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目的:了解開展糖尿病0級足篩查的意義。方法:收治2型糖尿病患者320例,進行糖尿病足危險因素和足部癥狀的篩查,對篩查的陽性病人進行積極干預。結果:320例患者中235例患者存在多個糖尿病足危險因素,194例患者存在足部癥狀。通過早期積極干預治療,隨訪3年,均無發生足部潰瘍。結論:開展糖尿病足0級篩查工作至關重要,糖尿病足的一般檢查方法簡單快捷,重復性好。
關鍵詞 糖尿病足 篩查 危險因素
Abstract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significance of developing 0 Level diabetes foot screening.Methods:We selected 320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from 2009 December to 2013 January.We screened the risk factors of diabetic foot and foot symptoms in these patients.We take active intervention to patients with positive results on screening.Results:In 320 patients,235 patients had multiple risk factors of diabetic foot and 194 patients had foot symptoms.We take active intervention for three years and there was no foot ulcer.Conclusion:It is crucial to develop 0 Level diabetes foot screening.General examination for diabetic foot is simple and fast,so it is worth spreading.
Key words Diabetic foot;Screen;Risk factors
糖尿病是嚴重危害人類健康的一種疾病,它有著多種嚴重的并發癥,糖尿病足就是其中較嚴重的一種。糖尿病足主要表現為患者下肢和足部的病理破壞,常常是因為下肢血管病變、神經病變和感染等因素一起作用產生的結果,它是導致患者傷殘甚至死亡的主要原因。據統計,在成年人中發生下肢或者足部截肢的原因中,其中40%是糖尿病足所造成的,這種并發癥大大降低了糖尿病患者的生存質量。為了做到很好預防該并發癥的發生,我們對糖尿病患者要做到嚴格控制血糖,并且對糖尿病患者進行定期的有關并發癥的篩查,以做到能夠及時找出危險因素,并對患者進行早期有效的干預。如果及時發現了糖尿病患者存在著有關糖尿病足的危險因素,此時我們應該對這些患者進行早期有效的預防工作,這樣可以避免和推遲截肢的發生[1]。2009年12月-2013年1月收治糖尿病患者320例,進行糖尿病0級足的篩查,并根據篩查結果進行早期干預,取得了滿意的效果。先將篩查、治療干預的方法及體會介紹如下。
臨床資料
2009年12月-2013年1月收治糖尿病患者320例2型,全部病例均符合:⑴2003年《中國糖尿病防治指南》中糖尿病診斷標準[2]:①空腹血糖>7.0mmol/L(空腹指至少8小時無熱量攝入);②具有糖尿病癥狀(多食、多尿、煩渴及無法用其他理由解釋的體重減輕),并且隨機血糖>11.1mmol/L;③口服葡萄糖耐量試驗(OGTT)中2小時血糖>11.1mmol/L。具有上述3條任意1條,即可診斷為糖尿病。⑵不伴有皮膚開放性病灶。男190例,女130例;年齡40~85歲;其中糖尿病病程2~10年。
危險因素篩查
評估:設計糖尿病專科治療評估表,并且分派相關的臨床醫生去收集糖尿病患者的臨床資料,然后對其進行評估。最主要是要對糖尿病患者的下肢和足部仔細檢查,今后一般要求每半年左右對患者進行1次相關檢查,在檢查的同時對患者的血糖、血脂、血流變、糖化血紅蛋白等指標進行監測,如果發現糖尿病患者出現了并發癥,則應該每月對患者進行先關指標的檢查和檢測。
足部檢查方法:⑴一般檢查:對患者的足部,鞋襪等進行仔細檢查,觀察患者的鞋子是否合腳,襪子有沒有太緊的情況,以及患者的足部是否經常清洗,有沒有畸形、胼胝、腳癬和皮膚感染等,并詢問患者平時修剪指甲的方法,了解其方法是否合適。⑵周圍神經檢查:①針刺覺:在對針刺覺進行測定時,我們一般用銳器對患者的足部進行針刺,同時觀察患者的反應,根據患者的反應程度不同來評估其末梢感覺神經功能。②溫度覺:主要反映足部末梢感覺神經的功能情況。方法:將1根不銹鋼小棍置于溫熱水40~45℃中,取后貼于患者足背受試點1~2秒,感覺正確為陰性,感覺錯誤為陽性。冷覺定性測定,將1跟不銹鋼小棍置于冰水5~10℃中,取出后貼于患者足背受試點1~2秒,感覺正確為陰性,感覺錯誤為陽性[3]。③Semmes-Weinstein單絲檢查:對預測足部潰瘍有較高的敏感性。采用最常用的Semmes-Weinstein單絲(5.07/10g單絲)。方法:以雙足拇趾及第Ⅰ、第Ⅲ、第Ⅴ跖骨頭的掌面為檢查部位(避開胼胝的部位),將單絲彎成90°置于檢察部位,持續1秒,在患者閉眼的狀況下,回答是否感覺到單絲的刺激,于每個部位各測試1次,記錄患者不能感覺到的次數(0~8次),最高分為8分。④128Hz音叉檢查;主要檢測足部對振動覺的敏感性。將振動的128Hz音叉末端置于雙足拇趾背面的骨隆突處各測試兩次,在患者閉眼的狀況下,詢問患者能否感覺到音叉振動的開始和結束,記錄患者不能感覺到的次數(0~8次),最高分為8分。⑤踝反射:根據腱反射情況:亢進、減弱、正常來反映足部深感覺的功能情況。⑶周圍血管檢查:通過觀察皮色、有無間歇性跛行及觸診足背動脈和脛后動脈搏動來了解足部大血管病變。
