向青春少女轉移,其主要原因,就是青春期過早地發生了性行為。
性行為頻繁:現在的女性,雖然沒有早婚,但是由于不健康因素的影響,可能過早地有性行為;雖然沒有早孕,但可能暗地里做了多次人流。在所接觸的性伴侶中,由于男性包皮垢中有多種致病的細菌,尤其是致尖銳濕疣的人乳頭瘤病毒,過早過多地反復刺激年輕女子的下生殖道及子宮頸上皮,而青春期少女的子宮頸發育并未成熟,抵抗感染的能力相對較差,容易誘發婦科炎癥,免疫系統極容易遭受致癌因素的刺激,宮頸癌的發生率也就越高。
月經與生育:女性在月經期由于抵御細菌的能力有所下降,這個階段是感染性疾病的多發期,因此經期衛生尤為重要,否則感染的機會就會增加。而女性生育期間抵御疾病能力相對較差,多產容易造成產道損傷,這些都是發生宮頸疾病的因素。
男人性行為:如果男性的性伴侶相對越多,其性器官所攜帶的病毒越多,容易使對方感染。男性生殖器HPV感染很容易增加對方患宮頸癌。因為男性包皮過長、包皮內的污垢都是細菌和病毒的滋生場所,而這些極易通過性行為傳染給對方。如果不使用避孕套等,極易使對方宮頸發生病變。
治療要點及采取措施
宮頸癌早期的感覺有全身不適,白帶異常,下身疼痛,月經不調,還有不規則的出血現象,這些都是宮頸癌的癥狀。
女性要重視宮頸檢查。其實宮頸癌并非不治之癥,關鍵是要早期發現。已婚女性不妨每年做一次宮頸常規檢查或者宮頸刮片脫落細胞學檢查,這些檢查都是毫無痛苦的。一旦發現異常,可及時治療。
對宮頸癌的治療,目前手術切除是最好的治療方法。如果年齡較小,尚屬早期,手術切除可以保留卵巢,不影響其以后的工作和生活。針對青春期少女,可進行腹腔鏡手術,這種手術只在腹部留下幾個鑰匙孔大小的“眼”,出血量較少,腹腔鏡手術可以把肉眼看不清的癌細胞侵襲的部位全面探查,手術精確度很高,術后幾天就可恢復。
宮頸癌是完全可以預防的。如果女性在經期內注意衛生、不要過早進行性生活、少做人流、避免陰道炎、盆腔炎等發生,宮頸癌是完全可以預防的。
(江蘇省張家港市大新鎮新風學院
醫務室 顏士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