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險專家提醒,保險是出國留學的“必備品”,務必在出國留學前根據學校和自身風險需求投保,以享有周全保障。
進入8月,留學高峰又至,很多家長迎來了子女出國留學的最后準備階段。海外留學,意外等風險自然也是無可避免。對廣大留學生及其家長而言,保險應該作為出國留學準備清單上的必備品之一,最好能在孩子出國之前就落實好相關的計劃,讓孩子從踏出家門開始就享有周全的保障。
規劃保障功能
各大留學論壇上,關于考試、租房等各種信息豐富,但少見關于留學期間的保險該如何規劃的討論。如果僅僅把保險作為簽證或學校強制規定而被動接受,其實是很失策的。非常可能發生的情況是,隨便買了保險,到了理賠的時候,卻發現不在保障范圍之內。
與被動草率的接受相反,主動選擇自己想要的保障功能能夠讓突然狀況頻發的留學生活多一份從容。“判斷哪些是必備的保障功能可以從兩個維度來考慮,一是發生的頻率高、二是發生后損失較大,包括經濟損失、威脅人身安全等。”平安保險的保險專家介紹道。
按此理念,留學生需要覆蓋的基本保障功能包括:意外身故/傷害、門急診醫療費用、住院醫療費用、醫療轉運和送返、醫療費用墊付等。此外,對于一些特殊需求或愛好,也應考慮在內。比如,特別喜愛戶外運動的留學生,就需要購買將高風險運動包含在內的保險計劃。
首選留學國當地保險計劃
那么,留學生具體應該如何買保險呢?
保險專家認為,首先,家長要確認學校是否提供代為辦理保險的服務,優先選擇留學所在國強制或推薦的學生保險計劃。
有些學校在留學計劃中就為留學生提供了代為購買當地保險的服務,非常便捷。如果學校沒有提供類似的服務,則需要家長在出國前選擇一家有海外服務經驗的國內保險公司購買。
此外,有些國家在辦理留學簽證時就要求出國人員先行購買規定數額的保險,這就要在辦理之前先咨詢目的地國家的簽證要求。
注意“真空期”保障
很多人會認同出門在外總比待在家里風險要大一些,特別是有些出國留學的朋友在中國時居住在二、三線城市,目的國學校又是在對方國家的二、三線城市,一路輾轉可能需要三四天甚至更長的時間。到學校之后,從辦理入學手續,包括購買當地保險的手續,直到當地的保險生效,前后相加最少有半個月左右時間,這段時間就是保險的真空期。
買保險不是投資,買任何保險都是為了解決“特定的”問題,出國保險要解決的第一個問題就是符合簽證要求。簽證官會根據自己國家政府的要求,對申請留學的學生進行資產、風險等評估,有些國家會要求在申請簽證時就要出具保險證明,這樣就可以覆蓋真空期。
為增加簽證的成功率,留學生應該先在國內購買符合申請簽證要求的保險。比如申根簽證保險須包括由于生病可能送返回國的費用及急救和緊急住院費用,賠償金至少3萬歐元,約30萬人民幣。
而簽證前購買的保險一定要有拒簽可退保的承諾,這種短期的旅行險通常可以在網上買。有些網站銷售的出國保險,可以實現保險產品的在線對比,并可選擇支付寶或者快錢等第三方支付平臺實現在線支付,并可將電子保單直接發送到自己的郵箱,直接打印出來就可以了。
這種保險的價格與年齡性別無關,投保年齡一般是12周歲至30周歲,影響價格的主要因素是保額和保險期間。比如1至2個月的保費大約在600元左右,而12個月的保費則需要3000元。
北美地區的醫療費用相對較高,所以保險費也會比去其他地區留學要高,幅度大約在30%左右。保障范圍一般包括意外身故和殘疾、醫療費用報銷,還有部分財務損失保障,比如隨身財物丟失、旅行證件遺失。有些保險公司的險種還可以包括鼠疫、流腦、急性腦膜炎等流行性疾病醫療費用的報銷。
目前市場上,華泰、美亞、平安、陽光、人保財險、中德安聯等公司的境外旅行(留學)保險計劃都屬于比較有特色的,或性價比較高的,留學生們可以按需選擇。
留意留學期間各種保障