篩查結果
320例糖尿病患者中,篩查糖尿病足0級患者194例,235例存在多個糖尿病足危險因素,見表1。
320例糖尿病患者中,235例患者存在糖尿病足危險因素,其中糖尿病知識缺乏(83.0%),不重視糖尿病(68.0%),血糖不達標(40.9%),肥胖(40.4%),未接受過教育(38.3%)。
320例糖尿病患者中,194例患者存在足部癥狀,見表2。
300例糖尿病患者中,194例患者存在足部癥狀,其中10g尼龍絲(57.7%),麻木(54.6%),128HZ音叉振動覺(52.6%),患肢疼痛(38.1%),跟腱反射減弱(20.6%),以周圍神經病變為主。
患者管理
糖尿病教育:根據每位患者的具體情況,制定個體化計劃,并對患者進行一對一講解,共同制定目標及計劃,建立檔案,通過電話隨訪和復診,督促患者落實計劃,完成目標。
規范化治療:①控制血糖:以中、短效胰島素皮下注射控制血糖,并監測三餐后2小時、空腹、睡前共5次血糖,隨時調整胰島素劑量,使血糖達標。按照《中國糖尿病防治指南》[4]的建議,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調整治療藥物,使FBG<7.0mmol/L、PBG<10.0mmol/L、HbA1c<7.0%。②針對基礎病的治療,如降血壓、擴冠、調脂、改善心腎功能等治療,使血壓、血脂控制在“良好”范圍內。③95例患者自愿使用我院自擬“消渴足痹湯”足浴治療。
結 果
通過對患者的規范化管理,295例患者均對糖尿病足相關知識有一定的認識。失訪25例,其余均配合醫生的管理及隨訪觀察。隨訪3年,均無發生足部潰瘍。218例血糖、血壓、血脂達標,190例患者堅持每天洗腳,其中95例每天中藥浴足。95例肥胖患者體重均有不同程度的減輕;110例每天檢查足部,65例吸煙患者中30例已戒煙;60例修甲指甲不正確的患者掌握了修剪指甲的方法;55例鞋襪不合適患者已經能正確選擇鞋襪;20例有胼胝患者掌握了正確處理胼胝的方法。
討 論
糖尿病足0期是指經過臨床篩查后發現糖尿病患者存在相關的危險因素,如血管病變、神經病變等,但尚未發生足部的潰瘍 [5],此時如果醫護人員能夠及時發現患者已有的危險因素,并針對這些危險因素進行早期積極的干預,就能很好的預防糖尿病足的發生和惡化,從而大大降低患者的截肢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因此,對糖尿病足0期篩查工作就額外重要。目前在診療活動中,醫患只注重心腦腎并發癥,而忽視了足部問題,對糖尿病足的預防知識了解不多,在門診內分泌醫生對就診的糖尿病患者進行足部檢查的極少。醫生的指導重點在于藥物的治療方案,且以口頭指導為主,患者對所接受的醫生的指導表示滿意的極少[6]。據統計,在發生糖尿病足的糖尿病患者中,只有不到25%的患者知道有糖尿病足并發癥的存在,了解他們有可能會發生該并發癥,而80%的患者對糖尿病足沒有足夠的了解和認識,他們也從來沒有對足部進行過相關的檢查。國內外的研究證明,在糖尿病患者中,如果發現有關于糖尿病足的相關危險因素,此時應對患者進行足部護理的相關培訓和教育,因為此時如果能對患者的足部進行良好的護理,則其中多達80%的患者能有效控制足部潰瘍的發生[7]。因此,目前我們對于糖尿病的治療重點應放在早期的預防和治療上。要做到這一點,就要求我們醫護人員提高警惕性,對糖尿病患者的臨床癥狀和其可能發生的并發癥做到早期考慮和檢測,并積極的進行危險因素的干預,此外,還要求我們對糖尿病患者進行有關疾病的培訓和疾病知識的教育,增加他們對疾病治療的信心,這對于疾病的治療和康復有著重要的意義。美國糖尿病協會(ADA)認為對于具有典型臨床表現的患者,并不一定需要進行神經電生理的測定。對于神經形態學的檢查由于其有創性和操作復雜,并不適合常規應用于臨床檢查,一般只用于動物試驗或人體研究。糖尿病足的一般檢查方法簡單快捷,重復性好,值得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1 胡紹文,郭瑞林,童光煥.使用糖尿病學[M].北京:人民軍醫出版社,2003:450-462.
2 朱家源,李新強,唐冰,等.糖尿病足潰瘍的創面處理:“創面床準備”[J].中國實用內科雜志,2007,27(7):594.
3 胡素榮,胡慶新,吳英,等.糖尿病足的預防及護理進展[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05,21(5):73-75.
4 中國糖尿病防治指南編寫組.中國糖尿病防治指南[M].北京:北京大學醫學出版社,2010:15-16.
5 潘長玉,主譯.Joslin糖尿病學[M].人民衛生出版社,2007:1-1209.
6 劉天紓.糖尿病足的預防與健康教育進展[J].中華護理雜志,2005,40(4):305-307.
7 范麗鳳,張小群,郝建玲,等.糖尿病患者足病預防護理知識與行為狀況的調查研究[J].中華護理雜志,2005,40(7):493-4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