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3.23.88
摘 要 目的::探討肺結核病區護士醫院感染的相關因素。方法:選取肺結核病區的護士60名(肺結核組)及非感染病區的內科護士60名(內科組)為研究對象,比較兩組的職業性感染相關知識、態度、行為,分析肺結核病區護士醫院感染的相關因素,提出預防感染的對策。結果:年齡、護齡、文化程度、職稱、感染控制知識、防護意識、標準預防、防護措施的實施、與肺結核護士醫院感染呈負相關(P<0.05);有創性操作、銳器刺傷、血濺皮膚或黏膜與肺結核病區護士醫院感染的呈正相關(P<0.05)。肺結核組的知識總分和行為總分顯著高于內科組(P<0.05)。知識總分與護士的年齡、護齡、職稱和文化程度呈正相關(P<0.05)。結論:肺結核病區是醫院感染發生的高危科室,必須進行系統正規的醫院感染及職業防護教育和培訓,特別重視對新護士的培訓。
關鍵詞 肺結核 護士 醫院感染 因素
肺結核是以細胞免疫低下為特征的慢性傳染病,由結核桿菌引起,可累及全身的各個器官[1]。肺結核的傳染性較強,主要傳播途徑是經呼吸道傳播,傳染源是接觸排菌的肺結核患者,已成為全球嚴重的公共衛生問題和社會經濟問題。肺結核患者病情的控制離不開護士優質的護理。近年來,肺結核護士的職業感染也越來越引起臨床上的重視。為預防醫院的交叉感染,降低肺結核病區護士的感染率,現對我院肺結核病區護士醫院感染的危險因素進行分析,報告如下。
資料與方法
選取肺結核病區的護士60名(肺結核組)及非感染病區的內科護士60名(內科組)為研究對象,均為女性,其中肺結核組,年齡19~45歲,平均(29.7±5.8)歲;護齡1~14年,平均(8.7±2.5)年;學歷:中轉3例,大專32例,本科及以上25例;職稱:護士24例,護師26例,主管護師以上10例;婚姻狀況已婚24例,未婚36例。內科組年齡21~41歲,平均(28.4±5.1)歲;護齡1~14年,平均(8.5±2.7)年;學歷:中轉1例,大專41例,本科及以上18例;職稱:護士28例,護師24例,主管護師以上8例;婚姻狀況已婚25例,未婚35例。兩組護師在年齡、護齡、學歷、職稱、婚姻狀況等方面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P>0.05)。
方法:參照國內外相關文獻和根據我國衛生部《醫院感染管理辦法》《Guideline for Disinfection andSterilization in Healthcare Facilities,2008》規定的醫務人員的職業防護措施,設計出護士職業性感染危險因素調查問卷,其中包括:護士的一般信息(年齡、護齡、學歷、職稱、婚姻狀況),醫院感染職業性防護相關知識了解情況(10個方面,按照簡單評分法計分,是為1分,否或不知道為0分,滿分為10分)、職業性防護態度(7個方面,計分方式與前相同)、職業性防護行為(9個方面,計分方式與前相同)[2]。
統計學處理:使用SPSS13.0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x±s)表示,t檢驗做組間比較,卡方檢驗做計數資料比較,用雙變量相關性Pearson系數檢驗知識、態度和行為得分與年齡、工作年限和職稱之間的相關性,危險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歸分析。以P<0.05為具有統計學意義。
結 果
肺結核病區護士醫院感染因素:經Logistic回歸分析發現,年齡、護齡、文化程度、職稱、感染控制知識、防護意識、標準預防、防護措施的實施與肺結核病區護士醫院感染呈負相關(P<0.05);有創性操作、銳器刺傷、血濺皮膚或黏膜與肺結核病區護士醫院感染的呈正相關(P<0.05)。見表1。
兩組護士知識、態度、行為比較:肺結核組的知識總分和行為總分顯著高于內科組(P<0.05)。但兩組的態度總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影響肺結核職業性感染相關知識得分的相關因素:肺結核護士的知識總分與護士的年齡、護齡、職稱和文化程度呈正相關(P<0.05)。見表3。
討 論
