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9月27日,建行福建省分行與省經貿委、省企聯簽署《福建省小微企業助保金貸款業務合作協議》,在全國率先開展與省級政府層面合作的小微企業助保金貸款。省財政出資2000萬元設立“助保貸”政府風險補償資金,合作建立小微企業貸款風險池。
在省政府“助保貸”業務平臺的帶動之下,建陽、政和、古田、南平、福清、寧德、石獅、尤溪、三明、莆田城廂區等10個地市(縣)政府也紛紛與當地建行分支行開展“助保貸”合作。至今年9月底,建行已累計投放“助保貸”貸款金額6.97億元,共有194家小微企業受益,戶均貸款金額359萬元。
98%小微企業首獲銀行貸款
10月12日,在閩侯縣上街馬堡海西木雕市場,福州嘉恒木業有限公司董事長彭成彬忙著組織工人裝車出貨。
“我們原來只代理銷售中纖板,2010年開始生產各種木皮貼面,不但附加值提高,而且帶動了貿易。今年前三季度,銷售額已達5000萬元,比增15%。”彭成彬說。可由于經濟下行,去年以來應收賬款期限拉長,特別是下游企業出口訂單占70%以上,順順利利的話都要3個月才能到款。“資金鏈十分緊張,想向銀行貸款,可是抵押物不足。找幾家企業聯保吧,可現在微利時期,要幫別人承擔風險,而且成本過高。”
彭成彬為難之際,正好省建行推出“助保貸”。去年底,按貸款額度的50%通過擔保公司擔保,他首次從銀行貸款300萬元,解了燃眉之急。“如果沒有這筆錢,不但不可能保持增長,還會失去一部分老客戶。”彭成彬說。已有200多家小微企業主和彭成彬一樣,獲得建行100萬至500萬元的“助保貸”,其中,98%的企業是首次獲得銀行貸款。
風險共擔,門檻低了、負擔減了
“助保貸”是指在企業提供一定擔保的基礎上,以企業繳納一定比例的助保金和政府提供的風險補償資金共同作為增信手段,由銀行向政府助保金管理機構和銀行雙方共同認定的小微企業發放貸款,進行重點扶持。
“‘助保貸’通過‘政府+銀行+企業’抱團形成合力,提高了抗風險能力,能夠幫助更多擔保能力不足的小微企業獲貸。開展“助保貸”業務,建立了銀行與政府共同為小微企業承擔貸款風險的補償機制。改變過去政府直接補助、補償或貸款貼息等消耗性財政支持的做法,通過財政資金的杠桿撬動作用,擴大小微企業獲得政府支持覆蓋面,是一種財政資金支持小微企業發展模式的創新。”省財政廳相關負責人在談到“助保貸”創新亮點時表示。
“選擇福州、泉州小微企業豐富的地方開始,先把風險池做大,畢竟新生事物要探索出好的做法來,真正起到示范作用。船大抗風浪,資金池規模越大,風險覆蓋能力越強,承受放大貸款額度越多,為小微企業節約更多的融資成本,并且逐步推進覆蓋全省,讓更多的小微企業受益。”省建行林和發副行長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