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3.23.25
摘 要 目的:觀察厄貝沙坦聯合吲達帕胺治療原發性高血壓的療效、安全性及依從性。方法:將120例原發性高血壓患者隨機分為治療組及對照組,每組60例。治療組使用厄貝沙坦聯合吲達帕胺治療,對照組使用厄貝沙坦治療,治療8周后觀察療效。結果:治療組總有效率91.67%,對照組總有效率71.67%,兩組總有效率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厄貝沙坦聯合吲達帕胺治療原發性高血壓療效顯著,不良反應少,安全可靠,依從性好。
關鍵詞 厄貝沙坦 吲達帕胺 高血壓
在所有的慢性病當中,高血壓是最為常見的,同時它也是導致心腦血管疾病發生的最主要因素,現如今我們對高血壓的治療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改變不良的生活方式,二是藥物治療。為了能夠使血壓能夠維持在一個較為平穩的水平必須堅持長期服藥,只有血壓處于正?;蚴且粋€較為穩定的狀態,才能減少對腦、腎等器官的損害。但由于終生服藥,其依從性存在一定的困難,短效藥用藥頻繁,血壓穩定性較低,較容易出現不良反應,依從性較差。本文對高血壓治療聯合使用厄貝沙坦以及吲達帕胺進行長期觀察研究,其結果較為理想,患者中間停藥發生率低,現做如下匯報。
資料與方法
2009年2月-2013年3月收治原發性高血壓患者120例,診斷符合《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2005年修訂版標準[1]。排除繼發性高血壓、急性心肌梗死、急性腦血管意外、妊娠婦女及對血管緊張素Ⅱ受體拮抗劑和磺胺類過敏者。采用隨機分組法,治療組60例,男41例,女19例,高血壓分級1級11例、2級36例、3級13例;對照組60例,男42例,女18例,高血壓分級1級13例、2級35例、3級12例?;颊咴谀挲g、性別、病程、血脂等方面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見表1。
方法:所有病例治療前、后行心電圖、肝腎功能、血糖、血脂、電解質、心臟及腹部彩超檢查。經過1周的藥物洗脫期,低鹽低脂、清淡飲食,限制煙酒,適當運動,治療組給厄貝沙坦150mg,口服,1次/日(早餐前);吲達帕胺1.25mg,口服,1次/日(早餐前)。對照組給厄貝沙坦150mg,口服,1次/日(早餐前)。對血壓情況進行詳細記錄,如果2周后治療組血壓未見明顯改善的患者改用厄貝沙坦150mg,吲達帕胺2.5mg,口服,1次/日(早餐前),治療4周后仍無效的改為厄貝沙坦300mg,吲達帕胺2.5mg,口服,1次/日(早餐前)。對照組治療4周后無效的改為厄貝沙坦300mg,口服,1次/日(早餐前),8周后觀察療效。血壓的測量使用正規標準的水銀柱式血壓計,在測量血壓之前保持平靜休息5~10分鐘,所有患者均取右上臂進行血壓測量,每位患者至少測量3次,取其平均值。
療效判斷標準[2]:①顯效:血壓達到正常(收縮壓/舒張壓<140/90mmHg);②有效:收縮壓下降≥20mmHg,舒張壓下降10~19mmHg;③無效:血壓沒有明顯好轉或是雖有好轉但是沒有達到上述兩項標準的任何一項。顯效+有效=總有效。
統計學處理:實驗所有數據均采用SPSS16.0統計軟件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檢驗水準α=0.05。
結 果
兩組治療前后血壓變化,見表2。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見表3。
不良反應:治療期間,治療組出現干咳1例,面部潮紅1例,無心腦血管意外發生;對照組出現干咳2例,面部潮紅2例。兩組治療前后血糖、肝功能、血脂、腎功能、電解質方面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討 論
現如今,高血壓病的預防以及治療在我們國家仍是一項很艱巨的任務,據調查研究顯示,近年來高血壓患者越來越多,患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趨勢。但是,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患者對病情的知曉率、控制率以及治療率較低,分別在50%、10%、40%以下[3]。高血壓極容易導致心腦血管病的發生,而且其并發癥一般較為嚴重,因高血壓并發癥而導致的殘疾、死亡數量均較高,所以高血壓治療的首要目標就是要使血壓維持在一個較為正常的穩定范圍。ALLHAT臨床試驗表明,約2/3以上的高血壓患者需要聯合應用>2種抗高血壓藥物[4]。JNC7指出,如患者血壓≥160/110mmHg,或血壓超過目標值20/10mmHg均為聯合用藥的適應證[5]。如果血壓經常處在一個較高的水平會對心、腦、腎等器官造成不同程度的損害,血壓越高或是血壓波動幅度越大對各器官造成的損害就越嚴重。由此看來,在對高血壓患者進行治療時既要保證一天內平均血壓下降,又要保證一天內血壓處在一個較為穩定的狀態。理想的降壓藥物應每天用藥1次,保證24小時平穩降壓,以減少心、腦、腎血管終末事件。目前認為高血壓的發病機制包括:①交感神經系統活性亢進;②胰島素抵抗;③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系統(RAAS)激活;④腎性鈉水潴留;⑤細胞膜離子轉運異常。厄貝沙坦是血管緊張素Ⅱ受體拮抗劑(ARB),能夠在很大程度上降低患者水鈉潴留的程度,其不足之處就是起效比較慢,但作用持久而平穩,多數ARB隨劑量增大降壓作用增強,治療劑量窗較寬,低鹽飲食或與利尿劑聯合使用能明顯增強療效,其優點還包括不良反應發生率較低,幾乎不導致刺激性干咳,長期維持治療期間斷藥或停藥的發生率較低[6]。吲達帕胺屬非噻嗪類磺胺利尿劑,具有利尿劑和鈣拮抗劑的雙重作用,其主要作用機制為利尿和擴張血管而使血壓下降,同時還具有逆轉左心室肥厚的作用,其半衰期較長,所以服藥頻率1次/天即可,可作為高血壓伴有軀體局部浮腫患者的首選用藥[7]。本次實驗我們還發現,厄貝沙坦可以使血鉀濃度有不同程度的上升,而吲達帕胺則相反。但是,在聯合使用二者時沒有發現對血脂、血糖及血鉀等的明顯的負面影響。
從此次的試驗結果可以看出,兩種治療方案均能夠使血壓下降到一個較為理想的水平,但是治療組較對照組療效明顯,其不良反應發生率小,對血鉀、糖代謝和脂代謝沒有造成明顯的負面影響,并且其服藥方便、依從性較好。
參考文獻
1 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修訂委員會.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2005年修訂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6:14.
2 劉國仗,胡大一.心血管藥物臨床試驗評價方法的建議[J].中華心血管病雜志,2012,40(7):7-8.
3 李小梅,李慧芳.厄貝沙坦/氫氯噻嗪復方制劑治療原發性高血壓療效觀察[J].中西醫結合心腦血管病雜志,2013,11(4):489-490.
4 李賓.賴諾普利氫氯噻嗪片治療原發性高血壓120例療效分析[J].遼寧醫學院學報,2013,34(3):58.
5 胡大一,馬長生.心臟病學實踐2003-新進展與臨床案例[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3:55.
6 陸再英,鐘南山.內科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8:251-266.
7 胡娟.纈沙坦合并吲達帕胺治療高血壓療效觀察[J].中國醫學創新,2013,10(23):3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