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目的:研究分析腹腔鏡微創技術在急診普外手術中的應用方法及價值。方法:對64例急診普外科手術中實施腹腔鏡微創技術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研究分析,分析腹腔鏡微創技術在急診普外手術中的應用。結果:本次研究選取的64例患者,經過腹腔鏡探查全部確診,臨床治療效果較為顯著,術后沒有出現并發癥及死亡現象。結論:腹腔鏡微創技術在急診普外手術中的應用,可顯著提高急腹癥確診率,提高患者治療效果。
關鍵詞 腹腔鏡微創技術 急診普外手術 應用效果
Abstract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method and value of laparoscopy minimally invasive technique in the emergency general surgery.Methods:To study the clinical data of 64 cases of emergency general surgery patients who underwent laparoscopic minimally invasive technique and analyze the application of laparoscopy minimally invasive technique in the emergency general surgery.Results:The selected 64 patients were diagnosed through laparoscopic exploration,and had significant clinical treatment effect.There was no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and death.Conclusion:The application of laparoscopy minimally invasive technique in the emergency general surgery,can significantly increase the rate of diagnosis of acute abdominal pain,and improve the effects of treatment.
Key words Laparoscopy minimally invasive technique;Emergency general surgery;Application effect
資料與方法
2012年7月-2013年6月收治手術中實施腹腔鏡微創技術患者64例,男38例,女26例;年齡19~62歲,平均(40.51±1.32)歲;疾病類型:49例急腹癥(18例急性膽囊炎,5例粘連性腸梗阻,5例急性闌尾炎,5例宮外孕,12例原發性腹膜炎,4例潰瘍病穿孔),15例腹部閉合性損傷(5例腸破裂,4例腹膜后血腫,3例脾破裂,3例肝破裂)。
方法:患者實施手術治療前,麻醉師采用氣管插管靜脈復合麻醉的方法對患者實施麻醉,患者選取仰臥位,在患者臍下做一切口,長度10mm左右,放置氣腹針,常規建立人工氣腹。之后放置腹腔鏡對患者腹部進行探查,吸凈膿液及血液,充分暴露手術術野。之后依據患者具體病情,取2~3個手術操作孔,依次對患者全腹部進行探查。根據腹腔鏡探查結果選擇相應手術治療,對于出現異常情況,或是腹腔鏡手術無法順利進行者,立即轉為開腹手術。術后給以患者常規補液及抗炎治療,避免術后切口感染等并發癥狀發生。術后24小時嚴密觀察患者心電圖,同時對患者血壓、心率、血氧飽和度等基本生命體征進行觀察,對于出現異常者,應及時報告主治醫生,并采取相應處理措施,同時加強對潛在的威脅患者生命安全的因素的觀察,減少患者病情加重或死亡等不良事件的發生。術后24小時,根據患者康復情況減輕輸液量,僅采用抗生素進行治療;積極治療出現并發癥患者,常規置管24~48小時后,將腹腔引流管拔除。
結 果
本次研究中選取的64例患者中,18例急性膽囊炎患者手術時間16~85分鐘,平均(50.24±1.21)分鐘;住院時間3~12天,平均(7.51±1.31)天;術中出血量5~20ml,平均(12.53±1.03)ml。5例粘連性腸梗阻患者手術時間25~74分鐘,平均(49.51±1.47)分鐘;住院時間4~15天,平均(9.76±1.26)天;術后沒有出現復發現象。4例潰瘍病穿孔患者手術時間30~95分鐘,平均(62.58±1.16)分鐘;住院時間6~11天,平均(8.64±0.37)天;1例患者引流管出現感染現象,換藥后痊愈。5例急性闌尾炎患者手術時間10~49分鐘,平均(29.51±1.31)分鐘;住院時間4~9天,平均(6.81±0.25)天;術后患者未出現并發癥狀。15例腹部閉合性損傷患者,手術時間120~131分鐘,平均(125.24±1.03)分鐘;住院時間6~11天,平均(8.59±1.05)天,術后沒有并發癥。
討 論
傳統治療中受到診斷及治療技術的限制,病情危重的患者因無法及時接受全面檢查,無法明確診斷從而導致治療無法有效快速進行,從而延誤患者治療時間。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腹腔鏡微創技術逐漸在急診普外手術臨床上推廣應用,為急診外科患者的診療提供了有效手段,臨床效果已經得到驗證,該種技術具有創傷小、診斷準確及便捷等特點,為患者實施搶救提供便利條件,有效挽救患者生命。腹腔鏡微創技術可明確腹膜炎患者發病原因,在準確診斷基礎上,大部分患者還可通過該種技術接受相應的治療,從而有效避免不必要的剖腹手術[1]。尤其是對于在48小時內出現急性膽囊炎的患者,通過腹腔鏡對患者實施急癥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有效改善患者臨床癥狀。因此,腹腔鏡微創技術在急診普外手術臨床上效果顯著,且具有安全性好、并發癥少及準確性高等特點,有效避免患者出現誤診、手術治療延誤等現象[2]。對于中途轉開腹手術的患者而言,腹腔鏡微創技術也可為患者提供較為理想的切口,有效減少患者承受的生理痛苦。本次研究中,64例采用腹腔鏡微創技術實施急診普外手術的患者,經腹腔鏡探查全部確診,臨床治療效果較為顯著,術后沒有出現并發癥及死亡現象,患者治愈率100%。由此可知,腹腔鏡微創技術能夠提高對患者診斷準確率,為患者實施搶救提供充分的時間,有助于成功挽救患者生命,值得在急診普外手術臨床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郭文彬.腹腔鏡在急診外科中的應用[J].中國煤炭工業醫學雜志,2011,13(7):837-838.
2 王秋生,唐本強.腹腔鏡在急腹癥中的應用[J].臨床外科雜志,2008,16(3):1302-1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