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籍善本的收藏與其他收藏品的不同之處在于其文獻價值,古籍的價值亦主要在閱讀和使用中體現,并已形成了獨立的收藏圈,甚至成為收藏市場的—只“藍籌股”。
近日,國內各大拍賣機構再度迎來了年末秋拍,其中不乏名目眾多的古籍藏品。在國內藝術品拍賣市場整體表現略顯冷清的情形下,古籍善本卻以其豐富的文化內涵和獨特的歷史價值在市場上呈穩健上揚趨勢。
而在早幾年前,古籍市場未被市場所認同,通過近兩年新生買家不斷地擴充,加之拍品的質量不斷提高,它的投資價值也就逐漸體現出來。在2007年時,一套明版書的價格可能也就三四千左右,而今同樣的一套書,價格就可以翻8倍以上,以百萬元的價格甚至上億元成交,這種價格的迅速提升讓人看到了古籍善本的價值。
市場趨穩成熱點
據統計,2013年上半年,國內舉辦了數場古籍善本專項拍賣。從各大拍賣公司的成交情況看,古籍善本等相關收藏品成交額比去年秋拍提高50%,總體成交率在75%左右。例如,在上半年西泠古籍善本專場拍賣中,總成交率達84.1%,金石名家沈樹鏞舊藏并題的舊拓《石門銘》以6萬元起拍,38萬元落槌。佛教文獻、高山寺舊藏《辯非集》,以477.25萬元成交。另有浙江文獻相關專題拍賣更是吸引了博物館、檔案館等多家收藏機構的競拍,成交率達96.7%。
回顧2011年中國嘉德春季拍賣會的古籍善本拍賣,元抄本《兩漢策要十二卷》16冊從900萬元起拍,經過近70次激烈叫價,最終以4200元落槌,加上傭金以4830萬元人民幣成交,創出古籍拍賣新的世界紀錄。
而從去年三月起至七月初,國內共有10家拍賣行舉辦了古籍善本專場大拍。雖與2008年時的14家、2009年的16家有差距,但總量及成交率大體仍在50-60%的水平,個別場次成交超過70%,成績良好,各家均有可圈可點的佳作。北京保利、翰海、博古齋等公司古籍專場成交率甚至超過當季春拍的總成交率。而其中最大的亮點,莫過于匡時運作的過云樓藏書,量大價高,成交價竟達2.162億元。
過云樓是清代蘇州人顧文彬收藏文物書畫、古董的地方,盛時享有“江南第一家”的美譽。經六代經營,過云樓成為一家最重要的藏書樓之一。所藏多出自蘇州藏書家所散出,但亦有很大一部分來自非蘇州籍的大藏書家莫友芝。顧鶴逸晚年著《顧鶴逸藏書目》,著錄有宋元版50種、舊抄本165種、明版稀見本149種、清代精刻本175種。1992年,江蘇省財政撥款40萬元購得顧氏后人三批藏書共541部3707本。此次引人矚目的179種、1292冊過云樓藏歷代古籍善本,曾于2005年由中國嘉德以2310萬元拍出。這批藏書由北京匡時運作,從1.8億元起拍,最終以1.88億元落槌,加上傭金高達2.162億元,創下中國古籍拍賣的世界紀錄。
國內著名藏書家韋力認為,這批過云樓藏書易手,得益于匡時成功的商業運作,成功地吸引了古籍圈外的人,否則單是小小的古籍圈肯定不行。這一運作能得到更多關注,但也難以帶動更多的人進入這個圈子。其原因,還在于古籍的特點。比如書畫收藏,除藝術賞析外,就是辨真假,真的價值就高,贗品則不值錢。而古籍需要的背景知識則更多,尤其是深厚的國學功底。
重磅藏品登場秋拍
誠然,古籍善本的收藏與其他收藏品的不同之處在于其文獻價值,古籍的價值亦主要在閱讀和使用中體現,并已形成了獨立的收藏圈,甚至成為收藏市場的一只“藍籌股”。對此,業內專家分析認為,這一方面是因為,拍賣公司在征集過程中,力求保持拍品的“新鮮度”,同時越來越重視與學界的交流,深挖拍品價值,而一批批首次露面的“大部頭”,能夠對市場形成新的刺激;另一方面,越來越多專業型新買家的入場,也促進了古籍菩本收藏市場的良性互動。
而在今年秋拍的古籍善本專場上,中國嘉德和北京匡時又將有重量級拍品呈獻。嘉德古籍善本部總經理拓曉堂稱,屆時,著名已故藏家王世襄在“營造學社”時期的親筆手抄《營造學社圖書館藏書目錄》和380余部古籍將集中亮相,既有明版書,也有清版書,還有很多清代、民國的精抄本、稿本以及王世襄自己的抄書。其中包括清代迮朗撰《繪事瑣言》抄本、王世襄母親金章于民國三十四年的石印本《濠梁知樂集》、道光乙未、丙申年間葉道芬抄《古今畫法集》抄本等。“他在藏書方面下的工夫恐怕不亞于其它任何一個門類的收藏,這也是他堪稱藏書家的原因”。
另一部國寶級古籍——北宋刻本《禮部韻略》也將亮相匡時秋拍。北宋刻本無論公私所藏,皆是寥若晨星。舊時就以“一頁宋版,一兩黃金”來形容宋刻本的千金難求。
這部海內外現存最早的《禮部韻略》刻本,實為珍貴典籍的重大發現。作為兩宋科舉考試的權威官韻,《禮部韻略》具有崇高的地位,影響深遠。其刊刻時間在北宋仁宗景祐四年(1037)至英宗治平四年(1067)之間,不僅比日本真福寺藏本刊刻時間早,而且去聲、入聲兩卷保存完好,可補真福寺之失,具有重大的學術價值、文獻價值和文化價值。
中國美院教授范景中先生在近日匡時舉辦的《禮部韻略》國際研討會上表示:“這部書的紙很有特色,一方面連紋特別寬,兩指半,一方面它的橫紋,雖然質薄但是韌性很強,這是宋代造紙的特點。此書能夠傳世流傳到現在非常幸運,因為它像考試工具書一樣,一朝一變就作廢,現代人找一本明代的《三字經》難,找一個宋代的《禮部韻略》難上難。”
收藏古籍善本需理性
盡管目前古籍善本受到了市場的極大關注,甚至進入主流拍賣領域,成為各大藝術品拍賣公司重要的拍品種類,其價格也一路看漲,但這并不代表古籍善本的價格會一直保持這樣的漲勢,越來越理性化是藝術品市場總體的發展趨勢,古籍善本市場亦如此,因此,收藏古籍善本需保持理性?!爱斎唬瑑r格的上升是平緩的,回落也不可能是一蹶不振。古籍善本的價格走勢應該是平穩上升的。”一位業內人士分析認為。
首先,由于古籍善本的保存極為困難,存世量十分有限,能參與市場流通的就更少了,相比字畫、陶瓷,古籍菩本顯得‘物以稀為貴’,這是古籍善本價格最有力的支撐。但同時,也因為過于稀少珍貴,對其價格也有不少影響。一方面,因為具有很大的文化價值,古籍善本的買家多著眼于收藏而非單純投資,以往多為學者和研究人員。從最近5年看,投資者有所增加,占到百分之三四十,更多的還是以研究和收藏為目的,尤其隨著國家對文教事業的投入加大,眾多教育機構和文博收藏機構加大采購力度充實館藏,在這種情況下,古籍善本的市場回流程度不高,雖然在一定時間內價格會上揚,但是長期來看必然對市場信心與保有量是個打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