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編過丁玲的集子。那個集子是陳明選編的。編輯得仔細認真令人吃驚。幾乎每一頁,都見到陳明的蠅頭小楷。字寫得極為工整漂亮,或改一個標點,或改一個錯字,甚至全書的用字都做了統一。這樣一部原稿,其實已經可以看見陳明對丁玲的一往情深。
陳明1917年出生,比丁玲小十三歲。他們在延安結緣。第一次認識是看話劇,陳明在臺上演高爾基名作《母親》里的“伯夏”,丁玲在臺下鼓掌。后來陳明做了丁玲的助手。他們相戀后阻力很大,年輕的陳明因受不了壓力而跟劇團里一名年齡相當的女演員結婚。新婚夫婦一起拜訪“領導”丁玲。敏感的妻子從丁陳的眉梢眼角發現他們才是真正相愛的人。這位通情達理的新婚妻子選擇離開陳明而成全丁陳。他們苦戀了五年才結合,丁玲三十八歲,陳明二十五。
丁玲從1955年開始就落難,前后長達二十四年。陳明主動請求跟隨她到北大荒,接受勞改。“文革”期間,一同挨打挨斗,一起到秦城監獄坐牢。他們一道經歷的苦難沒法在很短的篇幅里說清楚,假如沒有陳明,丁玲肯定活不下來。到了我在香港跟他們認識時,丁玲已是老態龍鐘,而陳明才六十多歲,身體還很健壯。我親眼看到陳明一手一只皮箱,健步如飛。陳明照顧年老的丁玲就像照顧一個小孩,肥膩的東西不能吃,糖也不能多吃。
在陳明面前,八十歲的丁玲像個小女孩,還會撒嬌。我親眼看見丁玲為了要吃路邊的糖炒栗子而不停搖晃陳明的手臂,說:“不買就不走。”嬌憨可掬。聶華苓也說,他們在愛荷華樹林中散步,丁玲把頭靠在陳明肩頭,好像一對兒年輕戀人。
丁玲是1986年3月4日去世的。彌留之際的丁玲,夢中醒來,緊緊拉住陳明的手,用微弱的聲音說:“你再親親我!”“你這輩子太辛苦了,我最不放心的就是你!”丁玲將陳明應該找個老伴寫進了遺囑,丁玲去世之后,陳明依照丁玲的遺囑續了弦。
瞿秋白第一次見丁玲就給她八個字的評價:“飛蛾撲火,非死不止。”
再怎么“紅”的女作家,始終都是一名尋常女子。(于雙 23)
婚姻中的四大禁忌別犯
容易謀殺夫妻幸福
離婚分手掛在嘴邊
離婚分手不是隨隨便便就能說的,不管是氣話還是玩笑話,不是真要分手絕對不能說。因為,不管你以什么方式提出,對方會自認為你開始質疑你們兩個的感情了,開始對他產生反感了。一定要記住,你們之間的感情會隨著一些不怎么注意的話日漸衰減。
對著伴侶夸獎異性
誰都希望自己在對方眼里是最好的,如果你當著他的面夸獎其他異性,即便你是無意的,他也會認為自己的這一方面有了很大的偏頗。從而感到自卑,產生不平衡的心理,最終引發婚姻裂痕。
過往情人偷偷聯系
不管是什么原因,和過往情人偷偷聯系是一個嚴重的原則問題。因為偷偷與過往情人聯系,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就是對現在感情的一種否定,至少是某個方面的一種否定。
對方父母毫不在意
愛情是兩個人的事,與其他無關。但婚姻卻并不一樣,婚姻是兩個人,以及兩個人周圍所有關系的事。父母是生他養他的人,親情的紐帶是剪不斷的,你怎么可以毫不在意呢。一般來說,你對他父母的忽視,他會認為這是對他的忽視。(肖肖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