在國內保險公司購買的醫療保險,由于賠付范圍各異,且保險公司可能在其留學目的國未設代表處,造成理賠程序繁雜或無法順利理賠。當然,國內大多數保險公司都會與國際SOS 救援機構等具有全球救援保險網絡的組織建立合作關系,幫助國內保險公司在國外開展緊急救援、墊付醫療費、理賠等工作。
盡管如此,最常用的保險,特別是醫療保險,還是應該在目的國買,以減少不必要的理賠糾紛。因此,最好能事先了解到留學地的保險情況,然后有針對性地安排。
不同的國家醫療保障各不相同,有些國家的學校,留學學費就涵蓋保險,不需要重復購買,比如澳大利亞、新西蘭。英國規定,在英國留學超過半年的留學生只要購買英國醫療保險,就能享受國民待遇,就診費用可以報銷。而到美國、法國、德國、日本、韓國這幾個國家留學,第一年都會被要求強制保險。
而國外各大學通常有合作的保險公司,保費通常比市場價格低,且理賠迅速。留學生在國外投保后,保險公司會給學生一張醫療保險卡。保險卡上有留學生的姓名、地址、保險單號碼和有效期限等等信息,以及保險公司的名稱、報案電話,包括緊急情況下使用的電話號碼等。學生要認真保存,最好能隨身攜帶。看病就診時,學生需向醫護人員出示此卡,許多醫院不接收沒有醫療保險證明的病人。同時,及時與保險公司聯系,因為多數保險公司規定了各類醫療費用的范圍。
留學生如果在國外需要用到保險時,要及時撥打當地或國內保險公司的電話,多采集并保存好現場證據、醫院診斷證明、醫療費用的原始收據,以及相關部門的意外事故證明。
典型案例
讓我們來看一份完整的留學保險投保規劃
·張野 18歲
·就讀于美國賓州州立大學
·他的保險是這樣購買的
1.出國前用1480元購買了保障期為30 天的保障計劃,保障項目包括:意外身故、燒傷及殘疾保障40萬元,醫藥補償(涵蓋美國醫院醫療費用墊付)40萬元,其中中國境內發生的醫藥費用4萬元,每日住院津貼480元,每件行李賠償2000元,旅行證件遺失8000元,個人責任保險80萬元,慰問探訪費用補償8萬元,學業中斷費用補償8萬元。此項保險項目涵蓋了張野在入學前“真空期”得大部分意外保障。
2.辦理入學手續時,又購買了每月繳費60美元的商業醫療保險,可以涵蓋在校期間大部分在美國醫院發生的醫療費用。
3.出國前購買了20萬元終身壽險附加100萬元10年期定期壽險,年繳保費2790元。如果張野在留學過程中遭遇極端風險(身故、全殘),他的父母可以從中國境內的保險公司領到120萬元理賠金。
Tips:常去留學國保險環境
美國:買保險帶有強制性
美國對留學生買保險帶有強制性,法律規定留學生必須購買醫療保險。但要注意的是這時所繳納的醫療保險有一定的范圍和額度,有的疾病是不在范圍之內的,因此一些昂貴的醫療費用就會需要自己承擔。
加拿大:不同省份醫療保險待遇不一
加拿大學校對留學生采取的同樣是強制購買保險的政策,但由于加拿大的醫療保險都是由各省政府負責的,所以不同省份的留學生享受的醫療保險也不同。
英國:超過6個月可免費享受國家健康體系
英國沒有要求一定要購買人身意外保險。在英國居住或學習如果超過6個月,便可享受國家健康體系的免費服務。除了開處方藥,看病住院等都是免費的。
日本:留學生加入國民體系看病只需付30%
留學時間超過一年的學生,可以加入日本國民健康保險體系。學生只需繳納很少的保險金,就可以享受醫療保險,看病只需支付30%的醫療費。另外還會在入學的時候自動加入外國人留學生醫療費補助體系,再次減免醫藥費。
澳大利亞:留學生須投保OSHC(海外學生健康保險)
在澳大利亞,留學生到校注冊三個月后,會被強制購買海外學生健康保險(OSHC)。約能報銷80%的醫療費用。
法國:外國留學生可享受和法國人一樣的社會福利
凡在獲認可的法國教育機構注冊修讀4個月以上課程的不滿28歲的學生,均可自動準入大學生社會醫療保險體制。一年的保費金額大約在180歐元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