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暉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村鎮建設司司長
我們國家幾千年的中華文明是農耕文明,根基在農村,傳承了非常豐富文化遺產的傳統村落是我們民族的魂、文化的根,是國家的財富、世界的瑰寶。它不可再生,但是現在也面臨著危機。特別是隨著前二三十年我們國家快速城鎮化、工業化的進程,傳統村落衰落、消失的現象日益加劇。全國經調查上報的12000多個傳統村落,它們僅占我們國家行政村的1.9%,自然村落的0.5%,其中有較高保護價值的村落已經不到5000個。
習總書記十分重視傳統村落的保護。今年5月習總書記對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做出重要指示,明確了目標、原則和方法。7月份習總書記在湖北考察時還指出,建設美麗鄉村,不能大拆大建,特別是古村落要保護好。10月9日中央有關部門在浙江召開了全國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工作會議,李克強對會議專門作出批示,其中強調要弘揚傳統文化。汪洋副總理在會議講話中要求,各級政府和有關部門要高度重視傳統村落保護工作。
在這樣的背景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文化部、財政部三部門抓緊推進傳統村落保護發展工作,至今有了一定起色。一是組織了全國傳統村落摸底調查,這個在我們國家歷史上還是第一次。二是成立了保護發展專家委員會。三是建立了中國傳統村落名錄。截至目前共有1561個中國傳統村落列入到傳統村落名錄中。
我國傳統村落保護發展工作任重道遠,也存在非常大的困難,傳統村落是活態的、發展的,保護工作的難度比單項的文化遺產保護要難得多。當前還存在迫切需要解決的一些問題和困難。一是傳統村落發展滯后。很多傳統村落為什么留到現在,它是分布在比較貧困的地區,經濟落后。二是支持力度不足。三是管理十分薄弱。有法不依、破壞性建設現象時有發生。四是民眾及基層的保護意識淡薄。
比如,在這一過程中,處理好旅游開發利用和傳統村落保護發展兩者間的關系是一個比較難的問題。這也是全世界普遍性的問題,至今各國還在繼續研究和探索。應該講我們國家在這方面做的尚有缺陷,缺陷比較明顯的就是旅游利用過度開發。我們的指導方針是什么呢?傳統村落可以搞一些旅游開發,但是傳統村落的功能不僅僅局限于旅游。世界文化組織定義的文化遺產其概念已經講得非常全面。文化遺產也好、傳統村落也好,是有歷史文化、藝術、科學、經濟、社會等多方面功能,旅游只是其中一個方面。
我們保護傳統村落的目的不僅僅是要體現和利用發揮它的經濟功能,還要花更多的精力去體現和發揮它的歷史文化功能、藝術功能,以及科學功能、社會功能,包括進行歷史文化的傳承。這些科學、藝術、文化功能要加強研究挖掘,社會經濟功能要合理的利用。
過度旅游開發現象的解決,除了我們對傳統村落的旅游開發面積、業態在規劃上做一些限定以外,還要給它一個疏導的出路,因為這些地方都比較貧困。我們國家這些問題出在哪?旅游過度開發比較低層次,大部分是一般的普通餐飲店、商店,面搞得很大,但是收入并不高,所以在旅游業態上要加以引導,比如對傳統產品進行開發研究,提升其生產和加工水平,把一些古建筑開發作為較高檔次的客棧等等,只有這樣把它的業態和效益提高起來,才能避免大規模低層次過度旅游開發。
當然,這些問題的解決需要兩個方面。一是當地政府必須加大支持。二是這些貧困地區要積極引導當地村民利用已有的資源,發現已有的資源,利用當地的優勢發展經濟。不搞大規模建設,而是緊緊依靠當地資源進行類似日本的“一村一品”的發展模式,“一村一品”發展模式不是搞大規模的導入性產業,而是挖掘本地的優勢,有些東西看著不是寶,但是挖掘出來,做成了本地的東西,就成了寶。比如對本地的石材進行加工,只有這個地方有這種石材,加工出來東西就可以賣出去,當然這些也需要相應的技術和人才。這就需要國家在制定產業發展政策上,將農業部門和其它部門的產業支持政策結合到傳統村落的保護發展當中。