肺結核病區護士感染危險因素:醫務人員在從業中的職業暴露為題一直以來都是社會關注的焦點。近年來,我國肺結核病率處在較高水平,臨床上的治療存在一定的難度。肺結核屬于一種傳染性較強的疾病,護理人員在進行護理工作時,其職業暴露的危險性較大。有研究報道,醫護人員在醫院感染后,會承受著不同程度的恐懼、焦慮和心理壓力,有時甚至會帶來工作行為的改變[3]。因此,做好職業性感染的防治工作十分必要。要使防治工作有針對性,就必須了解護士醫院感染的相關危險因素[4]。結核桿菌本身就與護士職業感染的危險相關,護理人員每天接觸肺結核患者,做大量的護理工作,是醫院感染的主要對象和傳染源。本研究結果顯示,年齡、護齡、文化程度、職稱、感染控制知識、防護意識、標準預防、防護措施的實施與肺結核護士醫院感染呈負相關(P<0.05);這說明隨著醫護人員年齡、護齡的延長,文化程度的增高,職稱的增高,感染控制知識的增多,防護意識的增強,標準預防的增強,以及實施合理的防護措施,醫院感染的比例會逐漸縮小。結果還顯示肺結核組的知識總分和行為總分顯著高于內科組(P<0.05)。這說明傳染科的護士其預防醫院感染的知識儲備和積極行為較普通內科的護士有所加強。結果還顯示有創性操作、銳器刺傷、血濺皮膚或黏膜與肺結核護士醫院感染的呈正相關(P<0.05)。肺結核患者在住院期間需要注射、導尿、靜脈置管、封管等一些侵入性操作,護士在操作時與患者近距離接觸,結核桿菌可通過呼吸道面膜、皮膚等途徑傳染給護士。皮膚有破損(銳器刺傷)的情況下,結核菌可以經皮膚侵入而形成感染病灶[5,6]。
肺結核病區護士感染的預防:本研究結果顯示肺結核病區護士的相關知識得分與護士的年齡、護齡、職稱和文化程度呈正相關(P<0.05)。這提示隨著護士年齡、護齡、文化城度和職稱的增長,其感染知識的獲得逐漸增高。因此,醫院在進行系統正規的醫院感染及職業防護教育和培訓時,還必須注意對低年齡、工作年限、職稱、文化程度的護士進行重點培訓[7]。實施標準預防:①盡量應用不接觸技術,接觸污染物時戴手套,接觸后立即洗手;②脫手套后立即洗手;③處理尖銳物品時要提高警惕,預防銳器損傷;④患者使用過的物品嚴格滅菌或消毒;⑤使用防護用品,戴乳膠手套,在進行手術或手部皮膚破損可能接觸患者血液、體液時戴雙層手套,必要時戴護目鏡、穿防水圍裙;⑥正確處理醫療廢物[8,9]。綜上所述,肺結核病區是醫院感染發生的高危科室,護士醫院感染的相關因素較多,較為復雜,作好職業性感染防治工作的重點是系統正規的醫院感染及職業防護培訓和教育,醫護人員的主動意識和積極行為,特別重視對新護士的培訓。
參考文獻
1 董桂珍,王曉曦,劉鴻燕.肺結核病區醫院感染危險因素分析與預防對策[J].中國醫藥導報,2010,7(9):133-134.
2 張興華,徐鳳霞,王沐榮,等.醫務人員職業暴露HBV危險因素評估及分析[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08,18(12):1742-1744.
3 Charl ES SM,Pearson M.Risk to health care workers in Developing countries[J].New Englang J Med,2001,345(7):538-541.
4 張三娥,熬麗君,周艷秋.感染性疾病科護士職業暴露危險因素與防護[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0,16(15):1793-1774.
5 趙華,黃根梅.醫務人員職業暴露調查與防護對策[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07,23(12):45-46.
6 朱加亞,王婷婷.醫務人員職業暴露與安全防護管理[J].護理實踐與究,2007,4(12):50-51.
7 李秀英,房伍磊.護理工作中醫院感染的危險因素及干預對策[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09,13(19):1694.
8 畢重秀,朱洪權,辛秀琴.醫院感染危險因素的調查與分析[J].中國實驗診斷學,2008,12(7):864-865.
9 董天貞,匡桂英.口腔外科門診護士職業危險因素及其防護[J].重慶醫學,2007,36(9):888-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