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促成養老金的保值增值,唯一的途徑就是減少存款,增加投資。
養老金的保值增值問題一直都是社會各界非常關心的一個問題。而據媒體報道,今年10月16日,包括人社部在內的多個部委曾召開內部會議,討論養老體系改革的頂層設計方案,其中包括養老金委托投資問題。
而在此前于9月26日召開的2013中國養老金國際研討會上,人社部基金監督司副司長李偉民也表示,對于養老保險基金投資運營,目前按照國務院部署,人社部正會同有關部門進行專題研究,并明確了要遵循的三個原則,即安全第一、獲取收益、多元化投資。李偉民指出,目前頂層設計方案正處于深度討論階段,尤其是養老金保值增值問題。此事關系億萬群眾的切身利益,涉及面廣,政策性和專業性很強,按照《社會保險法》的規定,需要國務院統籌決策,制定專門的投資運營辦法。下一步將進一步加大研究力度,多方征求意見,努力促進社會保險資金的保值增值。
為什么養老金保值增值問題如此受到重視?除了李偉民副司長所言的“此事關系億萬群眾的切身利益,涉及面廣,政策性和專業性很強”之外,還有兩方面的因素是非常重要的。一方面是目前我國城鎮居民的養老金還存在很大的缺口。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黨組書記戴相龍曾透露,截至2011年底,全國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個人賬戶為2.5萬億元,但其中空賬金額高達2.2萬億元,個人賬戶實際資金只有2703億元。另一方面是目前結存的養老金以銀行存款為主,由于高通脹的困擾,養老金實際上處于貶值狀態。人社部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012年末,全國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累計結存23941億元。其中,絕大部分為財政專戶存款,高達20170億元;協議存款1058億元;債券投資僅為196億元,委托投資運營918億元。可見在結存的養老金中,投資只占極小的比例。
而要促成養老金的保值增值,唯一的途徑就是減少存款,增加投資。因為依靠銀行存款是不能實現養老金的保值增值的。而從增加投資來看,可以讓養老金投資一些短期和中長期票據、金融債券等幾乎零風險產品,還有企業債、公司債、地方債、資產證券化、理財產品、信托產品等中低風險產品,這些投資品種年收益率從5%-20%不等。私募股權投資、基礎設施、綠色環保和低碳投資等一些新興領域也可供選擇。此外,實業投資也是重要的組成部分,尤其是國家給予優先權的實業投資。
不過,就投資來說,股票投資也是不能回避的。從目前來看,養老金是不能進入股市的。這也是基于中國股市并不成熟,股市總體上缺少投資回報的緣故。不過,股市總體缺少投資回報,并不代表股市沒有局部的投資機會。所以為了養老金的保值增值,也為了支持中國股市的發展,應允許養老金有條件地進行股票投資。
比如,在爭取取得政策支持的情況下,通過場外協議轉讓的方式,在不影響國有股東控股的前提下,以較低的價格進場接手一部分中石油、中石化、四大行等這類藍籌股的國有股,并長期鎖定,讓養老金獲得一部分較為穩定的投資回報。這在一定程度上也有利于解決大非套現問題。或者以PE或戰略投資者的身份,進入一些成長性看好或國家控股的IPO公司,這類投資承擔的風險較小,相反獲利的可能性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