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3.23.27
摘 要 目的:了解產婦剖宮產術后應用靜脈鎮痛泵的效果以及觀察產婦泌乳情況。方法:將200例剖宮產產婦分為試驗組和對照組,每組各100例。試驗組剖宮產術后應用靜脈鎮痛泵止痛。對照組術后不使用鎮痛泵,必要時應用鎮痛劑。結果:試驗組術后24小時疼痛差異有統計學意義,母乳喂養成功率明顯優于對照組。結論:剖宮產術后應用鎮痛泵能有效解除術后切口疼痛,有助于術后恢復,早期實施母乳喂養,提高手術成功率。
關鍵詞 剖宮產術后 鎮痛泵
剖宮產是產科常見手術之一,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母親和胎兒的成活率。但是術后切口疼痛也給產婦帶來了很大的痛苦,影響產婦的恢復及哺乳。而隨著醫療衛生事業的不斷發展和進步,鎮痛泵的使用為減輕患者痛苦,增強患者的舒適度,減少和避免因疼痛而導致的各種并發癥,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2010年開始對剖宮產婦使用靜脈鎮痛泵緩解疼痛取得良好效果,現在總結如下。
資料與方法
2010年3月-2013年2月收治足月妊娠并且具有剖宮產指征的產婦200例,其中初產婦166例,經產婦34例,年齡24~40歲,孕周37~41周,均無麻醉過敏史及成癮史,無妊娠合并癥。術后將200名產婦隨機分為試驗組和對照組。
方法:所有產婦均采用硬腰聯合麻醉,術后試驗組采用靜脈留置針處連接自控式鎮痛泵,鎮痛藥液由0.15%布比卡因15ml、嗎啡5mg、氟哌利多2.5mg加生理鹽水稀釋至100ml組成,鎮痛泵持續輸注劑量2ml/小時;對照組術后不使用鎮痛泵,當產婦自述疼痛時給予杜冷丁50mg和非那根25mg肌內注射。所選產婦均于產后半小時實行早接觸,1小時后早吸吮。
判斷疼痛程度:按VRS疼痛4點法評估:0級:無疼痛;Ⅰ級:有疼痛但可以忍受,生活正常,睡眠無干擾;Ⅱ級:疼痛明顯,不能忍受,要求服用鎮痛藥物,睡眠受干擾;Ⅲ級:疼痛劇烈不可忍受,需用鎮痛藥物,睡眠受嚴重干擾可伴自主神經紊亂或被動體位[1]。
結 果
試驗組術后鎮痛效果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兩組產婦術后24小時鎮痛效果比較,見表1。
試驗組術后泌乳情況好于對照組,P<0.01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兩組產婦術后48小時泌乳情況比較,見表2。
討 論
鎮痛泵是由麻醉醫生依據患者止痛需要選擇相應的規格后,預設適當的用藥劑量對產婦輸注止痛藥物,再交由產婦自我管理的一種解除或緩解疼痛的醫療器械。它具有使用方便、止痛持續的時間長、不成癮、無創傷、患者主觀感覺舒適等優點。消除了因疼痛而產生的心理負擔和精神緊張,保證了充足的睡眠,從而提高了產婦的休息質量,減少因疼痛而產生的不良影響[2]。從而可減少發生下肢血栓、肺栓塞等并發癥的幾率。
由于鎮痛泵的應用,產婦術后疼痛明顯減輕,可以更早開始母乳喂養,通過嬰兒早吸吮的刺激,以及有效的鎮痛使產婦因疼痛引起的交感神經興奮被抑制,產婦催乳素分泌增加[3],初乳分泌時間及泌乳量明顯好于對照組。因此,使用鎮痛泵的媽媽們可以盡早開始母乳喂養,使寶寶獲得更充足的營養及免疫物質,也有利于母嬰感情的建立。
因此,應在產婦進行剖宮產手術后及時為其采取有效的止痛措施,使其身體更快地康復。
參考文獻
1 吳在德,吳肇漢.外科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3:129.
2 趙森.剖宮產術后鎮痛泵應用的觀察與護理[J].醫藥衛生,2009,22(8):60-61.
3 宋文耀,李美娟.臨產后應用鎮靜及麻醉劑對乳汁分泌的影響[J].中華婦產科雜志,2000,35(5):30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