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認識煤核,不是從自己家的爐子里,是從大姑的雙手認識的。
我八十歲的老父親姐弟一共四人,國民黨撤退臺灣前,我的爺爺因為給國民黨做過小官,不得不放棄自己妻子和四個十歲左右的孩子遠赴他鄉隱姓埋名客死他鄉。所以,小姑和叔叔可以說是家中長女的大姑幫著我奶奶帶大的。他們在那些艱難的歲月里,和奶奶相依為命,接受了社會上一場場連共和國主席和總理也不能左右命運的運動和風暴,因為家庭成分的原因,他們幾乎沒有接受像樣的教育。但他們姐弟之間的真摯感情,每每想起都讓我感佩。
小時候每次見到大姑,最深的印象就是黑黑的手指甲上纏滿了白色膠布。我一直很疑惑,大姑為什么不講究衛生洗干凈了手。大姑曾不在意微笑著對我們說:在寶山礦上(屬淄博嶺子鎮),撿煤核需要搶,每當小火車把滾燙的煤渣從煤山上倒下來的時候,撿煤核的人特別多,大家要趕緊一塊一塊去搶,哪里還顧得上會燙傷手指頭?大姑就是這樣撿一塊塊煤核,不僅把自己5個子女撫養成人,還供著她母親和最小的弟弟一大家人每年冬天取暖用的煤。從記事直到現在,我沒有聽說過大姑和姐弟之間有什么財務糾葛,沒聽到她和自己的弟弟妹妹鬧過任何矛盾,她就是一個普通不能再普通的農村不識字的婦女,在那動亂艱苦貧窮的年代,辛苦贍養老人和無私疼愛自己弟弟妹妹,怎么不讓人動容?!直到長大了我才理解,為什么父親說什么也不讓大姑給我們家送煤:自己親姐姐用手一塊塊撿來的滾燙煤核,他自己燒著取暖,心疼?。?!
小姑身體直到現在還很好,我總覺得她是父親姐弟四人中最開明的一個。她不知道怎么自學的,居然能讀書看報。每每想起小姑,最深刻的印象,就是她總是帶著孩子提著一個蒙了布的籃子,籃子里也許放幾個蟠桃,也許放幾個包子,也許放幾個雞蛋......傍晚快步走入老家宅院去看我奶奶,盡管她在崎嶇的山路上已經步行了幾十里。從婆家到娘家,都是幾乎是家徒四壁的窮家,總是腳步匆匆在路上,我到現在都不能理解,她為什么,是什么力量,支撐她把自己的三個孩子都培養到高中畢業?那么困難的境地,從哪里拿出東西來孝敬老人、疼愛她自己的弟弟以及弟弟的三個孩子?也許住的距離膠濟鐵路很近,小姑說話從來都是文明但有板有眼,沒見過她發火,從來沒聽說過她對社會不公的任何抱怨,更沒聽過她與姐弟之間有任何矛盾。她心里的豁達開明,尤其是對自己母親的至孝對弟弟的關愛,讓我感動敬重。
我唯一的叔叔從小沒有父愛,他是不幸的;可是因為有了哥哥姐姐的疼愛,叔叔又是世間最幸福的弟弟。父親和我的叔叔都不善于表達,在我印象里,相差七歲的老兄弟兩個在一起也幾乎沒什么話。只要說話,就是父親對自己弟弟的批評和訓斥。大概是長兄如父的原因,從來沒見過叔叔對哥嫂當面頂撞過,在這方面真的值得天下所有做弟弟的學習。從我記事的時候,叔叔就用自學的手藝,在鄰村走街串巷打錫壺。我曾親眼看著叔叔把滾燙的錫導入自制的模具,各種造型美觀奇特的錫壺、酒壺,就在叔叔叮叮當當地敲打聲中誕生了。那個年代,誰家結婚不打把錫壺呢?所以,叔叔靠自己的手藝,日子過的還是可以的。很多人不理解,叔叔為什么對生活有那么大動力?有哥哥姐姐的疼愛和榜樣,盡管日子艱辛,他怎么能不努力往前奔呢?!
身體一直很好、最心靈手巧的叔叔,是最不應該去世的,可是他走在了我大姑之前。據說已經癱瘓的大姑聽聞噩耗后,執意坐著輪椅讓人推著他到我叔叔墳前大哭一場。自己看著長大的弟弟,走在自己的前面,那種揪心,也許只有大姑自己才能體會。大姑去世后,我曾經帶兒子到大姑墳前,對我兒子說:她是世間最好的姐姐,他們姐弟四人雖然沒有接受過多少教育,但他們的言行告訴我們,因為有姐弟之情,社會再殘酷,每個人都可以活的很溫馨和幸福!
大姑和叔叔和世間無數普通的人一樣,悄悄地來,又默默地走了。我覺得留給我最大的財富,就是要珍惜姐弟之間真摯感情。謹以此文,獻給已在天國的大姑和叔叔,望他們安息!愿他們平凡的身影,像這篇小文一樣,能在人世間留下一絲痕跡,可以讓我們這些后輩人一次又一次地輕輕想起和懷念......(李月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