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G盛宴即將拉開帷幕,眾多廠商已經開始你爭我奪。作為回歸諾基亞后的第一戰,諾西選擇了低價搶單,以期用最簡單激進的方式迅速占領市場。
7月15日上午,備受關注的中國移動TD-LTE(4G)設備招標首輪報價出爐,令人大跌眼鏡的是,此次招標沖出了一匹“黑馬”,從未在中國展現過低價的國際設備商諾西以3.35萬元的單載扇報價,成為9家競標企業中報價最低的廠商。
按照慣例,國外設備商的做法是在保證利潤的情況下搶占市場份額,所以報價一般要高于國內設備商,但諾西此次卻反其道而行之,它意欲何為?勝算又有幾分呢?
為什么是諾西?
不熟悉電信業的人乍一聽到諾西這個名字有些陌生,其實這是業界對它的簡稱,它的全稱是:諾基亞西門子通信公司,2007年,由諾基亞與西門子各出資50%聯合成立。不過,最新消息顯示,諾基亞8月7日已宣布完成了對西門子在諾西所持50%股份的收購工作,公司英文名稱已改為“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縮寫依然是“NSN”,中文名稱尚未正式公布。
因此,多位業界人士也據此猜測,此次招標,諾西果斷出此狠招可能與此項收購相關,畢竟這將是諾基亞全權掌控諾西后的第一仗。
其實,自公司成立以來,諾西在經營上一直比較困難,直到去年才開始扭虧為盈。在今年4月合資協議到期時,諾基亞和西門子都曾考慮過以買斷股份的形式退出諾西。
不過,西門子已經對電信業務失去了興趣,將公司主要精力集中在了能源設備、醫療保健等領域,在今年3月份,西門子曾公開表示,該公司已經無意繼續保留諾西股份。
相對于輕松作出決定的西門子,諾基亞要更加糾結。經過諾西CEO蘇立一系列“瘦身”調整,諾西于2012年第四季度已經開始盈利,并且預計今年還將連續實現盈利。而已經連續六個季度虧損的諾基亞經過合并諾西的經營狀況,才最終在今年第一季度得以結束虧損,可以說,諾西已經成為了諾基亞目前的現金“奶?!?。
對諾基亞而言,它對諾西的依賴越來越嚴重,但要想完成這項交易,對其現金流卻是個巨大的考驗。據悉,2013年第一季度末,諾基亞凈現金為45億歐元,預計第二季度將縮減至37億至42億歐元。
權衡利弊、幾經掙扎,諾基亞冒著巨大風險全資收購了諾西,并且給了諾西相當大的獨立空間:“將繼續推動諾西成為一個獨立的實體?!敝Z基亞公開承諾,保留諾西現有管理和治理結構,由蘇立和Jesper Ovesen分別繼續出任首席執行官和諾西董事會的執行主席,支持諾西成為移動寬帶領域技術和服務專家的目標和戰略。
被寄予厚望,諾西自然需要投桃報李。不過,數據顯示,諾西2013年第一季度凈銷售額同比下降了5%,其對市場份額和營收規模的極度渴望由此可想而知。
壓力山大出奇招
愿望是美好的,但現實是殘酷的。
根據6月25日,中國移動公布的本年度4G網絡工程設備集中采購招標公告,此次采購涉及全國31個省市,規模約為20.7萬個基站,共計55萬個載扇。業內人士估算,這個市場的規模約為260-270億元,是全球規模最大的一次TD-LTE設備招標,在全球市場都具有風向標的作用。
4G盛宴已經拉開帷幕,中外設備商之間的肉搏戰也已開始。
參加此次招標的企業共有9家,包括華為、中興、大唐、普天、上海貝爾、愛立信等。大家都將4G視為超越對手的一次機會,誓要拼個你死我活,諾西如何取勝?
談及自身在TD-LTE領域的競爭力,諾西大中國區總裁馬博策自信滿滿。
首先,自2011年11月諾西宣布全球戰略重組后,便將移動寬帶作為了自身發展重點,從產品的研發、生產到銷售形成了完整的價值鏈。
其次,作為中國移動的長期合作伙伴,諾西一直積極參與TD-LTE產業的發展,并且參與了杭州、深圳、廣州以及其他多個城市TD-LTE規模試驗網的建設。
再次,目前可供中國移動建網的頻段有F頻段和D頻段。F頻段是此前中國移動TD-SCDMA的主頻段,D頻段是國際電信聯盟確定的全球主流TD-LTE頻段。選用D頻段相當于在一張白紙上畫畫,并且有利于全球化推廣,對外國設備商比較有利;而選擇F頻段則相當于在一張現成的畫上再畫畫,無疑對在原有3G市場中占比較大的國內設備商更加有利。對于TD-LTE頻段的選擇,業界一直爭議很大。但是,馬博策一再強調,諾西目前已在兩個頻段都做好了準備,是唯一一家僅通過軟件就可以幫助中國移動從F頻段將TD-SCDMA升級到TD-LTE的國際廠商。
諾西的實力,業界分析人士多予以認同,但面對眾多廠商的激烈競爭,有人直言,諾西有些高不成低不就。“單以三家外資廠商比較,論技術,諾西比不上愛立信;論背景,諾西不如上海貝爾?!?/p>
再加上,目前,諾西的運營情況異常艱難,壓力巨大,低價搶單便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勝算有幾分?
諾西的如意算盤是先圈地再賺錢,但勝算有幾分還未可知。
單看報價,雖然諾西以單載扇報價3.35萬元成為最低價,但其實除了與最高價,即愛立信的6.37萬元懸殊較大外,與國內廠商華為、中興的報價差距并不大,華為單載扇報價為3.54萬元,而中興的報價也僅為3.49萬元。
更重要的是,此次招標報價算法較為復雜,上述報價僅為基站硬件產品的算術平均,而非考慮不同站型應用數量多寡后的加權平均,并不能準確反映各商家的真實價格。
而且,中國移動在作出最后決定的時候,價格也僅僅是其中的一項指標,還需要綜合考量各廠商的技術水平和全球市場表現。從技術上講,華為、中興等國內廠商已經超過國外廠商,從市場上講,在國內無論是前期的TD-SCDMA還是TD-LTE試驗網,國內廠商的份額優勢都非常明顯,這種優勢有望在未來的TD-LTE商用網絡上得以延續。在此前的中國移動13個城市的LTE試驗網招標中,國內廠商份額高達70%。
綜合考慮,業界猜測此次招標結果,國內廠商獲得的份額仍將大大超過國外廠商。
不過,諾西還是有可以加分的點——借助中歐貿易爭端升級的東風。此前,公布中國移動13個城市LTE實驗網招標結果時,愛立信、諾西等國際廠商就表達了極大的不滿,甚至有消息稱,他們計劃通過讓歐盟放棄對中國光伏產業的雙反調查來換取自己在中國市場的份額。
此次招標,正值歐盟對華為、中興“違反反傾銷和反補貼規定”調查如火如荼之際,歐盟已有官員明確表示,愿意放棄此案,以換取歐洲電信設備廠商能夠從中國的4G網絡建設招標項目中分得可觀的份額。
一旦此類事情發生,有著極度擴展市場份額欲望并愿意為之付出一定代價的諾西便成為上選。因為報出最高價的愛立信已經被質疑“沒有誠意”。
事實上,不僅僅是中國移動的4G網絡建設招標,未來中國聯通、中國電信的4G建網都將引發國內外各家設備廠商的激烈爭奪。因為大家都知道,作為全球最大的移動通信市場,中國的4G網絡建設將會徹底改變全球電信設備市場的格局,引發新一輪的洗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