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目的:探討溶栓結合血塞通治療急性心肌梗死的效果。方法:選擇收治的9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各45例,對照組45例患者采用溶栓療法加常規抗血小板聚集、抗凝治療,治療組采用對照組治療的基礎上結合血塞通治療,比較兩組的療效。結果:治療14天后,與對照組相比治療組的基本痊愈率及總有效率明顯高(P<0.05)。結論:采用溶栓療法結合血塞通治療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效果較理想。
關鍵詞 溶栓治療 血塞通 急性心肌梗死
Abstract Objective: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Xuesetong thrombolysis combined treatment of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Methods:Included 90 cases who were treated with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in our hospital from March 2011 to August 2013.Divided this 90 cases into treatment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randomly,Each group have 45 patients.The control group with thrombolytic therapy plus conventional antiplatelet,anticoagulant therapy,on the basis of the control group,treatment group combined Xuesetong treatment.Compare the efficacy of the two groups.Results:After 14 days treatment,t he basic recovery rate and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P<0.05).Conclusion:The results of thrombolytic therapy combined Xuesetong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re satisfactory,Worth be widely used in clinical.
Key words Thrombolytic therapy;Xuesetong;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急性心肌梗死作為一類多發病和常見病,近年來的發病率逐年升高。因此如何有效的用靜脈溶栓治療心肌梗死對于基層醫院來說是降低心肌梗死的病死率的重點。現將90例2011年3月-2013年8月溶栓治療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治療效果進行如下報告。
資料與方法
2011年3月-2013年8月收治急性心肌梗死患者90例,男62例,女28例,年齡40~68歲,平均54歲。梗死部位的分布如下:60例前壁,26例下后壁,4例前壁合并下后壁。62例患者發病至開始溶栓治療的時間間隔<6小時,另外的28例>6小時。所有患者均按照WHO指定的AMI診斷標準被診斷為急性心肌梗死。將90例患者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每組各45例,其中對照組采用尿激酶溶栓后雙抗血小板聚集、抗凝治療,治療組除了采用對照組的治療方法之外加用血塞通400mg/日,兩組的年齡、性別均衡可比,病情等情況在兩組間的分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治療方法:45例治療組采用尿激酶150萬U加生理鹽水100ml,30分鐘內靜脈滴注完溶栓,后給予低分子肝素鈉4000IU腹壁皮下注射,1次/日,連用7天,同時口服拜阿司匹林100mg/晚,氯比格雷75mg/日,阿托伐他汀20mg/晚,硝酸異山梨酯緩釋片20mg,2次/日,5%葡萄糖250ml加血塞通400mg,1次/日治療14天。45例對照組采用尿激酶溶栓后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口服拜阿司匹林、氯比格雷、阿托伐他汀、硝酸異山梨酯緩釋片等常規治療14天。
療效判斷標準:患者14天的治療效果分為4個等級。①有效:癥狀消失,無ST-T缺血性改變,無心絞痛、再梗死發生;②見效:癥狀基本消失,偶有ST-T缺血性改變,偶有心絞痛發生,無再梗死發生;③無效:癥狀未見消失,ST-T仍有缺血性改變,有心絞痛、再梗死發生。④死亡:治療后24小時~2周內死亡。
結 果
治療14天后,治療組有效率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討 論
急性心機梗死是臨床常見急癥之一,常常會引起心律失常、休克或心力衰竭等并發癥,危機患者的生命。該病在歐美最常見,美國每年約有150萬人發生心肌梗死。中國近年來呈明顯上升趨勢,每年新發至少50萬,現患至少200萬。該病的主要病變是急性血管閉塞引發,斑塊破裂誘發局部血栓形成可能是產生的原因。目前在急性心肌梗死治療中認為溶栓療法是有效的[1]。血管再通率高達70%左右。有研究表明,血管再通率和溶栓效果與發病至溶栓的時間間隔密切相關[2],發病4小時內溶栓治療血管再通效果最好[3]。凝血與纖溶在溶栓期間同時存在,血小板活性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應用足量的阿司匹林、硫酸氯吡格雷抗血小板治療是必要的輔助溶栓治療手段。另外的研究表明AMI溶栓的療效與治療開始時間存在高度相關性[4],最早的心肌細胞壞死在冠脈完全閉塞20分鐘后就開始出現,壞死開始于心內膜下層,逐漸延伸至外膜下層,這一演變過程需要經過4~6小時,在心肌廣泛壞死之前應爭取迅速重建冠脈血流,愈早開始再灌注,就能挽救愈多心肌,并且可以減少近期及遠期并發癥,改善預后。體內纖溶酶原與尿激酶結合形成復合物,被激活形成纖溶酶,纖溶酶分解纖溶蛋白溶解血栓。越早使用尿激酶再通率越高,梗死范圍越小,另外,早期冠脈血栓新鮮,及時應用溶栓治療,血栓易于溶解,有利于再通率提高。
血塞通是由三七總皂苷制成的注射液,具有擴張冠脈和外周血管、減慢心率、減少和降低心肌耗氧量、降低外周阻力、增加心肌灌注量、增加腦血流量、能起到一定的改善心肌缺血的作用;對抑制血小板凝聚、降低血液黏稠度、抑制血栓形成具有顯著作用;另外,本品還有耐缺氧,抗疲勞,降血脂,提高和增強巨噬細胞功能等作用。
本研究采用溶栓結合血塞通治療急性心肌梗死效果較單獨溶栓治療效果更理想,值得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1 張浩,孔凡龍,歐陽春蘭,等.急診靜脈溶栓治療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20例分析[J].中華內科雜志,1998,37(7):43.
2 沈潞華,胡慶鷹,楊家聲,等.急性心肌梗死發病后不同時間溶栓治療時血管再通的影響[J].中華心血管病雜志,1997,25(5):343.
3 沈潞華,胡慶鷹,楊家聲,等.急性心肌梗死發病后不同時間溶栓治療對血管再通的影響[J].中華心血管病雜志,1997,25(5):343.
4 何兼賢.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處理現狀[J].實用內科雜志,1991,11(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