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3.23.78
摘 要 目的:了解通化地區無償獻血人群Rh陰性分布情況,建立Rh血型檔案。方法:初篩試驗微板法,確認試驗間接抗人球蛋白試驗統計分析了通化地區34900人次的無償獻血人群。結論:通化地區陰性獻血者頻率為0.22%,符合我國漢族人群分布頻率。
關鍵詞 無償獻血 Rh陰性 表現型 臨床輸血
血型作為一種遺傳性狀,在人類學中主要應用于研究人類起源進化和種族的差異,還與人類輸血具有重要關系,Rh血型系統在臨床輸血方面的重要性僅次于ABO血型系統,Rh血型不合可引起嚴重的新生兒溶血病和溶血性輸血反應,其血型因在人群中分布頻率低而易出現用血困難,為了保證Rh陰性患者用血能夠充足,就應建立一支Rh稀有血型隊伍,我們對通化地區獻血人群進行調查分析,并建立了通化地區Rh血型檔案庫,用以臨床用血需要。
資料與方法
調查對象:根據通化地區無償獻血人群,采取整體抽樣原則篩查從2004年2月9日-2009年2月9日的無償獻血者34900人,重復獻血只記1次。
試劑:抗-D試劑(長春某公司)IgA+IgG抗-D(加拿大某公司)抗C、C、E、e和抗球蛋白試劑(上海某公司)
方法:①初篩試驗:微板法,抗-D、C/c、E、e微板法檢測結果:凝聚陽性、不凝聚陰性。②確認試驗:初篩陰性標本,采用3個不同批號抗-D,用間接抗球蛋白試驗進行確認,陰性定為Rh陰性;確認1個或1個以上批號試劑檢測為陽性定為DU 型
結 果
34 900人次的無償獻血人群其篩查出Rh陰性獻血者76名,DU 型2名,陰性獻血者男女分布見表1,抗原分布見表2。
討 論
我國漢族人群0.2%~0.5%的陰性頻率[1],通化地區陰性獻血者頻率為0.22%,正好符合我國漢族人群分布頻率,但是面臨著Rh陰性獻血人群仍顯不足,本站通過采取措施,建立了Rh陰性獻血者檔案庫,招募科通過定期回訪、聯誼等形式穩定了Rh陰性無償獻血隊伍,產生了較為明顯的社會效益。
參考文獻
1 趙桐茂,人類血型遺傳學 北京科技出版社,1987,102-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